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五积散预防寒湿体质的结直肠息肉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随机分配肠镜下结直肠息肉术后寒湿体质患者为2组,治疗组50例,予口服五积散3个月,空白对照组52例,1年后复查肠镜,观察2组病例前后息肉的数量、性质、分布等,比较2组息肉的复发率,并观察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息肉复发率4.0%(2/50),对照组52例有10例复发,复发率为19.2%(10/52),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28)。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五积散可以预防寒湿体质的结直肠息肉复发,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为(3.1~10.7)/10万,其中直肠癌占56%~70%,而低位直肠癌的比例高达70%~80%[1],由于我国直肠癌的主要特点是低位直肠癌多,肿瘤位于距肛缘5 cm以下,这给结直肠外科医生带来许多挑战.近20年,随着人们对直肠癌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先进医学仪器的应用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直肠癌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手术方式已发生了变革,从传统的单纯追求根治术挽救生命的观点转变为在根治性切除肿瘤的同时,力求保留肛门功能以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本文就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Dact是近期发现的信号调控分子.它在早期肿瘤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wnt和TGF-β信号通路的调控来完成的.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为我们寻找肿瘤新的治疗靶点,提出新的靶向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生;其他手术并发症包括输尿管损伤1例和骶前脓肿1例,予再行乙状结肠造口并引流伤口后痊愈;骶部切口疝1例予补片疝修补术后痊愈.结论 经骶入路切除低位骶前肿瘤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的临床疗效,选择Ⅲ、Ⅳ度脱垂性内痔住院病人112例分为改良组与PPH组,改良组60例采用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PPH组52例采用PPH。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等)、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住院费用低于PPH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能达到PPH的治疗效果,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Dact proteins belong to a structure-related protein family. Recen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Dact protei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igenesis via modulation of wnt and TGF-p signaling. Delin-e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Dact proteins would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look for new strategy targets for cancer and suggests a potential strategy for therapeutic control of wnt and TGF-β signaling in canc-er.  相似文献   
17.
总结7例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行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检查和肠道准备,术后指导患者早期活动,加强饮食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
外用溃疡散在混合痔手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06~2007-12笔者对混合痔手术后的病人应用外用溃疡散伤口换药及直肠保留灌肠治疗,恢复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复方硝苯地平软膏在肛门部手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将166例肛门部手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治疗组(56例)、对照组(59例)和空白组(51例),分别给予复方硝苯地平软膏、消炎祛腐生肌膏、凡士林软膏换药,观察3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出血、创面水肿、肛门控便能力、心血管副作用、肛管动力学变化、肛门肌电图、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平均疼痛指数、排便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3组患者出血症状、肛门控便能力、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创面水肿发生率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肛管动力学变化:治疗组术后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3组患者肛管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肌电图检测:3组患者术后检测静息相及缩肛相的运动单位电位(MUP)分析显示,治疗组静息相MUP波幅(Am)、面积/波幅(Ar/Am)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缩肛相MUPAm、面积(Ar)、Ar/Am、频率(Freq)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副作用:治疗组有5例(8.9%)出现头晕或头痛、面色潮红等反应,未予干预处理,其中4例为复杂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较大。空白组没有发现心血管相关反应。结果表明,复方硝苯地平软膏能有效减轻肛门部手术后疼痛,加快创面愈合,不良反应少,但在较大创口中应用,不良反应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甲基化对提高结直肠癌甲基化阳性率的意义。方法收集90例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组)和60例腺瘤性息肉(腺瘤组)患者及20例结直肠正常组织(正常对照组)标本,提取组织标本的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及甲基化阳性率。结果结直肠癌组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66.7%(60/90)、68.9%(62/90)和72.2%(65/90);腺瘤组则分别为53.3%(32/60)、55.0%(33/60)和50.0%(30/60);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和5.0%(1/20)。结直肠癌组3个基因甲基化阳性率均高于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O.05)。3个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诊断结直肠癌和腺瘤的阳性率分别为93.3%(84/90)和76.7%(46/60),高于单个基因检测的甲基化阳性率(P〈0.05)。3个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本组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Vimentin、sFRP1和HPP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升高.其联合检测明显提高了结直肠癌甲基化检测阳性率.有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甲基化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