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3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醛固酮对大鼠重要脏器心、脑、肾、脾、肺和肝脏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探讨醛固酮在CaN依赖的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方法 取2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醛固酮(Ald)组(腹腔内注射Ald 18μg/d 4周)、环孢霉素A(CsA)干预组(以Ald处理同时腹腔内给予CsA 5mg/kg·d注射共4周)及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AngⅡ、Ald和ET-1浓度,采用比色测定NO浓度及大鼠各组织器官CaN活性。结果 Ald组大鼠血浆NO_3~-浓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sA干预后血NO_3~-浓度明显回升(P<0.05)。各组AngⅡ、ET-1浓度无明显变化。Ald组大鼠心、脾、肾、肺、脑和肝脏中CaN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上升147%、65%、38%、100%、43%和50%(均P<0.05),CsA干预显著缓解上述组织器官CaN活性的上升(P<0.05)。结论 醛固酮能上调大鼠重要组织脏器CaN活性并抑制血浆NO水平,可能在激活CaN依赖的信号传导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通过皮下注射醛固酮(A ld),诱导大鼠心肌肥厚反应发生,采用蛋白印记杂交的方法,观察心肌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因子(Cain)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7),①正常对照组;②心肌肥厚组:皮下注射A ld 18μg.d-1,连续14 d;③螺内酯组:皮下注射A ld 18μg.d-1,同时给予螺内酯20mg.kg-1.d-1灌胃,亦连续14 d。采用大鼠尾动脉法测量平均动脉压,称重后抽血处死,分别计算左心室质量(LVW)及全心质量(HW)与体质量(BW)的比值。通过放免方法测定血浆A ld含量,运用蛋白印记杂交的方法,测定Cain表达的变化。结果:心肌肥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P显著升高,LVW/BW及HW/BW比值显著增加,血浆A ld增加,CaN活性增加,Cain的表达显著增加;而螺内酯组与心肌肥厚组比较,LVW/BW及HW/BW比值下降,血浆A ld增加,CaN活性减低,Cain的表达显著减少,而BP无明显变化。结论:外源性醛固酮可通过CaN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诱导心肌肥厚反应的发生。同时,机体内源性Cain的表达的变化,受到CaN信号转导系统调控。  相似文献   
33.
刘莉  谢晓华  常连庆 《心脏杂志》2005,17(4):313-3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应用RNA干扰的方法,观察了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醛固酮(A ld)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时其AβmRNA表达水平。方法:在A ld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模型上同时转染CaN AβmRNA靶标siRNA及其阴性对照进行转染。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RT-PCR方法检测CaN Aβ蛋白及mRNA的表达,同时测定心肌细胞面积变化。结果:A ld组CaN Aβ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加;CaN AβmRNA靶标siRNA组细胞浆中绿色荧光表达比siRNA阴性对照组少,即CaN蛋白表达量siRNA组较siRNA阴性对照组减少,RT-PCR检测结果显示siRNA组CaN AβmRNA表达较siRNA阴性对照组受到明显抑制,细胞面积siRNA阴性对照组较siR-NA组增加。结论:siRNA可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AβmRNA的表达,对于心肌细胞中基因功能的研究,RNA干涉可以作为应用工具。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在醛固酮(Ald)诱导的心肌肥大信号转导机制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醛固酮腹腔注射后,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环孢霉素A、螺内酯、及生理盐水干预,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测定大鼠血浆中血管活性因子Ald、AngⅡ、ET1与NO-3的浓度,心重/体重,心肌组织中的CaN活性;心肌组织中肥大相关基因心房利钠因子(ANF)及CaNAβmRNA的水平,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胞浆中CaN的表达。结果醛固酮腹腔注射后血浆中的醛固酮水平明显增高,醛固酮腹腔注射4周可使心肌肥大相关基因ANFmRNA水平明显升高,心肌中CaN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细胞浆中的CaN表达上调;环孢霉素A及螺内酯干预4周,可明显抑制心肌CaN活性,并下调ANF(P<0.05)的表达。结论CaN参与了外源性醛固酮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信号通路,醛固酮通过活化CaN,使肥大相关基因表达增加产生心肌肥大。螺内酯通过拮抗醛固酮与受体结合抑制心肌肥大。  相似文献   
35.
醛固酮诱导心肌肥大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醛固酮可在肾上腺外组织如心肌血管分泌,外周及心血管局部的醛固酮都参与诱导心肌肥大,而且局部的醛固酮更有效促进心肌肥大。它通过上调钙通道数量诱导心肌肥大;其信号转导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CaN)、血管紧张素受体—I(AT—1)、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转录因子(AP—1)、核因子(NF—κB)、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磷脂酶C(PLC)、甘油二酯(DAG)、蛋白激酶C(PKC)等多条复杂的途径,而且它们之间还可能存在交互对话。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醛固酮诱导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表达和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及血浆中醛固酮和血管紧素II水平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3-08/12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心肌肥厚组及环孢素A组。①分组干预: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0g/L盐水饮用,连续14d;心肌肥厚组:皮下注射醛固酮18μg/d,10g/L盐水饮用,连续14d复制心肌肥厚模型。环孢素A组:除皮下注射醛固酮18μg/d外,同时以环孢素A5mg/(kg·d)皮下注射14d,10g/L盐水饮用,连续14d。②心肌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测定: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条带的平均密度测定采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完成。③血浆中醛固酮和血管紧素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④心肌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参照发色底物法改进方法测定。结果:大鼠21只均进入结果分析。皮下注射醛固酮14d后,①血浆醛固酮水平:环孢素A组明显高于心肌肥厚组和正常对照组[(0.75±0.17),(0.28±0.06),(0.21±0.03)ng/L,P<0.05]。②心肌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心肌肥厚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40±0.09),(0.18±0.58)A410,P<0.05]。③血浆血管紧张素II水平:心肌肥厚组明显低于环孢素A组和正常对照组[(304±106),(1309±925),(448±258)ng/L,P<0.05]。④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的表达:心肌肥厚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环孢素A组(56.26±3.37,36.26±6.19,44.71±6.58,P<0.01)。结论: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有拮抗心肌肥厚反应的作用。②在外源性醛固酮诱发大鼠发生心肌肥厚反应过程中,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性增加,而其内源性负性调节蛋白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的表达亦相应增加;应用钙调神经磷酸酶特异性阻断剂环孢素A后,心肌组织内钙调神经磷酸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的表达亦相应显著下降,提示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因子的变化受到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转导系统调控。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近5年离退休老干部发生心房纤颤(Af)及抗栓治疗后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住院及门诊患有Af的离退休老干部患者273例,记录其主要合并疾病、抗栓治疗选择及5年内血栓栓塞、严重出血及死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73例患者中共发生血栓栓塞事件60例,严重出血事件6例,其中华法林抗凝治疗32例,随访期间停用华法林5例,阿司匹林治疗107例,氯吡格雷治疗95例,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35例,抗栓时间平均在3个月至3年;华法林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相比抗栓效果显著(P0.01),与阿司匹林联用氯吡格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华法林组出血事件明显低于单用阿司匹林组或联用氯吡格雷组(P0.05),与单用氯吡格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心房纤颤患者,在严密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情况下,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38.
本文旨在确定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直接PTCA后,果真使游离壁破裂的危险降低,那么这一并发症的危险性减少,是否与经血管造影证实获得成功的PTCA有关.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一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中,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抑制因子(calcineurin-inhibi-tor,Cain)表达的变化,以及血浆中相关活性因子的变化。方法:将21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n=7),即假手术组、手术组(通过一肾一夹法复制肾性高血压大鼠)及螺内酯组:以螺内酯20 mg/(kg.d)灌胃;实验14 d后,大鼠称质量后抽血处死,分别计算左心室质量(LVW)、全心质量(HW)以及二者与体质量(BW)的比值。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醛固酮(Ald)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含量。以蛋白印迹杂交的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Cain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的LVW/BW及HW/BW比值显著增加(P0.05)、血浆Ald和AngⅡ的水平、及Cain的表达的显著增加(P0.01);而与手术组比较,螺内酯组大鼠的LVW/BW比值显著减少(P0.05)、血浆AngⅡ的水平及Cain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结论:通过一肾一夹手术,诱导机体内源性Ald和AngⅡ增加,导致大鼠心肌肥厚反应的发生。同时,机体内源性Cain表达的增加,以抑制CaN信号通路介导的心肌肥厚反应。螺内酯通过阻断Ald与其受体结合,可以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背景:近来大量研究表明,钙调神经磷酸酶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在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改变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通过建立一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高血压大鼠心脏、脾、肾脏、肺、脑、肝、主动脉等重要组织脏器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变化及环孢霉素A的调控作用.设计: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南四科.方法:实验于2002-11/2003-06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外科实验室完成.选用雄性Wistar大鼠(清洁级)20只.动物随机分为3组:肾性高血压组[n=7,行一肾一夹手术,术后第4天开始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83;d)腹腔注射,9 g/L盐水代饮水至4周],环孢霉素A干预组(n=7,行一肾一夹手术后第4天给予环孢霉素A 5 mg/(kg&;#183;d)腹腔注射,9 g/L盐水代饮水至4周),假手术组(n=6,除不切除右肾及狭窄左肾动脉外,其余操作同手术组,假手术后第4天开始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83;d)腹腔注射,正常饮水至4周).一肾一夹模型制作方法:将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后,行右肾切除,左肾用直径0.2 mm银夹狭窄左肾动脉.采用tail-cuff测压法测鼠尾收缩压.以对硝基磷酸酚为底物测定术后4周大鼠各组织器官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两组差异性比较采用成组资料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各重要组织及器官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比较.②各组大鼠术前及术后4周收缩压比较.结果:大鼠2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收缩压:术前三组大鼠相近(P>0.05).术后4周环孢霉素A干预组低于肾性高血压组,但差异不明显;肾性高血压组和环孢霉素A干预组大鼠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54,3.01,P<0.05).②肾、肺、心、脾、脑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肾性高血压组大鼠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3.17~7.08,P<0.05),环孢霉素A干预组明显低于肾性高血压组(t=2.91~7.25,P<0.05).③肝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肾性高血压组和环孢霉素A干预组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t=2.63,2.83,P<0.05).④主动脉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各组大鼠相近.结论:①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脑、肾脏、脾脏、肺脏组织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均有显著升高,环孢霉素A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上诉各组织脏器钙凋神经磷酸酶活性具有广泛的抑制作用.②环孢霉素A无明显降肾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