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正>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是起源于腹膜间皮和间皮下细胞的一种罕见肿瘤,发病率低,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困难。现将我院盆腔恶性腹膜间皮瘤1例MR表现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发现盆腔肿块半年入院。入院后妇科检查示子宫直肠凹陷扪及不规则增厚异常病灶,部分呈结节感,无压痛。病程中,患者无腹痛、发热、腹胀等不适,大小便正常,月经紊乱数月。实验室检查:血红  相似文献   
52.
Alzheimer病和血管性痴呆的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对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 采用点解析波谱法(PRESS),对24例AD患者、16例VaD患者和24例年龄匹配健康对照的双侧颞顶叶灰质区1H-MRS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和胆碱/肌酸(Cho/Cr)比值的差别,并对AD和VaD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与NAA/Cr、Cho/Cr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AD组和VaD组的NAA/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组的NAA/Cr显著低于VaD组(P<0.05),三组间的Cho/Cr无差异。AD组的MMSE评分与NAA/Cr明显正相关(P<0.05),与Cho/Cr无关。VaD组的MMSE评分与NAA/Cr、Cho/Cr均无关。结论 AD和VaD患者的双侧颞顶叶灰质区NAA/Cr比值的降低和AD患者NAA/Cr的变化与痴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对AD和Va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参考作用。1H-MRS对AD的疾病监测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索前列腺癌(prostatiC CanCer,PC)腺外局部侵犯(C期)的MR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1.回顾性总结近年来经病理、临床资料证实的20例C期(T3NOMO)PC病例,分析腺周侵犯病灶的影像特点。2.病理结果:腺外灶均为转移性腺癌。设备1.5Tesla(西门子Vision)。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11例平扫后增强(Gd-DTPA 0.1mmol/kg)。结果 1.主要侵犯部位:精囊腺30%(6/20);膀胱30%(6/20);腺旁组织25%(5/20);直肠周围15%(3/20)。2.形态大小:结节型(≤1.0cm)均单发占25%(5/20);肿块型65%(13/20):浸润型10%(2/20)。3.信号强度:T1W等信号、T2W高信号占65%(13/20),急性出血T1W高信号35%(7/20)。4。包膜累及或破坏占75%(15/20)。5.其他:积液15%(3/20);血管破坏15%(3/20)。6.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占72.7%(8/11)。MRI诊断率:检出率95%(19/20)、定位正确率95%(19/20)、定性正确率80%(16/20)。结论 MRI在检查发现和明确诊断PC腺外局部侵犯(C期)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总数33例,平均年龄68.5±2.6岁.分2组,急性病程组6例,慢性病程组27例.设备:SIEMENS 3.0T超导MR.全部采用SWI扫描、常规T2W、FLAIR、T1W扫描.对各序列的病灶显示率、出血灶显示率、出血灶大小、脑静脉分支显示、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及统计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塞显示率:SWI 48%、T2W 100%、FLAIR 100%、TIW71%.脑内出血灶显示率:SWI100%、T2W50%、FLAIR50%、T1W35%.皮层静脉分支异常:SWI10例,其余T2W、T1W、FLAIR序列均为零显示.20例单个最大出血灶总面积:SWI平均320mm2、T2W平均220mm2、FLAIR250mm2、TIWI20mm2.SWI图像质量优良等级占97%.采用SPSS进行x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SW对出血灶显示率最高,与T2W、FLAIR、T1W序列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WI对出血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序列,是一种显示少量脑出血的有效检查,结合常规扫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5.
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对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CPM)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病例8例。主要病史:肝病史、酗酒、电解质紊乱等。扫描设备siemesmagnetonvision1.5T超导MR,头线圈,TSE序列、FLAIR序列。MAGNETONPLUS螺旋CT扫描。2例在桥脑病灶处行MR单体素1H-MRS点解析波谱法(PRESS)检查。结果MRI显示8例全部有阳性发现,其中桥脑病灶8例,丘脑、尾状核头部、内囊等处异常信号6例,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病灶显示率:FLAIR为100%,T2W为85%,T1W为50%。1H-MRS示:NAA降低,Cho升高,NAA/Cr比值降低,Cho/Cr比值稍高。CT显示阳性5例,阴性3例,阳性病例中双侧基底节、桥脑出现斑片状低密度灶4例、桥脑低密度1例。结论MRI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FLAIR序列对病灶显示尤为清楚,结合病史可明确诊断。1H-MRS无特异性,峰值可提示病灶部分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MRI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PFT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PFTC的3T MRI表现,尤其是T1WI、T2WI与DWI的信号特征,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肿瘤的强化特点,并绘制肿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盆腔附件区肿块,5例为单侧,1例为双侧。表现为不规则囊实性肿块2例,输卵管迂曲扩张伴伞端实性结节2例,腊肠样或不规则实性肿块2例,实性肿块及壁结节T1WI多呈等或较低信号,T2WI多呈等或较高信号,DWI上多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肿块、壁结节及囊实性肿块的实性成分主要呈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常伴囊变、坏死。TIC 3例为持续强化型,2例为平台型,1例为流出型。伴有盆腔内种植转移3例,盆腔外转移2例,腹水4例。结论 PFTC通常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或不规则囊实性或实性肿块,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输卵管积水伴壁结节是诊断PFTC的重要征象,不典型PFTC与卵巢癌影像表现相似,需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57.
膀胱间叶肉瘤(文献复习并一例报道)上海华东医院(200040)MR室嵇鸣倪新瑜膀胱间叶肉瘤非常少见,但了解其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对实际工作帮助较大。结合文献复习及一例报告如下。女性,56岁。尿频一年余。无痛性血尿两周。体检:...  相似文献   
58.
目的:回顾性评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低场磁共振成像(简称ULF-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ULF-MRI检查11例次,采用芬兰常导型,MAGNEVIEW0.04T机,作常规T1、T2加权相扫描,籍最基本的血流流空现象显示心脏大血管。结果:1.均能显示主动脉真、假腔和/或撕裂内膜瓣及附壁血栓以明确诊断。结论:认为ULF-MRI图像空间分辨率虽低,仍可作为诊断本病敏感而无创伤性检查手段这一。  相似文献   
59.
超急性及急性脑梗塞的磁共振弥散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老年人超急性、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及与常规磁共振序列、CT之间的比较。方法共收集61例疑似超急性、急性脑梗塞患者(平均年龄70岁),在发病24h内进行磁共振T1WI、T2WI、水抑制序列、弥散加权扫描以及CT扫描。结果 共有36例患者确诊为超急性或急性脑梗塞,弥散加权序列准确显示了35例,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99%;水抑制序列加T2WI为56%、57%,CT为44%、48%。结论 弥散加权对于24h内超急性、急性期脑梗塞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磁共振序列及CT,并且可以很好地区分急性与慢性梗塞病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金属置入物选择性置入部位的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价值,为该类患者进行MRI检查提供依据.方法 对42例老年患者金属置入部位进行3.0T MRI检查,置入物均为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金属.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62 ~ 89岁,平均(70.9±5.0)岁,采用SIEMENSTrio-Tim,Verio-Tim 3.0T MRI进行扫描.记录检查前、后患者生理指标: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并于检查完毕、检查后1 w和检查后1 m对患者询问随访,有无因检查引发的不适及迟发反应等,评估检查图像质量,判断此类患者金属置入部位行3.0T MRI检查的价值.结果 所有病例检查顺利,均一次性完成扫描,患者未出现由检查引发的不良反应,检查前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稳定.研究中42例检查图像质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对MRI诊断结果进行临床追踪随访,吻合率达95%.结论 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的金属置入物老年患者对置入部位进行3.0T MRI检查安全有效,能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拓展了MRI检查的适应症,使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