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比较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碎吸术与内科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别。方法:利用南京市第一医院脑卒中登记数据库,登记微创碎吸术脑出血患者33例,同期登记内科治疗的脑出血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临床、影像学等资料并前瞻性随访其预后。运用SPSS10.0对微创碎吸术与患者预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微创碎吸术并未显著增加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并且可降低脑出血患者第3月末死亡/残疾率。(2)手术治疗组一例患者并发气颅症。结论:(1)微创碎吸术治疗脑出血是有效的,可以降低患者3个月末的残疾/死亡率。(2)微创碎吸术是安全可行的,其未增加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合并心内其他手术后,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种类、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14例CABG合并心内其他手术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按有无脑部症状分成2组,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结果CABG联合其他心内手术后早期并发脑损伤的总发生率18.2%(39/214),其中表现精神异常14例(6.54%),表现为脑梗死3例(1.40%),TIA15例(7.01%),癫痫5例(2.34%),短暂性全面遗忘症2例(0.93%)。统计分析发现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心肌血流阻断时间与脑损伤发生率有相关性,且并发脑损伤组患者临床观察时间明显延长。结论体外循环时间、心肌血流阻断时间是CABG合并其他心内手术后早期并发脑损伤的相关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静脉溶栓后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以及列线图方法分析hs-CRP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243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其中63例(34.6%)发生SAP。SAP组与非SAP组年龄(P=0.006)、白细胞计数(P=0.044)、空腹血糖水平(P=0.003)、血清hs-CRP水平(P=0.001)、hs-CRP分类(P=0.001)及吞咽困难发生率(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以血清hs-CRP水平第1四分位数组作为参考,hs-CRP第3四分位数组(优势比18.790,95%可信区间4.771~74.007;P=0.001)和第4四分位数组(优势比54.054,95%可信区间12.248~324.088;P=0.001)是SAP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线血清hs-CRP水平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可信区间0.742~0.868;P<0.001)。hs-CRP最佳截断值为5.54 mg/L时,预测S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11%和76.19%。列线图分析也显示,hs-CRP是SAP的独立预测因素(一致性指数0.862,95%可信区间0.738~0.986;P<0.001)。结论血清hs-CRP增高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SAP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4.
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CA、hs-CRP和Hcy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检测,探讨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与其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时间偏振荧光化学发光分析对210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ACA、hs-CRP、Hcy含量进行检测,比较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并对脑梗死患者三项指标之间(ACA、hs-CRP、Hcy)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脑梗死患者组血清中ACA、hs-CRP、Hcy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梗死患者组血清hs-CRP与Hcy水平比较呈正相关(r1=0.714);ACA与hs-CRP和Hcy比较呈正相关(r2=0.893、r3=0.597)。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ACA、hs-CRP、Hcy含量变化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发生脑梗死独立的危险因素,三项联检更有利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5.
Hcy和hs-CRP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探讨Hcy和hs-CRP在急性脑缺血和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112例(男79,女33)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62.8±10.5)岁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53例(男35,女18),年龄47岁~76岁,平均(60.7±12.3)岁,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CRP,时间偏振荧光化学分析测定血清Hcy水平,比较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含量的差异并和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和重度组脑功能损害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CRP及Hcy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梗死患者中轻度脑功能障碍组和重度脑功能受损组之间,Hcy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与血清Hcy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7,P〈0.05)。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CR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01),脑梗死患者各组之间CRP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血清CRP水平与NIHS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r=0.89,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中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cy和hs-CRP有望成为判断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和转归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56.
自体脂肪面部填充是较为常见的整容手术之一,其术后并发症的报道近年来逐渐增多,尤其是突发失明或脑梗死 [1,2,3,4],主要原因可能为脑动脉脂肪栓塞所致,以微血管病变最为常见 [5]。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脂肪栓子通过栓塞血管引起脑缺血和脑水肿,激活凝血系统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而...  相似文献   
57.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TCD,血液流变学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俊山  张复兵 《天津医药》1998,26(5):262-264
对52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和血液粘度检测。结果发现,VPS患者MCA,VA,BA的平均血液流速明显增高,全血粘度亦异常增高。提示VPS存在脑血管原性损害。结果表明,TCD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VPS的早期诊断,预防,治疗和判断预后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和治疗组(67例)。对照组患者饭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6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1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评分、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95.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3%,明显高于治疗组的4.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老年良性位置性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改善眩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9.
目的:评估轻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起病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风险因素,构建起病后END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及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4月—2018年6月收治的轻度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比较END组与非END组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ND的独立相关因素,基于独立相关因素构建轻度急性缺血性卒中END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507例患者,END组99例(19.5%),非END组408例(80.5%)。END组患者的年龄(P=0.001)、心房纤颤病史构成比(P=0.001)、缺血性心脏病病史构成比(P=0.010)、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P=0.023)、快速血糖水平(P=0.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06)显著高于非END组,饮酒史构成比(P=0.042)、白蛋白水平(P=0.001)显著低于非EN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1.031,95%CI:1.008~1.054;P=0.007)、心房纤颤病史(OR=4.349,95%CI:1.932~9.792;P=0.001)、基线NIHSS评分(OR=1.219,95%CI:1.021~1.455;P=0.029)、快速血糖水平(OR=1.199,95%CI:1.083~1.328;P=0.001)、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OR=1.069,95%CI:1.027~1.113;P=0.001)、白蛋白水平(OR=0.826,95%CI:0.733~0.930;P=0.002)是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END的独立相关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的独立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36(95%CI:0.677~0.796,P < 0.001)。结论:本列线图对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EN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多体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超急性与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及各代谢物浓度变化的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3例超急性脑梗死与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常规磁共振(MRI)及~1H-MRS扫描,分别比较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病灶周围正常区与对侧镜像区之间NAA、Cr、Cho等代谢物浓度的差异。结果①超急性期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Cho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②急性期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及病灶周围正常区NAA、Cr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Cho明显低于对侧镜像区(P0.05),病灶中心区、病灶边缘区Lac较对侧镜像区升高(P0.05)。超急性期与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各区代谢物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多体素~1H-MRS可以直接、准确、全面地检测脑梗死病灶侧及对侧镜像脑组织的代谢变化信息,不仅利于脑梗死后病理生理变化的研究,亦可对脑梗死临床治疗效果的客观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