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4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多类药物一体化治疗方案的效果、终点事件及安全性。方法初发的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1 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7例,对照组339例。治疗组给予个体化分层血压调治技术,联合抗血小板及分层下调治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的多类药物小剂量一体化协同治疗。对照组给予降压、单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降糖、降脂、降纤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后3年和5年健康功能水平、责任颈动脉狭窄区斑块内部回声特征、终点事件、不良反应、依从性情况。结果治疗组3年和5年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出血性表现、低血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0%vs 13.3%、9.5%vs 19.2%、5.8%vs 12.4%、1.9%vs 6.2%、2.3%vs 7.1%(P〈0.01)。治疗组3年和5年健康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超声复查斑块均较对照组稳定(P〈0.05);治疗后5年病死率低于对照组4.2%vs 7.4%(P〈0.05)。两组头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退出率高于治疗组13.6%vs 5.3%(P〈0.01)。结论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未行支架植入患者多类药物一体化治疗方案显著降低了脑梗死发生和复发、心脏事件、出血性表现和低血糖的不良反应,极大提高了功能健康水平,效果显著,使用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2.
目的 研究机械性碎栓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3例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病情发展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施行了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单纯机械性碎栓治疗5例,机械性碎栓联合接触性溶栓治疗的患者18例.术后规范抗凝治疗12个月,同时筛查静脉窦血栓病因,并给予相应处理.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包括眼底视盘检查、GCS评分、mRS评分,腰穿和MRV或DSA检查.结果 机械碎栓治疗后即刻,所有患者静脉窦主干血流恢复.患者出院前神经功能评分2.1±1.1较术前3.7±1.2明显改善(P<0.05),GCS评分11.5±4.6较术前10.5±3.4明显改善(P<0.05),其中mRS评分0~1分患者9例,2分6例,3分及以上7例,死亡1例,另有4例自动出院后死亡.术后3个月回访,所有患者眼底视盘水肿消失,腰穿压力恢复正常,mRS评分0~1分患者14例,2分3例,3分1例.术后12个月mRS评分0~1分患者17例,2分1例,未见患者血栓复发.结论 机械碎栓是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抗凝治疗不能控制症状或者是重症患者应尽早采用机械性碎栓治疗.  相似文献   
63.
缺血性血管病是导致临床多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急重症如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的主要原因.尽管对缺血性血管病的病理及临床治疗研究十分深入,但是真正能从基础研究转化到临床应用的保护治疗措施仍然少之又少,特别是脑梗死.1986年Murry等[1]提出将一个器官预先给予一个短暂的非致死性的轻度缺血处理后,对其后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称之为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  相似文献   
64.
学科建设管理体系是学科稳步、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对宣武医院十年学科建设管理经验进行综合分析,探索适合于学科管理制度体系构建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5.
医院科研论文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加医院科研实力及文章产出能力,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通过规划人才引进培养、设立护理及管理课题、建立投稿方向引导、制定学科发表文章指标、给予发表文章奖励等多项措施,使得医院的论文产出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远隔缺血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认知障碍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采用双侧颈动脉闭塞(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occlusion,BCCAO)方 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致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 为假手术组、对照组(VCI组)及远隔缺血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组(VCI+RIC组)。VCI 建模成功24 h后对RIC组大鼠进行RIC连续干预21 d,RIC期满后对三组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 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定位航行实验连续进行5 d,记录第1天、第3天、第5天检测大鼠逃避 潜伏期,第6天检测平台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以评估认知功能。实验完成后在各组大鼠中随机 选择5只取脑进行HE染色,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白质及海马病理改变和神经元凋亡情况。 结果 Morri 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第1天、第3天、第5天对照组及RI 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假手术组 均有延长(P<0.05)。除假手术组外,另外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长随着训练次数增加逐渐缩短。 第1天、第3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天RIC组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第6天空间探索实验 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假手术组与RIC组相近(47.2±10.2 s vs 41.2±9.7 s,P>0.05),均优于对照组 (33.5±11.3 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穿越平台次数假手术组与RIC组相近(5.3±1.6 vs 4.7±1.2, P>0.05),均多于对照组(2.8±1.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比较, 对照组大鼠的运动缺乏目的性而呈现出杂乱的曲线轨迹,RIC组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确的目的呈现 出较规则的曲线。HE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CA1:93.53±5.01;CA3:104.63±8.26)相比,对照组CA1区 和CA3区存活的锥体神经元数目(CA1:51.03±4.95;CA3:78.53±5.31)明显减少(均P<0.05);而与 对照组相比,RIC组大鼠CA1区和CA3区锥体神经元存活数目(CA1:80.57±7.30;CA3:92.43±8.16)明 显增加(均P<0.05)。 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大鼠学习记忆障碍而导致VCI。RIC能够明显改善VCI,发挥神经保护 作用。  相似文献   
67.
68.
具有脑卒中史或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等)的人群,即为脑卒中高危人群,他们常有这样的疑惑:化验译上显示血脂处于正常范围内,还需要吃降脂药物吗?没有高脂血症,还需要降脂治疗吗?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青年(18~45岁)患者110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mRS≤2分)组90例,预后不良(mRS2分)组20例。患者入院24 h内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和Hs-CRP等,并根据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值。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烟酒史、NIHSS评分等,以患者出院后90 d不良预后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自变量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独立危险因素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计算Youden指数并确定诊断最佳截断值。结果 (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的NIHSS评分、NLR及Hs-CRP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4.5,13.0)分比2.5(2.0,4.0)分,2.97(2.31,4.20)比2.13(1.76,2.70),4.65(2.70,9.52)mg/L比2.06(0.87,4.54)mg/L;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及临床特征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高水平Hs-CRP(OR=1.086,95%CI:1.009~1.169)和NIHSS评分较高(OR=1.487,95%CI:1.229~1.79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而NLR与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3)入院Hs-CRP水平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722(95%CI:0.591~0.853,P=0.002),当入院Hs-CRP的水平预测值为3.365 mg/L时,对应的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66.7%。结论入院时Hs-CRP水平及NIHSS评分较高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独立预测缺血性卒中青年患者出院90 d预后不良,不宜单独使用Hs-CRP≥3.365 mg/L进行预后不良的筛选,但入院时NLR水平可能与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70.
正近年来,数项大型试验已证实急性大动脉闭塞(emergent large vessel occlusions,ELVOs)所致的卒中患者能够从血管内治疗中获益~[1-5]。对ELVO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管理问题备受关注。遗憾的是,目前很多与机械取栓相关卒中治疗的措施仍存在争议。本指南综合分析现有的最佳证据,以制定机械取栓术后患者管理的指导建议。1材料与方法本指南由神经介入外科标准与指南委员会(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Committee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I nterventional Surgery)编写,委员会由神经介入、血管外科、神经病学和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