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64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总结孕妇住院分娩方式变化,探讨剖宫产率增高、产钳和臀位助产率下降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10年间3 977例住院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率逐年上升且处于高水平,2004~2009年剖宫产率均>60%;产钳率和臀位助产率逐年下降,甚至近4年都没有使用产钳.剖宫产指征中以社会因素增加最明显(P<0.01).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提高对剖宫产的正确认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02.
何莉  卢亚陵 《重庆医学》2006,35(23):2182-2184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目前传染病中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目前约有20亿人(1/3)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每年约有880万新发病例,200万人死于结核病。我国是结核病高发区,2005年1~10月国家发布的我国传染病疫情公报中,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首位。我国结核病的严重程度在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居第2位,仅次于印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和播散,尤其是耐多药菌株的出现。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问题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本文就MTB耐药基因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黄芩素增强As2O3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的黄芩素、As2O3单用和联用对肝癌高转移细胞HCCLM9、肝癌低转移细胞MHCC97L的增殖抑制率,并根据联合用药q值判断两药联用的性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的周期分布;Tunel技术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6、caspase-9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以及PI3K、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黄芩素、As2O3单药及联合后均能明显抑制HCCLM9和MHCC97L细胞增殖能力,但两药联合作用更强,且呈明显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效应。两药单用及联合均能够明显导致肝癌细胞G0/G1期停滞,Tunel检测到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两药联合作用强于单药。两种药物同时处理后肝癌细胞的caspase-3、caspase-6及caspase-9 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显著升高而PI3K、p-AKT蛋白表达下降。结论:黄芩素增强As2O3对肝癌细胞的促凋亡的作用,同时引起PI3K、p-AKT表达的下调及caspase-3、caspase-6及caspase-9表达的上调。推测黄芩素可能是通过激活Caspase 凋亡信号,同时抑制PI3K/AKT通路增强As2O3对肝癌细胞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已成为全世界儿童严重的健康问题,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控制不当可导致许多成人期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增加.本文就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判断标准、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机制及干预方法做一综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研究山莨菪碱辅助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5例.对照组入院后接受拉米夫定100 mg/d抗病毒治疗及给予常规护肝,同时强调基础治疗及积极补充鲜血浆、白蛋白等综合治疗,有并发症者给予相应处理,有条件者常规接受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1~3次,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20 mg/d静脉滴注或分2次静脉注射,对比2组患者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2、4及8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A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好转42例(56.0%),无效33例(44.0%),死亡30例(40.0%);治疗组好转54例(72.0%),无效21例(28.0%),死亡18例(24.0%).治疗组好转率优于对照组(x2=4.17,P=0.04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x2=4.41,P=0.036).2组存活患者(治疗组57例,对照组45例)治疗后肝功能均逐渐恢复,但治疗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下降迅速.结论 山莨菪碱辅助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有助于快速恢复肝功能、减低病死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nisodamine as adjuvant therapy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fifty cases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75cases) and treated group (75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lamivudine 100 mg/d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anwhile some patients accepted 1-3 times of the treatment of Plasma Exchange. Besides the treatment in control group,the treated group had anisodamine (20 mg every day by intravenous drip or injection 2 times every day). The mortality rate and the changes of serum (such as TBIL,ALT,etc)of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and two weeks,4 weeks,8 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18/7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30/75)(x2=4.41,P<0.05). The liver function of survival cases in both two groups (57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45cases of control group)was restored gradually. But the serum indicators of liver func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more rapidly that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t 2 weeks,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P<0.01). Conclusion Anisodamine can restore the liver function and reduce mortalit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B.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去年脑卒中患者减少压疮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和水临床护理路径选取符合诊断的60例高危压疮去年脑卒中患者,以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压疮评定标准对患者做评定。结果;出院时压疮恢复率,完好率。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护经对去年脑卒中患者减少压疮的疗效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7.
黄芩苷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 制备黄芩苷脂质体,考察其在体外对肝癌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对制备方法、处方组成进行了考察,筛选最佳处方工艺,考察脂质体的形态、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并考察对肝癌HepG2凋亡的影响。结果: 脂质体在电镜下呈类圆形,在冷藏条件下较稳定,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包封率为(34.62±0.89)%。细胞凋亡率与制剂的剂量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薄膜分散法制备黄芩苷脂质体简便易行,该制剂对HepG2细胞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8.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与生存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发症现状,并分析其生存质量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及自编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对17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慢性并发症者170例(95.5%),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遍受到影响,其中心理维度受损程度最大,社会维度受损程度最小。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有病程、性别、BMI、甘油三酯和收缩压。饮酒情况、睡眠情况、病程和并发症分别从不同维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强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9.
安徽省某农村地区初中生预防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安徽省某农村地区2所初中的所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为期3个月的相关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定性与定量(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及教师进行调查,分别于干预前、后收集调查问卷。结果基线资料显示,学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全面和不够深入,尤其对非传播途径认识比较模糊;学生希望通过多种形式(教师讲解、播放录像、知识竞赛等)获取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教师建议以多种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且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一起学习的学生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高(P值均0.01)。结论对初中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良好。提高知晓率、消除初中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歧视,是今后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新型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作者设计制作的新型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新型泪道探针对眼科门诊1032例(1138眼)先天性泪囊炎进行泪道探通。结果 1138眼全部探通成功,其中1次探通成功1116眼(98.07%),2次探通成功22眼(1.93%),除极少数患儿有轻度眼睑水肿外,其余均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新型泪道探针操作方便、对泪道无损伤,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