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8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干细胞在体外特定条件下,可特异的向某种组织类型细胞进行分化,其中包括向心肌细胞分化。目前,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虽然具有这方面的功能,且其分化效率较一般成体细胞高,但是由于伦理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不仅取材方便,且没有伦理争议,是最具希望的再生医学种子细胞,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目前对于体外诱导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方法的实验研究很多,主要包括化学试剂诱导和模拟体内微环境诱导两大类。该文就MSCs向心肌分化的体外诱导方法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2.
犬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梗死心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选用含有原始干细胞/多系祖细胞及基质细胞的骨髓单个核细胞(MBMC),经冠状动脉移植重建犬梗死心肌,观察其修复、重建梗死心肌及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方法:经皮穿刺球囊封堵前降支成功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并存活约1周的杂种犬10条,平均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细胞移植术前1 d分离MBMC,以DAPI标记,温箱保存过夜.常规冠状动脉造影、PTCA,在球囊闭塞前降支条件下注入MBMC(每次4×106个细胞,2 ml),气囊保持充盈2 min后恢复灌注2 min,重复注入3次.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动物放血处死后取心脏前壁和下壁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照相.结果:移植组术后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平均左室舒张末容量和左室收缩末容量减少、EF和FS增加(P<0.05);对照组则左室舒张末容量和左室收缩末容量明显增加、FS减少(P<0.05).细胞移植组左室收缩及舒张内径和梗死长度均较移植前缩小,梗死部位室壁厚度较移植前增加(P<0.05);而对照组梗死区室壁变薄.在细胞移植组前壁心肌组织冰冻切片中可以看到心肌细胞核发黄绿色荧光,发现带绿色荧光的丝状肌丝肌管,移植犬的下壁和对照组的前壁可见心肌细胞核发出光亮较移植组前壁淡的自发黄绿色荧光,而均未发现有带绿色荧光的丝状肌丝肌管.结论: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可重建坏死心肌,梗死区域内有移植的新生心肌细胞,且抑制心室的重塑、防止心脏进一步扩大和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5-氮胞苷(5-azacytidine,5-aza)联合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体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作为饲养层细胞体外培养hESCs,经悬浮培养形成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贴壁后分为无诱导剂组(对照组)、5-aza诱导组、bFGF诱导组、5-aza+bFGF联合诱导组4组诱导培养。诱导时间为2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连续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计算各组出现自发搏动的EB,以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基因NKX2.5、GATA4、α-actin,免疫荧光法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结果EB克隆贴壁诱导3~4 d后部分细胞出现自发性节律性搏动,以5-aza+bFGF联合诱导组为著。14 d后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示5-aza+bFGF联合诱导组NKX2.5、GATA4、α-actin表达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免疫荧光法示5-aza+bFGF联合诱导组cTnT的表达最为明显(P<0.05)。结论hESCs在体外经5-aza+bFGF联合诱导后可定向心肌细胞分化,该诱导方案为心肌再生与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4.
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临床特点.方法 62例高龄患者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观察缓慢心律失常的类型、起搏模式、术中起搏参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植入单腔起搏48例、房室双腔起搏12例、房室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2例.术后电极脱位1例,囊袋积血1例,起搏器综合征3例;经降低起搏频率等治疗,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高龄患者起搏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起搏置入参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常.高龄老年人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常遇静脉插管困难、起搏电极不能很好固定等问题.对于已有心功能不全和(或)慢快综合征者,安装起搏器后患者可以接受洋地黄治疗,心功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65.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1 患者,男性,84岁,主因反复发作的心前区疼痛15年入院.患者于15年前出现劳累时心前区疼痛,持续3~5 min,休息后缓解,口服药物治疗,症状缓解,此后上述症状仍有发作,于1995年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继续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祥;体力活动明显增加,轻微活动无心前区疼痛发作.患者是于2003年12月左右再次发作劳累性胸痛,2004年2月26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完全闭塞.  相似文献   
66.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在高血压时变化的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高血压病患者(EH)组织及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M153—185)含量。结果显示:SHR血管条proADM153—185明显高于对照组Wistar大鼠(220.6±2.6178.2±2.3pg/mg.w.wt.),而血浆proADM153—185明显低于对照组(14.9±2.531.6±1.6ng/L),肺、肾、左室、左房proADM153—185含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EH患者血浆proADM153—18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6.5±5.0167±5.1ng/L),且随其高血压分期的加重,proADM153—185的减低程度越明显。  相似文献   
67.
内皮素和内皮衍化的松弛因子在高血压发病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予Wistar大鼠腹腔注射EDRF合成抑制剂(LNNA)28d,可诱发大鼠产生持续性高血压伴ET水平增高,ET/cGMP比值增大,主动脉环对ET的收缩反应明显增高,对乙酰胆碱(Ach)舒张反应明显减低。然而同时给于L-精氨酸或ET抗血清可使血压降至正常,ET水平明显降低ET/cGMP比值缩小,使主动脉环对ET收缩反应减低,对Ach舒张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68.
基础内皮细胞省生舒张因子水平在高压发病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9.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类洋地黄物质、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浓度。结果表明前两者在血压上升或下降时随之增加或减少。并且与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关(P<0.01)。后三者的改变不显著,且与类洋地黄物质和内皮素之间无相关显著意义(P>0.05)。从而提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调节可能与这两种血管活性物质有关。较肾素和血管紧张素更能明显反映出血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肾上腺髓质素是 1993年发现的一种血管活性多肽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是由其前体产生四个活性片段之一 ,本文观察高血压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水平的变化 ,探讨其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 ,高压液相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为(18 4 2± 2 33)ng L ,高血压病组为对照组的 1 6 2倍 (P <0 0 1) ,心力衰竭组为对照组的 1 5 3倍 (P <0 0 5 ) ;两组病人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水平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病人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升高的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的病理过程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N端 2 0肽水平的升高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