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目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影响结核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30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并进行评分。结果年龄越大、用药观念正确、具有一定用药知识、结核病较严重的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好(p〈0.05),而总的药物治疗依从率为43%,不容乐观。结结论论建议临床护理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规律用药观念健康教育,加强结核病及药物知识的宣传,以提高结核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62.
铜绿假单胞菌为非发酵菌中的假单胞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正常人皮肤、肠道、呼吸道中,医院病房及医疗器械等也有此菌的存在,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也常引起院内感染。近年来,由这种细菌引起的感染逐渐增多,因此对其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的分析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分离的5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3.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传染病。小儿结核病系指小儿时期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严重病例可引起血行播散发生粟粒型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而后者是引起结核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小儿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用药难、隔离难、治疗不配合等问题,从而易埋下治疗不彻底导致成年期复发的隐患,降低了治愈率,另外复发率和对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也会增高。因此,护理好小儿结核病人,对小儿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成为护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空肠置管与鼻胃置管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1日~2018年5月31日收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99例,根据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分为空肠组50例和胃管组49例,空肠组给予空肠置管肠内营养支持,胃管组给予经口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两组基础治疗方法一致,肠内营养支持时间为14 d,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第7、14天,空肠组营养不足发生率低于胃管组(P0.05);空肠组肠内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胃管组(P0.01);营养支持后,胃管组上臂围(AMC)与三头肌部皮褶厚度(TSF)低于营养支持前和空肠组(P0.05);营养支持后,空肠组吞咽障碍分级优于胃管组(P0.05),两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高于营养支持前(P0.01),且空肠组高于胃管组(P0.05),空肠组血清肌酐(SCr)水平高于营养支持前(P0.05)。结论:与鼻胃置管比较,经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患者营养不足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65.
研究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真正病因,以宫颈涂片结果为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不典型腺细胞(AGCUS)的女性较常见。通过检测HPV可以区分其发展成宫颈癌的危险性高低,以便在癌前病变时即予合理干预。为了解HPV检测对宫颈涂片结果为ASCUS/AGCUS的妇女的心理影响,笔者对1790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6.
结核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若不积极防范,到2005年,全球因患肺结核而死亡的人数将由每年的300万人上升至400万人,感染人数也将超过20亿。儿童结核病早期,多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1/3的患儿可有肺外表现,常被临床医务工作...  相似文献   
67.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附129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是1999年7目~2003年3月我院阴道镜门诊病例1291例,其中951例行活组织检查。结果 951例活检病理报告为:炎症657例(69.1%),(CIN1 200例(21.1%),CIN2 61例(6.4%),CIN3 20例(2.1%),原位、早浸癌13例(1.4%)。阴道镜诊断的阴性准确率是96.7%,阳性准确率是84.8%,假阴性率是3.3%,假阳性率是15.2%。结论 阴道镜检查应作为宫颈病变的普查手段之一,提高对图像认识的准确性以及在镜下取活检是降低阴道镜检查假阴性率和避免过度治疗的关键。对于缺乏经验的检查者,带有计算机图文工作站的电子阴道镜是恰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2月~2010年11月分娩的341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汉族1320例,哈族563例,对两组资料的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及贫血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汉、哈两族妊高征发生率分别为10.8%和23.3%;哈族明显高于汉族,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6.1%和30.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除了与贫血有关以外,其中饮食习惯不同也是导致哈萨克族妊高征发生率高于汉族的重要因素。正常合理的饮食习惯是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脉内支架置入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组),观察支架置入前、支架置入后24h及1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IL-1)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并与18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UAP患者血清IL—18、IL-1以及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常规治疗组支架置入后24h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1周较治疗前降低(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支架置入后24h上述3种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1周降低更明显(P〈0.01)。且丹参多酚酸盐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IL-18、IL-1和sICAM-1不同程度参与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管壁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调节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冠脉局部的炎症级联反应,对UAP患者及支架置入后发挥较全面心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