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腐蚀性食管炎的X线和CT特征。方法 分析7例过氧乙酸烧伤的消化道X线和CT资料。结果 7例过氧乙酸腐蚀性食管炎主要X线表现为食管中下段管腔严重不规则狭窄,管壁僵硬、蠕动消失,正常黏膜皱襞消失,狭窄以上食管呈不同程度扩张;主要CT表现为中下段狭窄区管壁呈不规则性明显增厚,密度偏低,外缘模糊,周围脂肪线消失,食管上段有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X线和CT检查可以清楚显示狭窄段部位、范围和程度,食管壁及周围受累情况,以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3.
胼胝体发育不全少见,常合并其它颅内畸形。本文搜集8例,并分析如下。 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8例系从在我院行CT检查的12例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病例中,选取合并其它颅内畸形的部份病例进行分析。 患者中男7例,女1例,年龄6个月至18岁不等,平均6.9岁。临床主要症状为;癫痫4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6—2012-08期间20例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的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反流病诊断问卷在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反流症状评分。[结果]20例均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并于术后第12个月随访。反流总积分(Sc)由术前20.0±9.5降至术后0.5±0.9(P0.05),术后收缩压下降了(11.0±12.0)mm Hg(1mmHg=0.133kPa),舒张压下降了(9.0±11.5)mm Hg(均P0.05)。术后随访12个月11例血压恢复正常,停药时间均在9个月以上;2例减少2种降压药,1例减少1种降压药;6例无效,仍用术前降压药物。[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与部分高血压密切相关,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5.
咯血多由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器质性病变引起,但有约7.0%~25.0%大咯血无上述肺部病变\[1-2\]。临床上亦可见部分患者术前CT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轻度炎症等,但咯血症状却较重。对于此类患者内科医生因无法明确病因,无法制定进一步具体治疗方案,仅给予止血、化痰等药对症处理,疗效不确切且易再次咯血。采取介入方式行血管造影既能准确寻找病变血管又能及时  相似文献   
56.
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经血管内导管灌注尿激酶治疗动脉内血栓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作者自1995  相似文献   
57.
中风前几个小时 ,仍然选择CT影像特征来鉴别基本的病理改变。CT常用来排除脑出血、脑肿瘤和脑炎 ,也可发现脑梗死的早期影像表现 ,估计梗死范围。早期CT显示脑梗死低密度区超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 1/ 3 ,作为排除静脉内血栓溶解的标准。再出血取决于已经不可逆损伤的组织范围和再通术前应尽可能准确报道的栓塞区状况。症状出现 2h内 ,缺血组织密度不变 ;症状出现 6h内 ,66%可观察到低密度。MRI能极大缩小缺血性中风鉴别诊断的范围 ,弥散加权像 (DWI)在血管栓塞的几分钟内即可显示脑局部缺血的信号改变。由于受限DWI显示缺…  相似文献   
58.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布 加综合征已成为我国农村的高发病之一。介入治疗已替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对介入治疗的操作技术 ,不少学者都有一定的成功经验。我们仅就几年来的诊治经验 ,提出几点建议。一、影像学诊断(一 )要提高超声征象的综合识别能力 首选彩超检查中 ,最易于将下腔静脉闭锁 (包括膜性闭锁和节段性闭锁 )误诊为狭窄。其主要原因是过度重视回声这一直接征象 ,忽视了血流频谱的血流特征和下腔静脉搏动这一重要间接征象。(二 )下腔静脉造影要区别假性下腔静脉狭窄布 加综合征肝尾状叶肥大压迫肝后段下腔静脉 ,出现假性下腔静脉狭窄。这种压迫表现为…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14岁。发现右拇趾远端内侧肿物并逐渐增大4年。肿物质硬无活动,如蚕豆大小,背离关节向内前方生长。半年前轻微外伤致局部软组织破溃而经久不愈。左足正斜位片显示右拇趾末节内侧一蚕豆大小骨性凸起,背离趾间关节向前方生长,肿物之骨皮质和骨松质与趾骨之骨皮质和骨松质相延附图拇趾末节趾骨骨性凸起,凸起之骨皮质和骨松质分别与趾骨的骨皮质和骨松质相延续续,宽基底,无骨膜反应和钙化征象,局部软组织影轻度外凸(附图)。局麻下手术切除此肿物,病理证实为良性骨软骨瘤。讨论骨软骨瘤多妇于长管状骨,发生于短管状骨和扁平…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肝静脉(PTHV)造影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经皮肝穿刺肝静脉造影对53例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进行了检查,并与下腔静脉造影及B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依据造影可分为以下类型,1.主肝静脉出口部阻塞,下腔静脉通畅19例。2.主肝静脉扩张而开放,下腔静脉膜性阻塞22例。3.肝静脉及下腔静脉均闭塞12例。结论:作者认为与下腔静脉造影和B超检查相比,PTHV对肝静脉及侧枝循环的显示有显著的优越性,对BCS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