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41.
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累及关节面的移位跟骨骨折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后是否早期功能锻炼的临床结果。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而制动的时间不同 ,A组32例患者 (36例骨折 )术后 1周开始功能锻炼 ,B组 1 6例患者 (2 0例骨折 )术后石膏外固定制动 6周开始功能锻炼 ,所有的患者随访时间至少 6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法 ,A组平均为 85 .6分 ,B组平均为 74 .8分 ,两组的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移位跟骨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患者 (A组 )在Maryland足部评分中疼痛指数和距下关节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B组 )。  相似文献   
42.
4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肩胛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螺钉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1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外展60°~170°(135°±5.6°)。根据Herscvici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例,良8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肩胛盂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4.
周欣  韦民  王伟 《中国临床康复》2012,(35):6530-6534
背景:人工踝关节置换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疗效也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但目前的疗效评估多是通过各类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但对于踝关节置换后患者步态改变尚缺乏研究。目的:通过Kofoed评价系统及步态分析技术比较人工踝关节置换患者置换前置换后踝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方法:收集2007-09/2011-06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骨科进行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患者,对其置换前后行Kofoed评分及步态分析,并与1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观察置换前后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改变。结果与结论:人工踝关节置换后,Kofoed评分及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患侧单腿支撑时间、双腿支撑时间、患侧踝关节、健侧踝关节、患侧髋关节、患侧膝关节、健侧膝关节行进中关节最大活动度出现明显改善(P〈0.05)。  相似文献   
45.
陈滨  韦民  王伟力  张钟元 《上海医学》2004,27(11):851-853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自1970年Neer提出四部分分型法后,临床医师对这类复杂骨折加深了理解,并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目前,Ⅱ型及Ⅳ型骨折已有了明确的治疗方案,但Ⅲ型骨折的治疗相对困难,也少见有关Ⅲ型骨折治疗的报道。本组资料旨在探讨Ⅲ型骨折的两种手术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6.
胃溃疡穿孔是外科常见病,往往造成严重感染,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穿孔多位于胃窦近幽门处,手术方法有单纯修补和胃大部切除术两种,前者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随着内科药物治疗溃疡效果的明显改善,有必要重新评价单纯缝合在胃渍疡急性穿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后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而且基层医院医师操作技术不熟练。我科自2002~2008年采用修补加OB胶网膜贴补术治疗胃渍疡穿孔160例,患者恢复顺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7.
背景:组织工程学在治疗肩袖损伤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调控生长因子的表达来促进损伤肩袖的愈合及预防粘连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目的:比较皮质激素和透明质酸对肩袖损伤模型肌腱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7/09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组6只,肩袖损伤组6只,透明质酸治疗组12只,皮质激素治疗组12只。 方法:切除大鼠双侧岗下肌腱全厚层50%,宽约5 mm,于滑膜面建肩袖损伤模型。透明质酸治疗组肩峰下滑囊注射0.05 mL透明质酸钠;皮质激素治疗组肩峰下滑囊注射倍他米松0.05 mL。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周,6周取岗下肌腱标本RT-PCR检测表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 结果:①皮质激素治疗肩袖损伤后6周表皮生长因子表达强度是3周时的近2倍,透明质酸治疗6周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减弱(P < 0.01)。②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在两种药物治疗3周后表达均增强,其中皮质激素治疗肩袖损伤3周后表达最强(P < 0.01),但6周后回复至正常水平,而透明质酸治疗6周后表达仍高(P < 0.05)。③转化生长因子β在两种药物治疗后3周表达均增强(P < 0.05),6周后回复至正常水平。④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皮质激素治疗后3周表达减弱(P < 0.05),6周后回复至正常水平;透明质酸治疗后3周,6周的表达均维持较高水平(P < 0.05)。 结论:皮质激素在肩袖损伤修复过程中对4种因子的调控主要在早期;透明质酸在修复早期、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皮质激素的调控作用主要是促进生长因子的表达,而透明质酸存在双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8.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3 ~ 6月的随访并根据Neer的百分制评分,优良率为86.6%.结论对于年轻的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有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9.
牙过度磨耗后,可使咬合高度降低,面下1/3变短,髁状突后上移位,(牙合)平面变平,使咀嚼效率降低,咀嚼肌的力量代偿性增强,出现TMJD.其主要原因多与下(牙合)的副功能有关[1]咬合重建是对该病的根本治疗方法,其包括全面颌位的改正,适当恢复垂直距离,重新建立正常的(牙合)关系,使之适应颞颌关节及颌面肌肉的解剖生理,从而消除牙颌系统系乱,恢复其正常功能.以往人们对这类病人大都采取塑料或塑料牙制成(牙合)垫修复(牙合)关系,病人咀嚼效率较低,不美观.也有拔除余留牙,行全口义齿修复的做法,这无疑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作者总结前人的经验,对这类病人采用了铸造(牙合)垫及烤瓷联合修复,经过5年以上的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0.
使用自编问卷,利用家访、专科门诊、咨询服务等机会对社区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36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美国国家癌症综合治疗联盟成人癌性疼痛治疗临床指引>的数字等级评估法进行疼痛评估和分级.有疼痛者211例(占89.4%),其中轻度疼痛31例,中度83例,重度97例,接受镇痛治疗的117例(占55.5%),完全缓解78例(占66.7%),部分缓解26例(占22.2%).未缓解13例(占11.1%).未接受治疗或疼痛未完全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害怕吗啡成瘾.说明仍有大量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