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对原发性遗尿症患儿血浆ADH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5例原发性遗尿症患儿治疗前后白天(10am)及夜间(11pm)血清ADH水平,并测定凌晨(7am)和白天(3pm)血尿液渗透压。结果治疗前组在11pm的ADH水平较10am的AD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在11pm和10am的ADH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组患儿10am的ADH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1pm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尿(7am)渗透压治疗前组明显低于治疗后组(P〈0.01),而白天(3pm)尿渗透压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渗透压二组均相对稳定,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改善患儿遗尿症有明显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机体ADH释放增多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2.
罗小娟  曹科  陶明俊  陈小文  张琴  彭刚  陈运生 《重庆医学》2021,50(19):3249-3254
目的 探讨双酚A(BPA)暴露诱导雌性大鼠性早熟的下丘脑KISS-1和GPR54基因甲基化分子机制.方法 将SD雌性幼鼠(21 d龄)分为4组,即BPA干预组(0.25 mg/kg)、BPA空白对照组(与BPA组同时处死)、17β-雌二醇组(E2,0.1 mg/kg)、溶剂对照组(直至大鼠出现阴道开口再处死),每天以灌胃方式持续给药10 d,以大鼠阴道开口时间(VOD)为观察终点(VOD当天处死),BPA干预组阴道开口当天处死时,按1:1比例处死BPA空白对照组.收集大鼠卵巢和下丘脑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卵巢ERα、ERβ mRNA和下丘脑KISS-1、GPR54 mRNA相对表达水平,焦磷酸测序PCR方法检测KISS-1、GPR54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BPA干预组和E2组VOD较溶剂对照组提前(P<0.05),BPA空白对照组处死时未出现阴道开口,BPA干预组下丘脑KISS-1、GPR54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PA空白对照组(P<0.05),但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2组下丘脑KISS-1 mRNA和卵巢ER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P<0.05).BPA干预组、BPA空白对照组、E2组和溶剂对照组4组间比较,下丘脑KISS-1基因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PR54基因CpG位点甲基化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BPA干预组、E2组和溶剂对照组GPR54片段1 CpG位点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BPA空白对照组(P<0.05),且其甲基化水平与VOD呈正相关(rs=0.245,P=0.009).BPA干预组GPR54片段2 CpG位点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而E2组卵巢ERβ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结论 BPA暴露可导致雌性幼鼠阴道开口(性早熟)提前,其下丘脑GPR54基因甲基化水平改变可能是毒性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3.
哺乳动物的生殖,一般是由1个精子和1个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1个合子细胞,然后发育成1个个体。但有极少数的个体,在血液细胞或体细胞中表现出不同类型细胞的混合,即镶嵌现象,由不同基因的细胞所组成的生物体被称为嵌合体。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用干扰素液涂口、雾化,中药敷贴穴位及外洗手足皮肤病患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蒙脱石散和聚肌胞(针剂)治疗,分别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9.61%、94.23%;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79.1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局部用药治疗手足口病更有利于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5.
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机构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通过分析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一些意见和认识:树立正确的社会效益观,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正确定位,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优化服务.确立正当的经济效益观,优质诚信,务实经营;正当竞争,谋求发展;正视热点,强化管理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肠道腺病毒(Adv)、诺如病毒G1及G2型(NoV G1和NoV G2)、A组轮状病毒(RV A)、扎如病毒(SV)及星状病毒(HAstV)5种儿童腹泻病毒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体系。方法:针对Adv、NoV G1、NoV G2、RV A、SV及HAstV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设计并优化腹泻病毒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扩增片段;进行性能(灵敏度、特异性)评估;收集185例儿童病毒样腹泻样本,采用多重PCR-毛细管电泳体系进行检测,并通过测序验证阳性结果。结果:所设计引物特异性扩增出5种腹泻病毒;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体系检出限为102~103 copies/μL,CV均<10%;其他腹泻病原体未出现交叉反应,无明显的非特异杂峰,特异性较好;185例临床病毒样腹泻样本检测阳性132例(71.35%),其中RV A 105例(56.8%)、Adv 22例(11.9%)、SV 15例(8.1%)、NoV G211例(5.9%)和HAstV 10例(5.4%),其中包括双病毒感染样本;毛细管电泳进样量需20μL,3 h内完成全部分析;测序结果与GeneBank比对分析,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筛查5种常见儿童腹泻病毒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析社区全科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实施对农民工高血压干预效果,为今后更好的防治社区农民工高血压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社区于2012年1月开始对社区农民工高血压采用全科医生团队管理模式,对比分析实施前后1年期间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开展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医从性(用药、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运动和血压监测)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据此针对性制定适合本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新模式。结果:实施后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实施前( P<0.01);实施后患者用药、饮食控制、体重控制、运动和血压监测方面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实施前( P<0.01);实施后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 P<0.01)。结论:全科医生团队管理社区农民工高血压患者能显著提高其依从性,进而改善血压控制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3与IL-12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或磁珠纯化NK细胞,不刺激或用IL-23或IL-12刺激,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NK细胞产生IFN-γ的情况;以K562或Jurkat细胞作为靶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的杀伤功能并分析NK细胞在不同的刺激条件下杀伤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及pSTAT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IL-23和IL-12均可以诱导NK细胞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产生IFN-γ;但IL-12而非IL-23可以增强NK细胞对靶细胞K562或Jurkat细胞的杀伤功能。进一步研究表明,IL-12而非IL-23可以诱导杀伤相关分子TRAIL及CD107a/b的表达。此外,IL-12诱导NK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pSTAT4,而IL-23诱导NK细胞表达更高水平的pSTAT3。结论与IL-12相比,IL-23亦可以诱导NK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不能增强NK细胞的杀伤功能,IL-23不能诱导杀伤相关分子TRAIL及CD107a/b的表达,IL-23可以诱导低水平的pSTAT4但高水平的pSTAT3的表达。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黏膜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内在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404例慢性胃炎患儿中医辨证分型后进行胃镜检查及尿素13C-呼气试验(13 C-UBT)检查,并登记造表,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胃不和型胃炎主要表现为胃黏膜充血和微小结节形成,脾胃湿热型胃炎表现以黏膜斑和黏膜糜烂为主,胃络瘀血型胃炎则以胃黏膜出现出血斑点为主,脾胃虚弱型胃炎以胃黏膜水肿为主,胃阴不足型胃炎以胃黏膜花斑为主.13 C-UBT阳性率实证高于虚证,与证型无相关性;13C-UBT值实证高于虚证,尤以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为最高.[结论]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黏膜改变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实质性联系,为辨证施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在儿童临床检验末梢采血中奖赏缓解焦虑和疼痛的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160 例在门诊检验科采血 的患儿,随机分为男童对照组、女童对照组、男童奖赏组和女童奖赏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流程,无任何干预手段。 奖赏组在采血前被告知进行采血可被奖励卡通贴纸。观察者使用儿童焦虑和疼痛评估量表(children’s anxiety and pain scales,CAPS)和面部疼痛修订评估量表(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评估患儿采血前及采血时的焦虑水平以及采 血时的疼痛水平。结果 男童对照组采血前和采血时的CAPS 评分高于女童对照组(2.475±1.28,95%CI =2.07~2.89 vs 1.93±1.12,95%CI= 1.57 ~ 2.28;2.65±1.21,95%CI =2.26~3.04 vs 2.08±0.94,95%CI= 1.77~2.38),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男童对照组采血时的FPS 评分也高于女童对照组(7.18±1.95,95%CI =6.55~7.80 vs 6.28±1.64, 95%CI=5.76~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卡通贴纸的奖赏显著降低了男童采血时 的CAPS 评分(2.65±1.21,95%CI =2.26~3.04 vs 1.58±0.96,95%CI =1.27~1.88) 和FPS 评分(7.18±1.95,95%CI =6.55~7.80 vs 5.77±1.71,95%CI= 5.22~6.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奖赏不能降低女童的CAPS 评分(2.08±0.94,95%CI= 1.77~2.38 vs 2.13±1.18,95%CI =1.75~2.50)和FPS 评分(6.28±1.64,95%CI =5.76~6.81 vs 6.07±1.90,95%CI =5.46~6.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卡通贴纸作为奖赏对缓解不同性别的儿 童采血时的疼痛和焦虑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