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7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心电图(ECG)和超声心动图(UCG)对诊断原发性高血压(EHT)的意义。方法 对EHT患121例(Ⅰ期31例,Ⅱ期53例,Ⅲ期37例)分别作ECG、UCG和X线检查。结果 ECG诊断EHTⅠ期阳性率为29.03%;Ⅱ期阳性率为64.15%;Ⅲ期阳性率为72.97%。UCG诊断EHTⅠ期阳性率为83.87%;Ⅱ期阳性率为96.22%;Ⅲ期阳性率为86.48%。UCG、ECG和X线诊断EHT阳性率之间的比较有显性差异(P<0.005)。结论 UCG诊断EHT的阳性率较高,如ECG诊断标准中加上P波的改变可以提高诊断率。ECG、UCG2种方法对EHT的诊断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52.
应变率成像评估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患者左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评估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下左心房功能的价值。方法128例受检者根据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分成正常组、顺应性降低组、假性正常化组及限制性充盈障碍组。采集心尖四腔观、三腔观和二腔观组织速度图,SRI测量并计算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平均值峰应变率(mSRe)、左心房收缩期左心房平均峰值应变率(mSRa);测量包括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前向血流峰值速度(E)与二尖瓣前瓣环纽织多普勒E比值(E/E′)及E与二尖瓣口M型彩色多普勒峰值血流速度Vp比值(E/Vp)等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将SRI所测左心房功能相关参数与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作对比。结果E/Vp及E/E′随舒张功能障碍加重而增高,1.1±0.3vs1.6±0.2vs2.1±0.3VS2.6±0.4和7.4±2.4 vs 10.4±2.9VS17.6±4.2vs22.8±4.8(均P〈0.05);4组患者mSRs、mSRe、mS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Re随舒张功能障碍加重而降低,(3.73±0.92)^-1 vs(2.84±0.54)^-1 vs(1.94±0.23)s^-1 vs(1.85±0.30)s。(均P〈0.05),mSRs及mSRa在舒张功能降低组最高,而在限制性充盈障碍组中最低;E/E′、E/Vp与mSRe呈良好负相关(r=0.813,P〈0.01;r=-0.793,P〈0.01)。结论SRI可准确评价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患者左心房功能。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目的运用彩色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判断左室扩大者室壁舒缩运动中心的位置。方法A组18例左心室内径5.6~7.0cm,B组11例左心室内径>7.0cm。运用彩色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观察左室壁舒缩运动,取心尖五腔观和心尖左室长轴切面,在收缩早-中期和舒张中期室壁运动彩色显像反转处与二维图像扇尖做一连线,垂直该连线再作一直线与参考左室长轴相交,该交点认为是左室舒缩运动中心。结果A组左室收缩运动中心在参考左室长轴(从主动脉瓣前瓣附着处至左室心尖连线)的64.6%±3.2%位点处,舒张运动中心在63.9%±3.8%位点处,与正常人比较仅有向左室中部移位的趋势。B组左室收缩运动中心在参考左室长轴55.5%±3.2%位点处,舒张期运动中心在53.8%±2.2%位点处,与正常人比较明显向左室长轴中点移位,与A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色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可无创性估测以往需通过有创方法才能观察到的左室壁运动中心位置,对病理状态下左室扩大者室壁舒缩运动中心的估测可帮助临床医师了解病情,估计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7.
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估肺栓塞(PE)患者右心室形态及功能改变,并探讨其准确性、敏感性及优越性.方法 正常对照组30例,肺栓塞组28例,依据预期的PE相关早期病死率进行危险分层为:高危、中危、低危亚组.所有研究对象行2DE测量右心室常规超声指标,TDI测算右心室Tei指数,RT-3DE测量右心室舒张期末及收缩期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RVEDV、RVESV、RVSV、RVEF).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E高危组右房室增大及肺动脉压显著升高,右室Tei指数、RVEDV、RVESV明显增大(P<0.05),RVEF明显减小(P<0.05);中危组虽无明显右房室增大,但右室Tei指数、RVEDV、RVESV、RVEF均出现异常(P<0.05);低危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危组右室Tei指数、RVEDV、RVESV大于低危组而小于高危组,RVEF小于低危组而大于高危组.结论 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可出现不同程度受损;TDI测算右室Tei指数和RT 3DE测量RVEF可客观、准确、较敏感地反映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室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价左室非正常充盈模式患者左房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57例左室非正常充盈模式患者和21例除外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正常对照组,根据左室充盈模式将其分为正常充盈组、松弛性下降组、假性充盈正常组和限制性充盈异常组,使用SRI技术检测并比较分析各组左房各壁收缩期、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SSR 、ESR 、ASR).结果 各组间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假性充盈正常组小于正常充盈组而大于其余组;除假性充盈正常组与正常充盈组外,各组间A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松弛性下降组值最大;除松弛性下降组与假性充盈正常组外,各组间S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左室舒缩功能受损发展而递减.结论 SRI可定量评估左房功能,间接定量反映左室舒缩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对我院自2009年7月以前1025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回顾及对其主要并发症分析,探讨先心病介入治疗疗效及其主要并发症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先心病介入治疗水平。方法在X线透视、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监视下,经导管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室间隔缺损(VSD),以及经皮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PBPV)治疗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术后通过TTE及心电图(ECG)等评价介入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共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1025例,总成功率为98.8%(1013/102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1.17%(12/1025),其中死亡1例,死亡率为0.1%(1/1025)。(2)ASD369例,成功率97.6%(360/369)。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6个月LVEDD明显增加(P<0.01),LVEF增加(P<0.05),RVD明显缩小(P<0.01)。与术后24~72 h相比,术后6个月LVEDD进一步增加(P<0.01),RVD进一步缩小(P<0.01),LVEF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LVEDD、RVD、LVEF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36%(5/369),包括封堵器脱落3例、心包填塞1例和脑血栓栓塞1例。(3)PDA261例,成功率100%。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及术后6个月LVEDD、LVESD缩小(P<0.01)。与术后24-72 h相比,术后6个月LVEDD、LVESD缩小(P<0.01)。术后6个月、术后1年、2年比较,LVEDD,LVESD明显无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0.38%(1/261),仅1例严重并发症为髂静脉损伤。(4)VSD 289例,成功率99.3%(287/289)。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及术后6个月LVEDD缩小(P<0.01)。与术后24-72h相比,术后6个月LVEDD缩小(P<0.01)。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比较,LVEDD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73%(5/289),包括溶血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5)PS106例,成功率99.1%(105/106)。50例患者随访满4年,与术前相比,术后24-72 h、6个月、1年、2年、3年、4年△P均明显下降(P<0.01),R  相似文献   
60.
张芳  何涛  郭盛兰  张棣  观志强  王庆荣 《广西医学》2012,34(10):1309-1310,13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ST段改变对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58例ST段抬高型前壁AMI接受PCI患者,术后1 h ST段回落≥50%49例(回落组),50%9例(非回落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及6个月行二维超声心电图及应变率成像(SRI)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回落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平均收缩峰值应变率(mPSSR)均高于非回落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ST段迅速回落对左室收缩功能恢复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