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9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缺血预适应促发心肌毛细血管床功能性开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反复短暂缺血剌激导致缺血预适应(IP)对心肌毛细血管床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套扎前降支冠状动脉犬模型。IP组给予缺血5min,灌注5min,反复4次;假手术组不予缺血与灌注剌激,观察40min。分别于实验前、第1次缺血与再灌注及第4次缺血与再灌注末行心肌声学造影,最后对心肌毛细血管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定量分析,做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第4次缺血较第1次缺血其声学显影最小缺损面积百分比(ADmin%)由32.6%±5.7%降至21.8%±5.2%(P<0.05),定量分析指标峰值(PI)、曲线下面积(AUC)、峰减半时间(HT)均增高;心肌毛细血管数、管腔内径、内皮细胞厚度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均无明显差别。结论:反复短暂缺血增加心肌微循环血液灌注但无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改变,提示IP促发心肌毛细血管床功能性开放。  相似文献   
12.
十堰地区1907例遗传咨询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染色体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病,可引起先天畸形及智力障碍、不孕不育、反复流产、生长发育等障碍,外周血染色体检查作为常用的细胞遗传学检测手段,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为了探索染色体异常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意义,以便指导临床工作,现将我们中心1907例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食管胃吻合肌瓣成形术(Kamikawa吻合)在治疗肿瘤最大径>5 cm的食管胃结合部(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并施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和Kamikawa吻合的EGJ平滑肌瘤和胃肠间质瘤病例资料。肿瘤均侵犯贲门齿状线,且最大径>5 cm;排除需急诊手术和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后,共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9-49岁。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后,把残胃提出腹腔外,距残胃前壁近端3-4 cm处亚甲蓝标记"H"形,并沿"H"形切开胃壁浆肌层,沿纵行切开线向两侧分离黏膜下层和肌层之间的间隙,制作浆肌瓣;将残胃放回腹腔,腹腔镜下将"H"形上边与食管后壁距断端4-5 cm处间断缝合4针;切开食管残端,在"H"形的下边切开黏膜下层和黏膜层,进入胃腔;腹腔镜下将食管断端后壁与残胃黏膜层和黏膜下层连续缝合,食管断端前壁与残胃全层连续缝合,将胃前壁浆肌瓣缝合包埋食管,完成消化道重建。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中位时间为239(192-261)min,Kamikawa吻合中位时间为149(102-163)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5(20-200)ml。4例患者均术后第1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和胃管,并恢复流质饮食,术后住院中位时间为6(6-8)d。术后病理提示,3例平滑肌瘤,1例胃肠间质瘤。术后无吻合口漏及狭窄等并发症,未观察到反流症状。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2(11-29)个月,4例患者复查胃镜均未见反流性食管炎。结论对于>5 cm的EGJ平滑肌瘤或胃肠间质瘤,近端胃切除术后应用腹腔镜辅助Kamikawa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由同一主刀医师连续完成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肠系膜上血管及动脉分支、静脉属支损伤出血。手术时间为(186.9±46.2)min,术中出血量为50(10~200)ml,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1±0.6)d、流质饮食时间(2.5±0.8)d,术后住院时间6(3~18)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8.6%(3/35),根据Clavien-Dindo分级标准,Ⅱ级1例(2.8%)、Ⅲa级2例(5.7%)。淋巴结清扫总数为(30.2±5.6)枚,阳性淋巴结为0(0~7)枚。肿瘤分期:Ⅰ期5例,Ⅱ期18例,Ⅲ期11例,ⅣA期1例。中位随访时间15(4~29)个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因脑血管意外死亡,余患者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尾内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优先拓展胰头十二指肠前间隙,降低中线侧清扫难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ultrasound exposure on sonicated microbubbles stabilit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study of intlavenous myocedal coneest echocedo~ (IVMCE) is a hot topic in the Pursuit ofcoronap healt disease, and much achievement has beenmade in ash ultheound etwpment development and cont. .[if ~t agent improvement. Most colltrsst opllts such asMiunex, Ophson etc. are pIDduced by sonication, andcan be used as echogenic bacers of blood flow in WMCE.SOme studies have suggested, however, that the ndcrobubbles exposed to ultrasound are Open to mpture[']. Ihan effort to detendne the o…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与方法造影剂微泡浓度、大小是影响心肌声学显影最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2×2×4析因分析法分析不同超声照射条件对造影剂微泡浓度及直径的影响,即声波频率、能量以及照射时间对微泡浓度、大小的单独及交互作用。为临床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检查时选择适宜的超声照射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能量越大、照射时间越长,微泡破坏越多,平均直径越小:照射频率对微泡浓度影响不大,但影响微泡大小,频率越高,微泡越小。结论为减少超声照射对微泡的破坏,提高心肌声学造影效果,应尽可能选用低能量、低频率超声波,并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时间。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视网膜静脉阻塞分期治疗的相关文献,并提出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葡萄膜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采用中医治疗葡萄膜炎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提出问题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食管肉瘤样癌 (sar comatoidcarcinoma ,SC)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探讨其可能的组织起源。方法 :采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 ,对 4例食管SC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SC多见于 5 0岁以上的男性。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疼痛。肿瘤多呈息肉样或蕈样 ,表现为癌和梭形细胞肉瘤双相形态特征 ,癌和肉瘤组织相互之间可见移行过渡。免疫组化 ,4例SC中的癌成分对上皮性标记物CK和EMA均呈阳性表达 ,对间叶性标记物Vimentin表达阳性 1例 ;肉瘤成分Vimentin表达阳性 3例 ,弱阳性 1例 ,部分瘤细胞S 10 0蛋白表达阳性 2例 ,SMA阳性 1例 ;同时对CK或EMA表达阳性各 1例。结论 :食管SC是一种不同于食管其他型癌的少见的恶性肿瘤 ,肉瘤样癌细胞的双重形态表象可能是癌细胞多向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普及,其自身特点及优越性并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原因考虑为:①对整体护理的内涵认识不足;②护理人员对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缺乏积极主动性;③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提高较慢;④规范化管理不足。因此,学习形式的灵活多变、成功经验的及时总结、工作学习的合理计划、组织安排的科学高效、规范化管理的切实具体,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