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10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脓毒症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诱发脓毒症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由于脓毒血症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感染、炎症反应、免疫等多方面,已成为重症医学的研究课题。本资料对50例脓毒症患者作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检测,并分急性期与恢复期、死亡组与生存组,分析PCT、D-二聚体与脓毒血症病情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及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方法 对19例OSAHS者(A组)24h DCG记录和长程HRV与22例正常人(B组)比较.结果 A组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一过性ST段心肌缺血性改变等,且PNN50、白天/夜晚的SDNN INDEX降低,晚上的Total Power、VLF Power LF Power比B组显著增高.结论 OSAHS者晚上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其心电异常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03.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治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及溶栓后1周的心电图变化。结果入院时S1〉0.1mV者32例次(84.21%),S1QⅢTⅢ型23例次(60.53%)。QⅢTⅢ型21例次(55.26%),TⅢ倒置29例次(76.32%),Tv1-v3倒置26例次(68.42%),Tv1-v3倒置19例次(50.0%),Tv1-v4倒置15例次(39.47%),Tv1-v5R倒置4例次(10.53%)。T波倒置均呈对称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7例次。Sv1-vm粗钝、挫折17例次(44.74%)。溶栓后1周S1〉0.1mV、S1QⅢTⅢ型、QⅢTⅢ型、顺钟向转位、电轴右偏、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及aVR终末R波等指标阳性率均有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溶栓后胸导联T波倒置较溶栓前大多加深。结论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但如能紧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心电图改变,则有助于诊断急性肺栓塞。有效溶栓治疗后胸导联T波倒置加深可能是右心室负荷减轻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4.
应用生物化学,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等技术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和糖基化损伤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观察了前列腺素E类药物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组的抗氧化酶活性明显低落,过氧化脂质含量显著升高,但前列腺素E类药物却明显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过氧化脂质生成。巨噬细胞含脂的形态计量学分析表明前列腺素E,尤以前列腺素E2明显抑制泡沫细胞形成。糖基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机理较为复杂,其两酶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550例(608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2组:脾虚湿阻证组和湿热下注证组,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2组静脉管径、流速、返流的时间、返流速度。结果:脾虚湿阻证组的静脉管径、静脉流速均在正常范围,返流时间多小于2s,返流速度多小于30cm/s,病变多累及1组瓣膜;湿热下注证组表现为静脉管径增宽、静脉流速在正常范围、返流时间多大于4s,返流速度多大于30cm/s,病变多累及2组以上瓣膜。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医辨证分型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分析成都市龙泉驿区产前筛查数据,评价产前筛查技术对该区出生缺陷的预防作用。 方法 对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产前筛查中心进行中孕期产前筛查的10 230例孕妇血清样本进行检验分析,从而得出孕妇罹患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风险率,借助高风险转诊、孕期追踪及妊娠结局随访等方式对产前筛查结果进行核实及评价。 结果 成都市龙泉驿区10 230 例产前筛查数据中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筛查高风险率分别为6.02%、0.42%及0.57%,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依从率为51.56%,其中57例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筛查高风险的孕妇中有53例进行了系统超声诊断(依从率为92.98%),而647 例21-三体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仅47.30%进行了羊水穿刺,超声诊断与羊水穿刺产前诊断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诊断确诊3例21-三体综合征患者。 结论 中孕期产前筛查对控制成都市龙泉驿区出生缺陷具有重要作用,该区产前筛查21-三体或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依从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脑缺血大鼠白质损伤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轴突修复抑制信号勿动蛋白A(NogoA)和勿动蛋白受体(Nogo receptor,NgR)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总生物碱组、总黄酮组、总环烯醚萜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造模后2 h灌胃给药,总生物碱组大鼠灌胃44 mg/kg总生物碱;总黄酮组大鼠灌胃50 mg/kg总黄酮;总环烯醚萜组大鼠灌胃80 mg/kg总环烯醚萜,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7 d。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白质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罗克沙尔坚牢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大鼠髓鞘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脑内囊和外囊区域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NogoA、NgR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缺血梗死灶周围组织NogoA、NgR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总生物碱组、总黄酮组、总环烯醚萜组大鼠内囊和外囊区域病理损伤评分降低(P<0.05或P<0.01),LFB染色积分光密度值增高(P<0.01),APP、NogoA表达降低(P<0.01);总生物碱组和总环烯醚萜组大鼠内囊和外囊NgR表达降低(P<0.01或P<0.05),总黄酮组大鼠内囊NgR表达降低(P<0.01);总生物碱组、总黄酮组和总环烯醚萜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组织NogoA[(1.20±0.17)、(1.55±0.30)、(1.19±0.38)比(2.22±0.58)]和NgR[(1.98±0.55)、(1.48±0.31)、(1.58±0.27)比(3.36±0.41)]基因表达降低(P<0.01)。结论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可减轻脑缺血大鼠白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goA/Ng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的献血反应、回输反应、废置情况及分析其相关因素,积累数据,更加安全有效地应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法 2008~ 2012年,我们对Hb正常的患(供)者于手术前3~7d进行储存式自体血采集;采血前、中、后进行必要的护理,血液入库后进行使用跟踪.对自体输血资料,包括科室、性别、年龄分布、采血反应率、血液回输率及回输反.应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储存式自体采血共计1 205人,采血量为约1 438.5 U,采血反应率0.33%;回输量1 382 U,回输率96.1%,未见回输反应;废置56.5 U,废置率3.9%.结论 做好医患沟通建立互信,落实血液使用情况查询是降低献血反应、减少血液废置、安全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9.
分析和讨论了张景岳辨治耳鼻喉病的学术特色。认为景岳学术源于《内经》,但有不少创见,尤其在耳鼻喉病辩治方面,对前人学说有不少发展。在辨证方面首重虚实之辨,且不废脏腑经络辨证之法,并使虚实之辨与脏腑经络之辨经纬交炽,熔为一体,提纲挈领地解决了对耳鼻喉科的辨证问题。在治疗方面,则自成一家,独具特色。其用药特色为善补慎攻,不废清散。治火分虚实,或用清降,或用引火归原,反对滥用幸散。  相似文献   
110.
异氟醚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农  柴伟  赵晖  杨永慧 《医学争鸣》2002,23(15):1360-1362
目的 探讨麻醉药异氟醚预处理对兔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将兔 4 0只造成在体局部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成 4组 (n=10 ) .对照组无预处理 ;5 - HD组在缺血前 4 0 min给予 5 - HD5 mg· kg- 1 ;异氟醚预处理组给予 10 m L· L- 1 异氟醚 (呼气末 ) 15 min.异氟醚 +5 - HD组以上述方法同时给予异氟醚和 5 - HD.实验中持续监测左室收缩压 (L VSP)、左室舒张末压 (L VEDP)、左室内收缩压最大上升速率 (+dp/ dtmax)和心率 (HR)的变化 ,再灌注结束后用伊文蓝和 TTC染色法确定缺血和梗死心肌范围 .结果 与对照组和 5 - HD组比较 ,缺血前异氟醚降低 L VSP和+dp/ dtmax(P<0 .0 5 ) ,再灌注期各组血流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 .各组梗死范围占左室质量的百分数分别是 (18± 6 ) % ,(2 0± 9) % ,(7± 4 ) %和 (17± 4 ) % ,与其余 3组比较异氟醚预处理显著降低缺血心肌的梗死范围 (P<0 .0 5 ) .对照组、5 -HD组和异氟醚 +5 - HD组无统计差异 (P>0 .0 5 ) .结论 异氟醚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 K+   ATP通道有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