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研究接骨散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增殖与成骨性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中、低剂量灌服大鼠制得接骨散含药血清,以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制得对照血清;采用贴壁筛选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以3种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干预第二代rBMSCs。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于干预后的第3天、6天、9天和12天分别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碱性磷酸酶阳性克隆数(CFU-FALP)、钙盐沉积量以及钙化结节数,并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中剂量接骨散含药血清强烈刺激细胞增殖活性并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性分化,表现在该组的ALP活性、CFU-FALP、钙盐沉积量和钙化结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散含药血清具有促进rBMSCs增殖和成骨性分化活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羌活鱼水提物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成骨的作用。方法:取大鼠第三代BMSCs分为4组,待BMSCs接近80%融合时,分别应用生理盐水+DMEM/F12培养液+成骨分化诱导液+5%FBS(生理盐水对照组)、高剂量羌活鱼水提物+DMEM/F12培养液+成骨分化诱导液+5%FBS(羌活鱼水提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羌活鱼水提物+DMEM/F12培养液+成骨分化诱导液+5%FBS(羌活鱼水提物中剂量组)、低剂量羌活鱼水提物+DMEM/F12培养液+成骨分化诱导液+5%FBS(羌活鱼水提物低剂量组)培养基培养。应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盐沉积量及钙化结节数检测成骨分化程度。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羌活鱼水提物含药血清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表现出高ALP活性、高钙盐沉积量、高骨钙素分泌量。结论:羌活鱼水提物含药血清可提高成骨性诱导液诱导BMSCs成骨分化的能力,表现出高ALP活性及基质矿化能力,在BMSCs成骨分化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因右膝关节肿痛伴活动受限1年,加重10d就诊入院。检查:右膝关节轻微肿胀,皮温较对侧升高,屈伸活动受限(伸0°,屈100°),右膝关节外侧间隙压痛(+),叩击痛(+),研磨试验(+),麦氏征(+),浮髌试验(+),抽屉试验(+),膝关节内外翻应力试验(-),左膝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力Ⅴ级,皮肤感觉、运动功能正常,末梢血运良好。X  相似文献   
34.
足少阳胆经为十二正经之一,有其固定经脉循行路径及主病。在中医学范畴中包括经脉本身、药物归经与《伤寒论》中少阳证3个方面。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现代骨科病名,是指在腰椎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和外力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与之对应的中医病名为腰痛、痹证、痿证等。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水平,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确定四川省资阳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研究现场。使用"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对HIV/AIDS患者进行筛查,筛查阳性者通过痰涂片和X线检查确诊;同时使用《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折页》对HIV/AIDS患者进行宣传教育的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知晓率调查。共纳入605例患者,使用χ2检验比较了宣传前后知晓率的改变。结果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31.5±6.70)岁,99.5%(602/605)仅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率为10.1%(61/605),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等。症状筛查阳性者结核病检出率为21.3%(13/61),HIV/AIDS患者结核病检出率为2.1%(13/605)。干预前后,患者总知晓率分别为20.8%和87.1%(χ2=2174.261,P=0.000),各单题知晓率也有显著性提高。结论强制隔离戒毒所应成为开展结核病/HIV防治工作的重点场所,今后需进一步规范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结核病症状筛查流程,提高HIV/AIDS患者结核病防治知晓率。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忍冬藤痛风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行检测。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13.88~48.58μg/m L,线性方程为:Y=41 313X+42 348,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0.87%)。结论:该法稳定、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忍冬藤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也是引起骨折最主要的因素。甘肃省中医院谢兴文主任医师在继承海派石氏伤科"以气为主,以血为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脏一体观",从肝脾肾三脏辨证论治骨质疏松症,扩展了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思路与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重,骨质疏松患病率逐年增长,骨质疏松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群,尤其中老年妇女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诱发因素众多且发病机制复杂,对骨质疏松的阐释一直是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如何更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亦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重大难题。近年来肠道吸收、肾脏排泌和骨骼调控的钙、磷平衡和稳态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而体内钙、磷平衡和稳态是正常骨稳态的关键。同时作为寄居在胃肠道的复杂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能够产生多种影响代谢的调节物,间接或直接且多途径、多靶点作用于机体防治骨质疏松被广泛证实。因此,进一步探索肠-肾-骨骼轴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及机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起着深远的意义。近年来学者们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进行了大量探索,发现中医药能干预肠道菌群表达而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该文从“肠-肾-骨骼轴”为基础出发,通过文献综述对肾与骨质疏松、肠与骨质疏松、肠-肾轴的中西医结合论述及从肠论治肾、肠与骨质疏松及中药调节肠道菌群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做简要论述,以期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9.
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特点和中西医治疗的现状 ,由于肝脏具备了开放性、非线性、涨落、非平衡态的特点 ,从而具备了耗散结构的性质和特征。治疗脂肪肝需要从人体整体出发 ,重视治疗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发掘中医经典。建议用“或然决定论”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0.
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由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疗效差等原因,该病成为骨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学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颈椎病的核心病机。随着手法研究的深入,临床上用于治疗颈椎病的整脊手法类型也比较多。手法治疗是通过治疗者的徒手力量或借助某些简单的器械作用于患者身体局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手法又称为按摩或推拿。手法治疗在骨科疾病尤其是筋伤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手法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演化出多种流派,如长安朱氏骨伤流派、清宫正骨流派、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陇中正骨学术流派、岳阳张氏骨伤流派等。不同流派的手法虽有差异,但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皆有效果,不仅可以加强患者颈部的气血循环,还能改善“骨错缝”的结构应力异常状态等。文章整理不同流派关于脊柱疾病(尤其是颈椎病)的学术思想相关文献,对其手法治疗的操作要点和作用机制进行归纳,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