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岩斜区肿瘤位于 ~ 颅神经的颅底孔处、岩骨内侧及斜坡上 ,手术十分困难。 1 996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院利用显微外科技术 ,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小脑幕入路切除岩斜区肿瘤 1 5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例 ,男 4例 ,女 1 1例。年龄最小 1 0岁 ,最大 6 2岁 ,平均 (37.1 0± 8.2 1 )岁。病程最短 1 0个月 ,最长 5年 ,平均 (2 .5± 0 .8)年。1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头痛眩晕 1 0例 ;复视 4例 ;力弱 3例 ;步态障碍 3例 ;听力下降 7例 ;面部麻木 3例 ;饮水呛咳 3例。颅神经损伤 1 0例 ;偏瘫 2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 CBASS序列在三叉神经痛(TN)病因中的研究价值。方法:对50例TN患者依次采用CBASS序列,结合FE序列,FE3D-TOF序列进行检查,对CBASS序列成像MRI表现及手术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50例TN患者中,肿瘤性病变7例,其它3例,排除上述继发性TN10例;40例原发性TN患者入选,疼痛侧MRICBASS序列发现有三叉神经血管压迫或接触29例(29/40),非疼痛侧有三叉神经血管接触9例(9/4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20.050,(P<0.0001);②50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CBASS序列对原发性TN诊断的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81.8%,准确性90.01%,假阴性为18.21%,假阳性为6.9%。结论:三叉神经脑池段血管压迫或接触是TN的首要原因,CBASS序列成像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肿瘤病变或其他病变之间的关系,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患者 男,29岁.反复抽搐伴头痛、视力下降3年余.2003年6月不明原因出现癫痫大发作,CT、MRI示左颞叶占位性病变(图1),考虑为胶质瘤,采用γ-刀治疗后一直未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4例脑外伤术中并发急性脑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大骨瓣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硬脑膜网状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残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外伤合并急性脑肿胀治疗中应用硬脑膜网状切开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残废率,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特点与急诊抢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急诊抢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急救经过.结果 送手术室手术20例(其中开颅手术16例,前囟穿刺置管引流血肿2例,脾切除2例),非手术治疗26例.按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30例(62.50%),中残8例(16.67%),重残4例(8.33%),植物生存2例(4.17%),死亡4例(8.33%),其中2例双侧瞳孔散大患儿在急诊科抢救无效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掌握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建立规范的急救程序,树立创伤救治"黄金1 h"的时间观念,减少急诊抢救时间,尽早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可提高急诊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疗方法。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巨大动脉瘤1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0例次行DSA,手术治疗8例。结果:恢复良好6例,中残3例,重残1例。4例病理证实为动脉瘤。结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断不能完全依赖DSA,采取恰当的术式治疗,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切断技术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该组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为24~76岁,平均54岁。病程6~14年。脑梗死部位:内囊区4例,外囊1例,额顶叶4例,多发性腔隙样梗死2例,中脑梗死1例。植物状态5例,12例均有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肌力0级2例,肌力I~II级7例,肌力III级3例,语言吐字不清5例,吞咽困难5例,思维和记忆力明显减退2例,呈现痴呆表现。长期伴有患肢疼痛4例,震颤2例,患肢水肿1例。1.2方法全部病例均在颈丛麻下进行手术。取仰卧位,在术侧肩下及颈后垫起,使头后…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9岁.因反复腰痛5年入院.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腰痛,针剌样,向右侧大腿放射,体位变动及上楼时麻木、疼痛可加重.现行走缓慢,无其他不适.查体:神清,L5~S4有压痛,右直腿抬高试验(+),右下肢肌力Ⅳ级.CT示L4~S4水平椎管内低密度病变,内容物均匀,CT值1 Hu.MRI示L4~S4水平椎管腔明显不均匀增大,最大7.0 cm×4.2 cm,骨壁不同程度变薄,其中S2骶椎骶岬左前部缺损,相应椎管内见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并局部向盆腔内突起,边界清楚,子宫及乙状结肠稍受压,髓圆锥位置、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图1).  相似文献   
19.
颅脑损伤的治疗目前仍比较棘手,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是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仍在35%~80%[1~3].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我科在采用脱水、清除血肿方法的同时,结合气管切开或插管高频喷射(HFJV)通气治疗67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自1996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显微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3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龄14~65岁,平均28岁。临床表现:头痛、呕吐30例,癫痫发作8例。查体:一侧肢体偏瘫15例,颈抵抗10例,一侧瞳孔散大并脑疝5例。1.2辅助检查全组病例均行头CT检查,18例发现有脑内或伴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见点状、条索状增强高密度影。M R I检查11例,均见蜂窝状血管流空影。DSA(脑血管造影)检查30例,阳性28例,阴性2例,8例未造影患者6例为AVM出血量大或入院时已出现脑疝,病情危重,另2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