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急性心肌梗死后QT离散度与心性猝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发生心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近几年国内外一些文献报道用 QT离散度 (QTd)可以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对AMI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 QTd作为 AMI后危险性预测指标的可靠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1994- 0 1~ 1999- 12期间的 AMI住院患者115 (男 82 ,女 33)例 ,年龄 6 1± 11(30~ 82 )岁。心电图示 :前壁心梗 (包括 :前间壁、广泛前壁、高侧壁 ) 83例 ,下后壁心梗2 8例 ,前壁 下壁心梗 4例。1.4 分组与随访 以 10~ 2 0 d QTcd上限为标准 [1 ]将患者分为 …  相似文献   
72.
X综合症是指临床上有典型劳力型心绞痛、心电图试验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1 ] 。国外研究发现X综合症患者血浆内皮素 (Endothelin ,ET)水平增高。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列腺素E1 (ProstaglandinE1 ,PGE1 )对X综合征患者ET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取 1998年 3月~ 1999年 5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X综合征患者 30例 ,年龄 46~ 6 5岁 ,男性 6例 ,女性 2 4例。全部患者都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 ,运动试验阳性。有高血压 (>140 90mmHg)、高血脂、糖尿病、变异型心绞痛 ,…  相似文献   
73.
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试验 ,将轻、中度高血压病 (EH)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 (36例 )和依那普利组 (34例 ) ,分别服用氯沙坦 5 0 m g/d和依那普利 10 m g/d,共 8周。治疗 4周后 ,对舒张压 (DBP)≥ 90 m m Hg的患者 ,剂量加倍。于服安慰剂期末和治疗 4,8周末观察 DBP和收缩压 (SBP)及心率 (HR)、干咳发生率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 :8周末 ,氯沙坦组有效率为 72 % ,依那普利组为 74% ,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两组平均 DBP和 SBP均有显著下降 ,两组间血压降幅无显著差异 (P>0 .0 5 )。干咳发生率氯沙坦组 (3% )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 (18% ,P<0 .0 1)。结论 :氯沙坦 5 0~ 10 0 m g/d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疗效确切 ,干咳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4.
张哲  薛玉生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26-1727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对PCI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收集确诊为冠心病行PCI手术的患者在冠心病方面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跟踪随访1年,观察在1年内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年龄(OR=3.682,95%CI:1.913~5.872)、家族史(OR=2.185,95%CI:1.342~3.876)、BMI指数(OR=4.199,95%CI:(2.113~6.746)、吸烟(OR=2.268,95%CI:1.417~4.219)、高LDL-C(OR=3.872,95%CI:2.041~6.108)是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PCI手术治疗后具有较好效果,但冠心病产生的危险因素还需要控制,以防止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在血管紧张素Ⅱ刺激下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xia protein-1,MCP-1)表达情况,探讨高血压合并心脏损害的可能机制。 方法:成年大鼠CFs体外培养,在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不同作用时间刺激下,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和ELISA法分别测定细胞中和培养上清中MCP-1的含量。 结果:①在细胞内和培养上清中均有MCP-1表达。②随着血管紧张素Ⅱ、刺激浓度的增加和刺激时间的延长,细胞内和上清中MCP-1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加。在1×10~(-11),1×10~(-9),1×10~(-8),1×10~(-7),1×10~(-6)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上清中MCP-1的含量分别为(1.60±0.21),(3.18±0.15),(4.70±0.22),(9.18±0.52),(8.75±0.42)μg/L,与对照组(1.13±0.09)μg/L比较,除1×10~(-11)mol/L组外,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6.21~39.67,P<均0.05)。③在1×10~(-7)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3,6,12和24h MCP-1的表达量分别为(2.13±0.31),(3.25±0.20),(5.28±0.50)和(9.18±0.52)μg/L,与空白对照组(1.13±0.09)μg/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6.93~34.11,P均<0.05)。 结论:成年大鼠CFs的MCP-1的表达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刺激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CFs的MCP-1的表达可能参与高血压时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加替米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探讨高血压患者血管加压素(AVP)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包括:正在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患者和新发病例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和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组(氨+替组),每组各20例。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采用放免法、比色法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AVP和NO的含量。结果 ①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及氨+替组治疗前收缩压(SBP)分别为:(146.31±3.15)mmHg、(145.92±2.71)mmHg及(146.00±2.42)mmHg;舒张压(DBP)分别为:(93.77±2.39)mmHg、(92.54±2.68)mmHg及(94.93±1.15)mmHg。在治疗6个月后,SBP分别为:(126.69±1.74)mmHg、(126.08±1.52)mmHg及(102.71±2.20)mmHg;DBP分别为:(80.76±1.13)mmHg、(81.00±0.80)mmHg和(76.11±1.36)mmHg,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氨+替组患者的SBP和DBP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P<0.05);氨氯地平组与替米沙坦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②治疗1月、2月末,氨+替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均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P<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及氨+替组治疗前血浆NO的含量分别为:(12.77±0.23)μmol/L、(11.68±0.35)μmol/L及(10.09±1.04)μmol/L;治疗6个月后其含量分别为:(18.50±2.14)μmol/L、(19.07±1.96)μmol/L及(25.47±1.84)μ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氨+替组患者NO的含量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P<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比较无显著差异。④氨氯地平组、替米沙坦组及氨+替组患者治疗前血浆AVP的含量分别为:(34.71±4.36)ng/L、(33.07±3.77)ng/L及(35.06±4.12)ng/L;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22.35±2.71)ng/L、(24.12±3.11)ng/L及(17.98±1.79)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氨+替组血浆AVP的含量低于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P<0.05),氨氯地平组和替米沙坦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①3个组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但氨+替组的降压效果更佳。②3个组在显著降低血压的同时,均伴有血浆AVP含量降低和血浆NO含量增高,氨+替组的效果更明显,提示AVP和NO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观察高血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7.
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 (RFCA)在治疗儿童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唐都院近 5年接受 RFCA治疗的 4 9例患儿的疗效。结果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38例 ,占 77.6 % ;其中左侧房室旁路2 9例 ,右侧房室旁路 9例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11例 ,占 2 2 .4 %。全部消融成功。术后无 1例复发 ,亦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AVRT和 AVNRT是儿童 SVT中最常见类型 ;RFCA是治疗儿童 SV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介入术后无复流的ACS患者36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6),两组在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替罗非班持续输入48h,观察用药后两组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冠脉造影(CAG)前向血流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电图ST段明显改善,缺血损伤导联减少(P〈0.05),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CAG前向血流TIMI分级明显提高(P〈0.05)。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药替罗非班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强微血管灌注,从而明显改善ACS介入术后无复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9.
78例79条房室旁道(AP)射频消融术(RFCA)成功率为97.5%(77/70).其中左侧98.6%(71/72),右侧85.7%(6/7),左游离壁则为100%(68/68).显性与隐匿性AP成功率分别为98.0%(49/50)和96.6%(28/29).文章重点讨论了AP定位的准确性,AP的部位、数目、功能与解剖特性,术中心房纤维颤动(房颤及导管与导管径路选择,仪器性能等因素对RFCA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患者男性,16岁。因活动后心悸2年,加重伴头昏、视物模糊、乏力2月余入院。入院体检:T36.3℃,P60次/min,R18次/min,BP120/80mmHg。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无弥散。心界无扩大,心率60次/min,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血清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肌酶谱、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均正常。心肌灌注断层显像(ECT)检查示左心室前侧壁、心尖部、下后壁心肌灌注缺损。心电图(图略)示室性期前收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入院后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图1)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5次/min,R—R间期不等。R3为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P3-R4、P4-R5、P5-R6间期分别为0.48、0.30及0.18s,构成房室交接区反文氏型传导。且类似现象反复出现。动态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心律不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致房室交接区反文氏型传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