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1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比较动态Gadolinium(Gd)增强和常规Gd增强MR技术在早期缺血的股骨头骨骺中的灌注差异,并观察骨骺血管闭塞时生长板的血供.方法 28只2周龄乳猪,共56个髋关节,雄性12只,雌性16只;体重5~7 kg,平均6 kg;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7只.将A、B组乳猪的双髋关节极度外展固定30 min后,对A组行动态Gd增强FSPGR序列扫描,对B组行常规Gd增强SE T1WI序列扫描;行双髋关节外展体位的血管造影.之后让乳猪自由活动1 d,再采用双髋关节自然平放体位重复MR扫描.C、D组分别是A、B组的对照,即MR扫描前及扫描中双髋关节保持自然平放,C组行动态Gd增强扫描,D组行常规Gd增强扫描.最后将乳猪处死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动态Gd增强MRI示:A组股骨头不同组织(除干骺端外)的强化率(ER)和强化速度(ES)均明显小于C组;A组生长板的ER和ES均小于干骺端,而C组生长板与干骺端的ER和ES值均无明显差异.常规Gd增强MRI示:B组股骨头各部分的ER与D组比较无明显下降.结论 对早期股骨头骨骺缺血的检测,动态Gd增强MRI技术比常规Gd增强SE T1WI技术更敏感.当骨骺血管闭塞时,生长板的血液灌注可能来自于干骺端.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估基于多反转脉冲空间标记技术(SLEEK)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在显示移植肾血管解剖方面的价值,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及手术记录结果进行对照。方法:对75名肾移植术后需要排除血管并发症的患者进行CDUS及SLEEK扫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由两名放射科专家对SLEEK 显示移植肾血管解剖结构进行评估,并将SLEEK结果与CDUS及手术记录进行对照。结果:75名肾移植患者均成功进行了 SLEEK 扫描及CDUS扫描。3名患者移植了2个肾脏,总共有78个移植肾进行了图像评估,所有患者的图像质量都是可以接受的。图像质量评分为优秀的占85%(66/78),良好的占10%(8/78),一般的占5%(4/78)。在检查移植肾血管吻合方式方面, SLEEK检查结果与手术记录完全吻合,发现72个肾脏被移植在右侧髂窝,6个肾脏被移植在左侧髂窝。移植肾动脉与髂外动脉端侧吻合的有43个,移植肾动脉与髂内动脉端端吻合的有35个,所有78个移植肾静脉均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结果与CDU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记录显示78个移植肾中有9个有副肾动脉,SLEEK发现了其中的8例,超声只发现了2例,SLEEK在检出副肾动脉方面明显优于CDUS(P<0.05)。结论:基于SLEEK 的非对比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被证明是显示移植肾血管解剖的一种可靠方法。SLEEK 可以作为评估移植肾血管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  相似文献   
83.
【摘要】目的:采用穿刺模型模拟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探讨双指数模型多b值DWI在椎间盘退变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只雌性大鼠,每组3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及针刺3h、48h、3d、7d、10d共6组,针刺C6/C7或C7/C8尾椎椎间盘,采集其多b值DWI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对比,针刺48h、3d、7d、10d组的ADCstandard、ADCslow、D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针刺3h组对比,针刺48h、3d、7d组的ADCstandard、ADCslow、D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余不同针刺时间点各定量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DCstandard、ADCslow、DDC值等定量指标对反映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水分子扩散等特性有重要价值,且与病理过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4.
【摘要】目的:探讨T2-mapping技术在评估成人腰椎骨髓含水量与年龄、性别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0T MR对78例健康志愿者行腰椎多回波SE序列T2-mapping检查。78例志愿者中男36例,女42例,按年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50岁共4组,每个年龄段又按性别分为男、女2组,共8组。测量78例志愿者L1-L5各个椎体(共390个椎体)的T2值。对相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及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腰椎T2值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腰椎T2值比较:男性中20~29岁年龄段的腰椎T2值均高于其它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它年龄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性中≥50岁年龄段的腰椎T2值均低于其它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它年龄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腰椎T2值比较:各个年龄段上女性的腰椎T2值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2-mapping技术可用于评估成人腰椎骨髓含水量在年龄、性别上的差异。男性与女性腰椎骨髓含水量随年龄变化规律不同,女性腰椎骨髓含水量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5.
【摘要】目的:探讨T2WI三维可变翻转角快速自旋回波序列(3D-SPACE)联合RS-EPI DWI成像技术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搜集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临床疑似直肠癌并顺利完成MRI检查的135例患者资料,将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直肠癌的42位患者纳入本组研究,同时扫描A组:三方位高清T2WI序列和B组:T2WI3D-SPACE联合超清分段读出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RS-EPI DWI)序列组。两位阅片医师采用盲法对两组图像分别进行肿瘤淋巴结(TN)分期、环周切缘(CRM)评估以及肠壁外静脉受累(EMVI)评估。所得数据均在19.0版SPSS软件上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位诊断医师的在A、B两组图像整体的T分期、N分期、CRM评估、EMVI评估上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组图像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A组T分期、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的准确率分别为69.0%、59.5%、76.2%和71.4%。B组T分期、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的准确率分别为88.1%、66.7%、78.6%和88.1%。A、B两组间4项术前评估指标行卡方检验,在T分期上满足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在N分期、CRM评估和EMVI评估上P值均>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2WI 3D-SPACE联合RS-EPI DWI序列组对比常规高清T2WI序列,明显提升了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率,在N分期、CRM、EMVI的评估方面准确率稍有提升。可常规用于直肠癌MRI术前评估MRI扫描。  相似文献   
86.
探讨三维稳态破坏性梯度回返采集(three-dimensional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acquisition in steady state,3D-SPGR)在颅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与技术。采用GE1.5T扫描机,对117例病变增强后行二维自旋回波(23-SE)T1WI及3D-SPGR轴位扫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3D-SPGR的最佳成像参数为TR14-15ms,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磁共振泪道成像检查患者泪道充盈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0例泪道阻塞患者行磁共振泪道成像检查,同时加强泪道充盈护理。检查前对患者做好充分解释,行泪道冲洗时患者取仰卧位、注意动作轻柔,缓慢推注生理盐水,泪道探针遇有阻力时切不可强行推进;泪道冲洗后用复方氯化钠滴眼液行泪道充盈。结果 92侧泪道充盈良好,获得满意图像;8侧因泪道内无液体信号,诊断医生在观察原始图像基础上结合病史及泪道冲洗结果得出诊断建议。结论对泪道水成像磁共振检查患者,除加强MRI检查的常规护理外,需加强对患者泪道充盈的护理,可提高磁共振泪道成像检查的成功。  相似文献   
88.
盆腔段坐骨神经MRI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MRI显示盆腔段坐骨神经的技术问题。方法;采用GE Signa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对35例检查者共48条坐骨神经行二维自旋回波(2D-SE)的双斜面定位后斜矢状面成像和三维破坏性稳态梯度回波(3D-SPGR)的容积采集重建成像,并将2种序列对盆腔段坐骨神经的显示率加以比较。其中4例肿瘤患者6条坐骨神经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2D-SE序列和3D-SPGR序列对盆腔段坐骨神经的显示率分别为75%和90%,两者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6条增强后的坐骨神经受病变侵犯呈节段性显示,并见神经鞘膜强化。结论:以梨状肌为定位点的MR成像技术能显示行走于梨状肌前缘、并从其下缘穿出的盆腔段坐骨神经。3D-SPGR优于2D-SE。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比较动态Gadolinium(Gd)增强和常规Gd增强MR技术在早期缺血的股骨头骨骺中的灌注差异,并观察骨骺血管闭塞时生长板的血供.方法 28只2周龄乳猪,共56个髋关节,雄性12只,雌性16只;体重5~7 kg,平均6 kg;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7只.将A、B组乳猪的双髋关节极度外展固定30 min后,对A组行动态Gd增强FSPGR序列扫描,对B组行常规Gd增强SE T1WI序列扫描;行双髋关节外展体位的血管造影.之后让乳猪自由活动1 d,再采用双髋关节自然平放体位重复MR扫描.C、D组分别是A、B组的对照,即MR扫描前及扫描中双髋关节保持自然平放,C组行动态Gd增强扫描,D组行常规Gd增强扫描.最后将乳猪处死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动态Gd增强MRI示:A组股骨头不同组织(除干骺端外)的强化率(ER)和强化速度(ES)均明显小于C组;A组生长板的ER和ES均小于干骺端,而C组生长板与干骺端的ER和ES值均无明显差异.常规Gd增强MRI示:B组股骨头各部分的ER与D组比较无明显下降.结论 对早期股骨头骨骺缺血的检测,动态Gd增强MRI技术比常规Gd增强SE T1WI技术更敏感.当骨骺血管闭塞时,生长板的血液灌注可能来自于干骺端.  相似文献   
90.
目的:对比分析3.0T MRI超高清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r-FOV DWI)与全视野扩散加权成像(f-FOV DWI)在胃部病变成像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7例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胃疾病患者,利用3.0T MRI扫描仪行常规MRI平扫、r-FOV DWI及f-FOV DWI扫描(b值=800 s/mm2);分别测量r-FOV与f-FOV DWI图像的病变区胃壁及正常胃壁的ADC值,计算DWI图像的空间分辨力;采用盲法由2位腹部影像诊断医师利用4分法分别对r-FOV DWI及f-FOV 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FOV DWI与f-FOV DWI病变区及正常胃壁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OV DWI图像空间分辨力为1.875 mm×1.000 mm,高于f-FOV DWI图像空间分辨力(1.875 mm×2.250 mm),4分法观察者主观评分r-FOV DWI为3.59±0.50,高于f-FOV DWI(2.97±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27,P=0.002);2位影像诊断医师对r-FOV DWI及f-FOV DWI图像主观评分的一致性良好(Kappa值=0.747).结论:在胃部MRI DWI检查中,与f-FOV DWI相比,r-FOV DWI图像空间分辨力更高、图像变形程度更轻,可更清晰地显示病灶形态及边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