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将FloTrac/Vigileo系统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监测心输出量(CO),观察不同气腹压下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选择6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气腹压8 mm Hg,B组气腹压12 mm Hg,C组气腹压15 mm Hg.Philips MP40监护仪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通过FloTrac传感器监测有创动脉血压,Vigileo监护仪接FloTrac传感器连续监测CO.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入室静卧10 min后(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气腹后1 min(T2)、气腹后5 min改变体位时(T3)、气腹后20 min(T4)、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1 min(T5)、5 min(T6)、术毕拔管后5 min(T7)各时刻的MAP、HR及CO,观察并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T0、T1时分别比较,各组患者HR、平均动脉压(MAP)在T2~T4时均显著增快和增高,以C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AP在T5时基本恢复至T0时水平,而C组至T6时才恢复至T0时水平.B组CO在T2、T3时与T0时相比明显降低,且T2时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CO在T2~T4时与T0时相比显著降低,且T2~T4时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中出现1例偶发房性早搏,3例显著的心肌缺血改变,术后出现1例室性早搏.结论 气腹压12 mm Hg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FloTrac/Vigileo系统可以用于持续有效地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更早的临床诊断及决策创造了有利条件,优化围术期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综合体温保护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谵妄及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体温保护组(T组)、体温保护联合右美托咪定组(T-D组),每组30例.C组采用常规体温保护,T组和T...  相似文献   
13.
章壮云  胡建  洪敏  许建峰  杨建军 《江苏医药》2012,38(12):1478-147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常都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然而气管插管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较大,相关并发症较多.近年来,标准喉罩( LMA)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为气道管理提供了新的选择;但也存在反流误吸、胃胀气及术后咽痛等并发症.SLIPA是一种新型喉罩,设计独特,优点明显.本研究比较SLIPA喉罩与LMA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章壮云  胡建  陶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12):1009-1011
目的对比低浓度同效价的氯普鲁卡因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51例,年龄22~33岁,ASAⅠ或Ⅱ级,单胎头先露,无宫缩乏力及妊娠合并症,经产前检查适合从阴道自然分娩,并且排除椎管内阻滞禁忌证及分娩镇痛时平面超过T10的产妇,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为0.5%氯普鲁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C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产妇生命体征、分娩方式以及分娩过程胎心、宫缩变化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三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BS: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比较、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同效价氯普鲁卡因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均有良好的分娩镇痛作用,且氯普鲁卡因和罗哌卡因一样,运动神经阻滞较轻。  相似文献   
15.
氯胺酮广泛用于小儿疝气全麻,由于有其一定的副作用,临床上常需复合其它一种或两种药物,以减轻其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更适于小儿疝气手术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方法,使患儿在围手术期更加平稳、安全、易于苏醒,减少氯胺酮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深度肌松低腹压与深度肌松高腹压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研究组(47例,应用深度肌松低腹压)和对照组(47例,应用深度肌松高腹压)。分析2组患者的近期临床治疗效果,远期临床治疗效果,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瘦素(leptin,LE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肠道黏膜损伤程度,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前、建立气腹60 min后脑氧平衡指标变化。 结果 研究组患者近期临床治疗效果和远期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EA、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血清L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肠道损伤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肠道功能恢复指标较对照组相对更短(P<0.05);2组在建立气腹后数值均产生明显波动,相对而言研究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脑血流量/脑氧代谢率比值(cerebral blood flow/cerebral oxygen metabolic rate ratio,PjvO2)、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erebral arteriovenous oxygen content difference,Ca-jvD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internal jugular vein oxygen content,CjvO2)、颈静脉血氧饱和度(jugular vein oxygen saturation,SjvO2)波动程度更轻。2组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深度肌松高腹压相比,深度肌松低腹压用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EA、LEP、VEGF水平,减轻患者术后肠道损伤,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同时稳定患者脑氧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老年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艾司氯胺酮组及复合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复合组在局部麻醉前10 min开始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随后按0.25μg/(kg·h)的速度持续泵注维持;艾司氯胺酮组、复合组给予艾司氯胺酮0.25 mg/kg;手术开始前,4组患者以1%盐酸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记录入室5 min(T0)、手术开始即刻(T1)、穿刺针到达椎体时(T2)、骨水泥注入时(T3)、手术结束即刻(T4)及返回病房前(T5)的生命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检测T0、T1、T3及T4时血浆皮质醇(Cor)、血糖(Glu)、血浆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与...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了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升压在剖宫产产妇腰麻中的临床应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宫腔镜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自愿要求宫腔镜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3组:Ⅰ组予异丙酚+地佐辛治疗,Ⅱ组予异丙酚+芬太尼治疗,Ⅲ组单纯予异丙酚。观察3组患者入室后给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宫颈时(T2)、宫腔操作时(T3)、术毕时(T4)以及唤醒时(T5)的MAP、HR、RR及Sp(O2),记录异丙酚总用量、唤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苏醒时的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评价,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T1时点各组MAP及HR均显著低于T0时点(P均〈0.05)。Ⅱ组的RR在T1时点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组(P均〈0.05)。Ⅲ组异丙酚总用量显著大于Ⅰ组及Ⅱ组(P均〈0.05),Ⅲ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Ⅰ组及Ⅱ组(P均〈0.05)。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Ⅲ组明显优于Ⅰ级及Ⅱ组(P均〈0.05),而术后宫缩痛VAS评分Ⅰ组及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均〈0.05)。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Ⅱ组明显高于Ⅰ组及Ⅲ组(P均〈0.05);头昏及兴奋躁动发生率Ⅰ组及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均〈0.05)。结论地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镇痛效果确切、苏醒迅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及麻醉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了加入可乐定和肾上腺素对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效果的影响 ,并对相应的机理作了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急性阑尾切除术患者 6 0例 ,男 2 7例 ,女33例。年龄 2 1~ 4 5岁 ;体重 4 8~ 71kg。均无心血管疾病史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 3组 :可乐定组 ;肾上腺素组 ;单纯利多卡因组 ,每组 2 0例。所有患者术前 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 0 .1g和阿托品 0 .5mg。1.2 局麻药配制 可乐定组 :2 %的利多卡因 10ml中加入可乐定 15 0 μg ;肾上腺素组 :2 %的利多卡因 10ml中加入肾上腺素 5 0 μg ;利多卡因组 :2 %的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