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运用cochrane评价系统的方法评价当前国内推拿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8—2008年4月)、CNKI(1979—2008年4月)、VIP(1989—2008年4月)3个数据库,辅以手工检索。电话访问标称随机对照试验作者证实是否真正RCT;纳入推拿疗法治疗神经根型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研究均有选择性偏倚、实施测量性偏倚、损耗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质量等级均为"C"级。且只有3个研究证明实验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个研究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而终止试验。结论所纳入的4个研究中,由于目前推拿疗法的不统一,质量不高,诊断标准、随访时间、结果测量标准不一致,因此需要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学规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2.
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由于滑膜关节退变,关节软骨破坏引起的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为特征的慢性骨关节病,主要病变为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膝OA逐渐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膝OA的治疗也成为医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1995年美国风湿病学院推出了OA治疗的金字塔方案,即以病人的教育,锻炼,减轻体重等措施为基础,必要时辅以外用非甾体抗炎药,无效的情况下依次加用口服对己酰氨基酚和非甾体消炎药等,急性发作时可在关节腔内注射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93.
目的 观察颈椎导引操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1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观察组脱落3例。对照组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颈椎导引操锻炼,2组疗程均为20 d。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椎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患侧斜方肌上束表面肌电图(sEMG)MF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患侧斜方肌上束sEMG MF值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侧斜方肌上束sEMG MF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椎导引操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手法,可明显缓解颈椎疼痛及颈肌疲劳症状,改善颈椎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督脉灸改善骨骼肌衰老的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督脉灸组各10只。模型组和督脉灸组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25 mg/kg,共6周,空白组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随后督脉灸组艾灸大椎穴至腰俞穴之间督脉,每天20 min,共20 d。剥离双侧竖脊肌,Western blotting检测泛素、肌环指蛋白1 (MuRF1)、肌萎缩F-box蛋白(MAFbx)蛋白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泛素、MuRF1、MAFbxD-半乳糖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督脉灸组泛素、MuRF1和MAFbx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督脉灸可通过对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调控,减少蛋白降解,延缓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95.
委中穴是治疗腰背部疾病的经典用穴,该文从中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研究两个方面对"腰背委中求"理论的机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厘清委中穴与腰背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6.
背景:目前关于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的培养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实验的操作性和重复性存在缺陷。 目的:通过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的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的演变,以期为组织工程研究椎间盘纤维环提供方法和体外模型。 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SD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单层培养,实验在原代培养中使用体积分15%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细胞传代培养一代后可换成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方法对其细胞表型进行鉴定。 结果与结论: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形态为圆形或梭形;原代细胞生长较慢,传代细胞生长增快;细胞具有甲苯胺蓝易染性;免疫细胞学方法检测表明纤维环细胞有Ⅰ,Ⅱ型胶原表达。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在体外培养了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  相似文献   
97.
梁杰  王诗忠 《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32-33,53
通过介绍香港理工大学知名教授进行《功能解剖》教学时的授课模式和授课特点,并归纳其带来的教学启示,从而增加对香港理工大学《功能解剖》授课模式的了解,为高校以后开展《功能解剖》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99.
100.
亚健康状态是新世纪人类医学的重大命题,世界上有60%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1].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根据国内权威机构进行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亚健康人群有疲劳、睡眠障碍、身体疼痛、健忘、口咽不适、头昏、眼睛疲劳、易怒8类症状,其中身体疼痛者发生率高达56.3%,项背部疼痛占较大比重[2].临床发现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人群,由于项背部肌肉长时间承受头部重力负荷,肌纤维长时间牵张,造成项背肌肉损伤,若未及时纠正,将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加速颈椎骨关节退行性改变,引发颈椎病.因此,笔者认为项背疼痛是颈椎病的前期,即颈椎病亚健康状态的最主要表现.及早治疗项背疼痛,消除亚健康状态所带来的不适,可以减少颈椎病的发生.通过文献搜索,发现关于"中医干预颈椎病"的文献十分丰富,但是涉及"中医干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的文献少之又少,说明目前临床上大多医家将重点放在"治病"上,而不是"治未病".笔者查阅近10a国内临床报道,对项背疼痛亚健康状态的各种中医干预手段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