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测定汉滩病毒(HTNV)核蛋白(NP)C-端多肽诱导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应,为HFRS发病机制、疫苗研制及抗病毒免疫反应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HFRS恢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IFN-y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测试13名患者对23条多肽的T淋巴细胞反应,筛选出反应较强的肽段.结果 5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肽特异性T细胞反应.No.70肽可诱导3号和10号患者分泌IFN-y,T细胞频率分别为51和55 SFC/106 PBMC,No.51肽可诱导4、7、12号患者分泌IFN-y,T细胞频率分别为90、65、95 SFC/106PBMC.结论 No.51肽和No.70肽可诱导较强的T淋巴细胞反应,可能是NP C端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袁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体外培养的嵌合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Huh7.5细胞后胞内病毒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内部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将含有全长HCV嵌合基因组的质粒pFL-J6/JFH体外转录为HCV RNA,电穿孔转染至Huh7.5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培养上清中病毒数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蛋白的表达;收取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感染原始Huh7.5细胞,制作超薄细胞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被感染细胞中病毒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qRT-PCR显示不同时间点收取的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含有高水平的病毒量;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病毒NSSA非结构蛋白高表达;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被感染的Huh7.5细胞内含有大量有包膜或无包膜的病毒样颗粒,细胞质内部分膜性细胞器增生,出现黄病毒科病毒感染后特征性结构及某种未知结构等.结论 体外培养的嵌合体HCV具有HCV颗粒的形态学特征,并能够有效感染人源性肝细胞Huh7.5.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α-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不同病期和病型TNF-α动态变化。方法:用ELISA检测32例HFRS患者血清TNF-α含量。结果:在不同病期的HFRS患者中,TNF-α在发热期已升高,低血压期明显升高,至少尿期达到高峰,在不同病型的HFRS患者中,随病情加重,TNF-α的含量与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动态检测HFRS患者血清TNF-α含量,对病情进展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IL-2/F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构建含人IL-2 cDNA基因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IL-2/Fc,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以期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疫苗的研究。方法: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SOE)经两次PCR获得嵌合基因片段IL-2/Fc,回收后克隆到中间pGEM—T:Easy TA克隆载体,得到合适的酶切位点后,用双粘端连接法转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得到真核重组载体pcDNA 3.1 IL-2/Fc。然后用脂质体法转染SP2/0细胞。结果:对重组载体进行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明连接正确;经ELISA检测证实,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外分泌表达插入的外源性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IL-2/Fc,并在SP2/0细胞中有效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和鉴定汉滩病毒 (HTNV)S基因 重组痘苗病毒 ,为进一步建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HTNV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的靶细胞奠定基础。 方法 :用野生型痘苗病毒和HTNVS基因 重组痘苗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 ,进行病毒扩增和滴度测定。用PCR和斑点杂交鉴定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的HTNVS基因 ,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核衣壳蛋白的表达。 结果 :制备了含HTNVS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 ,滴度为 4 .0 2× 10 7。该重组痘苗病毒基因组中存在HTNVS基因 ,它在Vero细胞中能有效地表达核衣壳蛋白。 结论 :制备了较高滴度、能有效表达HTNV核衣壳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人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探讨血清TIMP-2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病程进展程度的关系。方法确定包被TIMP-2单克隆抗体(McAb)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TIMP-2McAb的最佳工作浓度,建立双抗体央心ELISA方法,并用于临床初步检测408例肝炎血清TIMP-2水平。结果包被TIMP-2McAb的最佳工作浓度为2μg/ml,HRP标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1:400。该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灵敏度达5ng/ml,中和抑制率在80%以上,稳定性能好,与国外TIMP-2 ELISA试利盒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有良好的相关性(Y=1.2752X-4.7465,r=0.976)。临床检测表明TIMP-2随着病损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正常人血清TIMP-2水平相比差异显著(P〈0.01~0.001)。结论该法能够快速检测人血清中TIMP-2浓度,血清TIMP-2可作为定量诊断肝纤维化指标之一。本试验为国内TIMP-2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科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是重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进展甚微,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依然任重道远。方法本研究基于pSilencer4.1-CMVneosiRNA表达载体,设计并构建了TLR4siRNA表达载体。经体外细胞转染实验,筛选了3条抑制效果较好的表达载体,进一步行体内动物实验。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体外评估其对转染RAW26d.7细胞TLR4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抑制作用,进一步评价了TLR4siRNA对TNF—α、MIP-2水平的影响,及对LPS诱导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作用;之后再采用3条抑制效率较高的TLR4siRNA进行体内试验,采用尾静脉高压水注射法转染C57BL/6小鼠,静默TLR4的表达,再采用D—GalN/LPS联合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观察TLR4siRNA对D—GalN/LPS诱导的肝损伤小鼠是否有保护作用,观察TNF-α、MIP-2水平的变化,观察肝细胞凋亡水平变化。结果D—GalN/LPS联合给药前48h及24hTLR4siRNA预处理可明显降低ALT及AST的升高幅度,TNF-α及MIP-2的mRNA及细胞因子水平亦被抑制,TUNEL阳性肝细胞百分率下降。TLR4siRNA预处理可明显减轻D—GalN/LPS对C57BL/6小鼠的肝损害作用,降低小鼠的死亡率。通过TLR4siRNA阻断TLR4表达可能有助于控制LPS炎性反应,防治肝损伤。结论通过本研究可望进一步阐明LPS/TLR4在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今后从RNA角度治疗肝功能衰竭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T细胞表位是指抗原经过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后,由MHC分子提呈给T细胞受体的短肽。随着分子生物医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在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对T细胞表位可以进行初步预测。本文就T细胞表位预测的分子基础、CTL抗原表位和Th抗原表位预测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第60-80位氨基酸多肽缺失核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方法: 用RT-PCR方法从西安地区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扩增HCV C区及部分E1区基因并进行克隆、测序,以此为模板用重叠延伸拼接方法扩增第60-80 位氨基酸多肽基因缺失的核蛋白基因片段(C510),将其定向克隆入哺乳动物高效表达载体pCI-neo中,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入p815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中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 从患者血清中成功克隆出HCV C区基因,序列及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显示为1b型;测序结果显示构建的第60-80位氨基酸多肽缺失核蛋白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I-510基因序列准确;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均证实目的蛋白p170可在p815细胞中表达.结论: 重组体pCI-510构建正确,其目的基因在p815细胞中可有效表达,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