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44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观察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再刺激Mtb-Ag活化的T细胞(Mtb-AT细胞)诱导γδT细胞CD69分子的再表达的情况.方法 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Mtb-Ag刺激PBMC,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通过CD3PE/CD69FITC、γδPE/CD69FITC细胞双染检测γδT细胞0、6、12、24、48和72 h CD69分子的表达情况.PBMC经Mtb-Ag刺激活化扩增培养至10 d后再次加入Mtb-Ag,经培养0、6、12、24、48和72 h后收集细胞,再次检测CD69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培养0、6、12、24、48和72 h后,Mtb-Ag初次刺激γδT细胞后CD69分子的表达分别为0.91%、15.1%、35.2%、75.2%、59.4%和50%.再次刺激培养0、6、12、24、48和72 h后,γδT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分别为1.7%、72.3%、73.5%、50.3%、45.6%、41.7%.结论Mtb-Ag初次刺激γδT细胞表达CD69分子约在24 h达高峰,随后快速下降;Mtb-Ag再次刺激Mtb-AT细胞诱导γδT细胞CD69分子的再表达,6h时CD69分子达高峰,可维持到12 h.这为寻求γδT细胞迅速活化、CD69分子的迅速表达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2.
三叉神经痛是指一侧颜面部闪电式反复发作性的刀割样剧烈疼痛,4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总发病人数的70%~80%,女性略多[1]。面肌痉挛则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非随意性抽搐[2]。二者均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是目前公认的针对这  相似文献   
83.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mance Spectroscopy,MRS),在过去20年里已被应用于人和动物组织器官的活体检测,是目前唯一可以用来在活体无损伤地检测细胞水平代谢变化的非侵入性技术。此外MRS还可用于测量离体组织切片、组织提取物及培养细胞内某些化学物质的含量变化。它的应用使我们对人体的研究深入到细胞代谢水平,对了解多种疾病的生化、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判断  相似文献   
84.
人造血管内皮化研究需在人造血管内壁均匀粘附上一层内皮细胞.以往静态培养,细胞难以在其内壁均匀粘附生长,效果不理想.我们设计了一种内皮化人造血管旋转培养装置,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5.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respiration on the radiation dose distribution within target volume in radiotherapy with film dosimetry. Methods Radiation of 50 MU was delivered by a square, round, ellipse, dumb bell, or female shaped filed to the films within a moving or motionless Respiration Motion Phantom respectively, the dose distributions for the two motion statu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In order to further verify the impact of respiration, a plank phantom was used on different shifting value: 0, 0.5, 1.0, 1.5 and 2.0 cm, respectively. A square, round, or eUipse-shaped filed was used for irradi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s in different statu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film dosimetry. Iso-dose line comparison, NAT(Normalized Agreement Tests) and γ comparison were used for the comparison of dose distributions. Fs can be an index to reflect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reas that surrounded by iso-dose lines. (FS90, FS50, FS25 delegates the ratio of the areas that surrounded by 90 %,50 %,25 % iso-dose hne in different situation respectively). Results (1) Compared with motionless situation, the FS90 in horizontal movement situation became small and the FS25 became large. As the displacement became larger, the FS90 became larger and the FS25 became smaller. FS in vertical movement situation, square and dumb bell fields changed while the others didn't have a change. (2)γ and NAT comparison: In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situ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tatic phantom, Pγ < 60 % and PNAT < 75 %. Under vertical movement situation, Pγ were less than 85 % for the square, round, dumb bell and female shaped fileds. In the plank phantom verification, Pγ and PNAT became smaller as the movement became larger. Conclusions The respiration can impact on the dos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target volume in radiotherapy, leading to a smaller area of higher dose level and an expanded area of lower dose level. The influence will become more significant with larger movement of the target.  相似文献   
86.
骨间后神经穿桡管远端处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的卡压位置及临床意义,方法:在2倍放大镜下解剖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其影响。结果: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恒定地分尺仙支和桡侧支;旋后肌远侧缘和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可能是致卡压的解剖结构,前臂伸肌群的活动可 诱发上述结构卡压骨间后神经,结论:在桡管远端同样存在卡坟骨间后神经的解剖结构,必要时应手术探查,松解。  相似文献   
87.
颈内动脉岩内段是颈内动脉位于颞骨岩部颈动脉管中的一段,其毗邻关系复杂。深入研究颈内动脉岩内段的解剖学特征,有助于耳显微外科和侧颅底外科的发展。本文就近几年来颈内动脉岩内段的显微解剖、影像解剖和手术解剖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了解γδT细胞、Th17细胞和IL-17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γδT细胞、Th17细胞和IL-17在CHB发病机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AsC)20例、CHB轻度患者20例、CHB中和重度患者20例、同...  相似文献   
90.
国人不同年龄组心肌袖和肺静脉壁的形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人群不同年龄的心肌袖和肺静脉壁的形态学特征,为房颤的发生及其消融治疗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观察不同年龄组心脏的肺静脉周径,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切片染色、计算机软件对肌袖周径和面积进行测量比较。结果:肺静脉的周径、肌袖的面积在不同年龄有显著差异,组内各静脉间则无。肌袖的肌纤维以不同的走行方向渐变地从左心房延续至肺门。静脉壁和肌袖面积在中年组和老年组内有显著差异。在老年组内可见肌袖多有纤维化改变、弹力纤维减少和静脉壁较薄,中青年组相反。结论:正常肺静脉的心房-静脉交界处的周径、肌袖和组织构造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房颤发生的病理学机制及与其消融治疗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