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分为简易针筒胶带固定组32例、口含管胶带固定组22例和气管插管固定器组28例.进行人工气道受压率、自行拔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气管插管同定器组人工气道受压发生率(0)、自行拔管发生率(3.57%,1/28)及并发症发生率(0)与简易针筒胶带固定组的50.00%(16/32)、21.88%(7/32)、15.62%(5/32)比较均明显减少(P〈0.01或〈0.05)。且自行拔管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口含管胶带固定组的22.73%(5/22)、13.64%(3/22)(P〈0.05).结论气管插管固定器能降低气管插管的移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对60例发病<3 h的ACI患者随机分为rt-PA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rt-PA组给予rt-PA总量0.9 mg?kg-1,最大剂量50 mg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应用达肝素钠5 000 IU皮下注射,bid,共7 d。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14 d及3个月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溶栓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Barthal指数(BI)评分,继发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rt-PA组较对照组在各时间点(2 h,24 h,14 d,3个月)的NIHSS评分均有改善(P<0.05);rt-PA组较对照组在3个月后的BI指数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而两组在sICH率及3个月时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CI发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3.
肖琥  陈淼  潘曙明  董利军 《中国药师》2011,14(2):251-252
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在急性失代偿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高达19.7%~21%,被认为是严重CHF的表现,已逐步引起临床的重视。高钠血症是指血钠〉146mmol·L-1,是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文献报道在危重病中,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3.0%,且有相当高的院内死亡率,临床实践中发  相似文献   
124.
上海急诊医患分诊认知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今急诊医疗服务需求的扩展已超越了急诊室有限的空间与资源,急诊预检分诊是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优先次序的过程.分诊可以判断哪些患者需要立即救治,从而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又要防止分检不足或过度分检,以避免急诊资源的提前耗尽.  相似文献   
125.
肺气压伤(pulmonary barotrauma, PBT)是指当肺内压相对于外界环境压力过高或过低时, 肺组织和肺血管被气体撕裂, 肺泡内气体沿撕裂空隙进入肺血管和破损后的组织间隙, 产生气泡栓塞及气肿等变化而造成的疾病[1]。肺气压伤发病率较低, 但其易合并重要脏器气体栓塞, 救治难度极高。造成肺气压伤最常见的原因为减压时屏气, 或由于装备故障, 或潜水员意识丧失导致"放漂"失控上浮。肺气压伤导致肺组织撕裂后, 气体进入肺静脉, 随血流进入左心, 继而进入人体动脉循环系统, 造成动脉气体栓塞(arterial gas embolism, AGE), 气泡进入颅内动脉易造成脑血管栓塞, 从而导致脑功能的严重障碍。PBT导致脑AGE病例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但致残致死率高[2]。近期, 作者收治了1例重度肺气压伤导致双侧气胸、纵膈气肿、昏迷的患者, 经过综合治疗后, 患者康复。现将治疗经过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6.
Objective: There is no safer way to transport a child than a school bus. Fatal crashes involving occupants are extremely rare events in the US. In recent years, school bus transportation began to develop in China. We want to bring advanced experience on school bus safety in Western countries such as the US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Methods:We searched the papers related to school bus safety from Medline,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 Database and the Web of 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Results:There were only 9 papers related to school bus safety, which showed that higher levels of safety standards on school buses, school bus-related 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laws and injury prevention were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the desired outcome. Few school bus is related to deaths and injuries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Conclusions: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uld make strict environmental laws and standards on school bus safety to prevent children' s injury and death.  相似文献   
127.
高血糖促使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糖加重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以髓过氧化物酶作为中性粒细胞活性的观察指标,观测高血糖对心肺复苏后大鼠24h及72h脑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活性影响。结果 正常血糖组大鼠脑组织中几乎无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表达,而高血糖组大鼠在复苏后24、72h的中性粒细胞活性明显增高。结论 高血糖促使中性粒细胞在缺血后的全脑中早期大量浸润,是加重全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8.
目的: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探讨急诊胸痛患者双源CT(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D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法:对115例以胸痛为主诉的急诊就诊、临床怀疑冠心病拟行CAG的患者[男6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6.37±10.29)岁]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统计分析DSCT对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与CAG结果对比。结果:共获得92例有诊断价值的病例,DS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94.6%,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0.6%、95.1%和93.5%。对于诊断轻度狭窄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63.9%,阳性预测值为34.3%,阴性预测值为91.2%。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临床冠心病可疑患者CAG手术前的预筛手段,当患者的冠状动脉为中重度狭窄时,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较高,DSCT与CAG有很好的一致性,其对是否需进一步CAG检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DSCT对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阴性预测值较高,提示如果DSCT判定患者无冠状动脉病变,基本上无进一步行CAG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9.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诊患者往往病情重、变化快,从事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掌握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应用的同时,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和法制意识.本文是作者通过思考在急诊管理方法上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全脑缺血/再灌注后高压氧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与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的关系.方法 健康 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三组:高压氧治疗组 8只,复苏组8只,假手术组5只.复苏组进行常规CPR治疗;高压氧组CPR后5 h进入实验动物高压氧舱,压力2.5ATA,每天一次60 min,连续3 d.所有动物在第1、4和7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各组钙结合蛋白(CB)的活性表达情况,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高压氧组动物的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得到显著改善,其神经元损伤程度较轻,钙结合蛋白D28k表达程度较复苏组高.结论 高压氧减轻了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伤并且改善了神经功能,可能与钙结合蛋白D28k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