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9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合肥地区部分儿童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合肥地区部分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DNA,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53例患者中B型27例(50.9%),C型24例(45.3%),BC混合型2例(3.8%).C型HBV-DNA水平和HBeAg阳性率分别为(7.38±0.74)log值和79.17%,明显高于B型的(5.48±1.63)log值和23.10%(P<0.05);C型ALT、TBIL的水平均高于B型(P<0.05).结论 合肥地区部分儿童HBV基因型以B、C型为主,B型占优势,C型次之,C型病情重于B型.  相似文献   
32.
外源性microRNA介导的RNA干扰抑制HBV复制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设计并构建靶向HBV的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BV P基因和X基因为靶基因,根据pcDNA6.2-G/W-miR载体要求,设计靶向HBV的microRNA序列,进行直接合成获得目的 片段并克隆到载体中,测序正确的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乙肝五项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HBV mRNA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结果 质粒的转染效率为50%~60%,在这种状态下,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在HBV mRNA和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上均能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抑制HBV靶基因的表达,为其在慢性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3.
目的为寻找猪囊尾蚴病新的免疫学候选诊断分子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法从cDNA文库中扩增出猪囊尾蚴抗原6H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然后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亚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观察表达结果。结果用PCR法扩增出一条大小约774bp的特异性片段,克隆质粒PMD-18T-6H和原核表达质粒PET-28a-6H作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和以重组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均可获得一条与PCR产物一致的DNA片段。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可见一条约33kDa大小的融合蛋白条带,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其可与猪囊尾蚴病人血清起反应。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克隆了猪囊尾蚴抗原6H编码基因,并在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及鉴定,为进一步免疫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核酸检测技术在寄生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检测宿主被寄生虫感染后产生的反应,如检测抗体、细胞免疫反应等。二是直接检测受感染的寄生虫病原体、或寄生虫特有的一些分子,如抗原、酶、核酸。抗原和酶都是病原体的基因产物,属表型特征,这些特征受基因表达的影响。寄生虫的不同生活期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可能发生形态学的改变,有时会影响到直接检测的准确性,但显微镜检查目前仍然是寄生  相似文献   
35.
隐翅虫体内毒素与皮炎关系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6月在合肥市郊发生了隐翅虫皮炎流行。为了阐明隐翅虫体内毒素与皮炎等疾病的关系 ,将头、胸、腹 ,分别放在志愿者皮肤上夹碎 ,观察反应。涂抹后 6h皮肤红肿 ,其后炎症反应渐加重。第 3~12天发展成硬块、水疱、脓疱、坏死、结痂 ,并伴有疼痛等症状和体征 ;第 13天炎症渐消退 ;第 19天痂皮脱落 ,但留下疤痕可持续 9个月。虫体经 4℃冷存 6h后 ,其毒性破坏 ,不能引起皮炎反应。虫体用 70 %酒精重量 (1∶10 0 )浸泡 ,6个月后分别配制 1 0 %和 0 5 %的浸液 ,对实验动物的皮肤、眼部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炎症反应随浸液浓度的增高而加重。病理检查示动物真皮层和皮下结缔组织等有明显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6.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虫卵阶段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GST)在虫卵阶段的表达、定位和重组蛋白(rSj26GST)的免疫诊断价值。方法从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6周的兔肝脏中分离虫卵,分别用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j26GST基因在虫卵阶段的转录和翻译;同时用兔肝做免疫组化观察Sj26GST在虫卵内的分布。利用纯化的rSj26GST和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RT-PCR从血吸虫虫卵中扩增670bp的基因片断,Western blotting证明在虫卵阶段Sj26GST的表达;同时免疫组化显示Sj26GST主要分布在虫卵内毛蚴两边的侧腺。rSj26GST检测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的阳性率分别为92%、80%和0;用SEA检测以上标本,阳性率分别为96%、84%和2%。结论Sj26GST是SEA的主要组分之一,能刺激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体;rSj26GST为抗原诊断日本血吸虫病显示出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38.
已知许多病毒、细菌、寄生虫可引起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RV)被证实为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儿童胃肠炎的一种重要病原体。在美国,1997-2000年间因腹泻而住院的5岁以下患者中,18%~19%是由RV引起的。  相似文献   
39.
血吸虫病DNA疫苗联合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疫苗是预防控制血吸虫病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血吸虫病疫苗的免疫效果,国内外通过不同抗原基因的连接、不同疫苗抗原的组合或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到若干个不同抗原表位的混合等途径,来实现复合疫苗或多种单一疫苗的联合免疫,并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40.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egg yolk immunoglobulin)又称lgY或卵黄抗体,是用特异性抗原注射未经免疫的产蛋母鸡后,母鸡血液中的抗体转移到蛋黄中,成为蛋黄中唯一存在的抗体[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