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医药卫生   16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制备环孢素的长循环脂质体,改善环孢素的溶解度,替代临床现用制剂中所用的有毒致敏辅料,延长药物在体循环中的停留时间。方法采用改良的乙醇注入结合超声分散的方法制备环孢素长循环脂质体,蔗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冻干。同时采用葡聚糖凝胶柱、透析和超滤的方法分离游离药物和脂质体,以HPLC计算环孢素的包封率(EE)。以载药量、粒径等为指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最优处方配比为卵磷脂、胆固醇、环孢素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摩尔比为(95/40/4.5/5)。研究了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并与市售山地明注射剂作比较。结果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长循环脂质体的体积平均粒径是(50.3±5.1)nm(n=6),采用超滤法测得的包封率为97%。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与山地明相比,环孢素长循环脂质体的Vc减小30%(P<0.01),AUC增加30%(P<0.05),MRT延长8%(P<0.01),CLt减少59%(P<0.05)。结论本法制备的聚乙二醇修饰环孢素脂质体,粒径满意,包封率高,初步的体内外研究数据表明,具有一定的长循环作用,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2.
PBL模式在妇产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差异。方法:重组妇产科教学大纲,编写临床病例,实施PBL教学模式,采用阶段和期末考试及量表评估的方法分析教学效果。结果:PBL教学模式并不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知识要点和难点的掌握。它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临床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自发学习动机和效果,提高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结论:PBL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相比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83.
乳腺隐匿性病灶定位穿刺切除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影像检查阳性的隐匿性乳腺病变行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引导手术切除活检的技术操作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X线或CT摄片显示成簇的细小钙化、模糊小结节及局部结构紊乱等微小病灶,通过穿刺留置导丝于可疑的病灶区,然后手术切取活体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呆:38例45处病灶均一次性定位成功,未发生出血、导丝脱出等并发症。X线钼靶定位穿刺25处病灶,其中小结节边界模糊致密灶3处,成簇或较集中的微小钙化灶21处,局部结构紊乱1处。CT定位穿刺20处病灶,其中小结节边界模糊致密灶15处,微小钙化灶4处,局部结构紊乱1处。病理结果:恶性病变3例3处病灶,癌前病变4例6处,良性病变31例36处。结论:立体定位穿刺留置导丝引导手术活检术对乳腺隐匿性病变定位准确,不仅能使手术精确切除乳腺微小病灶,又能有效减少腺体损伤,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4.
目的:评价术前腹壁上动脉灌注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行术前腹壁上动脉灌注化疗1次,对照组42例行全身静脉化疗3周期,全部用CEF方案,化疗后再进行手术.评估术后疗效.结果:腹壁上动脉灌注化疗后肿瘤达临床完全缓解(CCR)28例,部分缓解(PR)11例,完全病理缓解(PCR)19例.对照组行静脉化疗后肿瘤病灶临床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2例,完全病理缓解(PCR)9例.结论:腹壁上动脉灌注化疗作为晚期乳腺癌的术前辅助治疗具有效果好,显著缩短疗程且毒副反应小、简便,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和脂质体的性质。方法:采用均匀设计筛选最佳处方,逆相蒸发法制备甘草酸二铵脂质体;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其包封率;用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的外观形态,马尔文测定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和Zeta电位;并用溶出度第3法考察了脂质体的释放规律。结果:制得脂质体的包封率约为(56±1.54)%(n=3);脂质体的形态为粒径均匀的球形或近球形,粒径为(183±9)nm(n=3),Zeta电位为(22.8±6)mV(n=3);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采用逆相蒸发法,添加十八胺可制得具有较高包封率及稳定性的甘草酸二铵阳离子脂质体,制得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点。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结果:10例病人均根据临床表现,血化验结合B超及CT定位检查确诊,全组均外科手术切除甲状旁腺肿瘤,其中腺瘤6例,瘤样增生4例,术后症状消失。结论: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血化验,结合X线、B超、CT等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早期诊断,手术切除,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血小板增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老年胃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分析了92 例老年胃癌患者血小板增多、VEGF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对预后影响。结果:胃癌患 者血小板增多发生率为28.26%,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7%,并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血小板增 多、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管癌栓密切相关(P<0.01),血小板增多、VEGF阳 性表达与胃癌预后呈负相关。结论:血小板增多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二者与胃癌生长、浸润关系密切,可作为 估计老年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调查我区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及现场查看方式,对27所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消毒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垃圾分装、污水处理等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27所乡镇卫生院均无组织管理体系,消毒隔离、垃圾分装工作不到位且无专人负责监管.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落实人员、强化培训、提高意识;卫生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督查.  相似文献   
89.
HPLC法测定氨力农对照品的色谱纯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氨力农对照品的色谱纯度。方法采用YMC-packODS-AM(5μm,150×6.0mm)色谱柱,以0.1 mol.L-1磷酸钠溶液(磷酸调节pH至6.0)—乙腈(93∶7)为流动相,用DAD检测器320nm波长处测定。结果氨力农主成份与杂质峰能够完全分离,在0.15~1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天系(r=0.9996),进样精密度为1.83%,最低检测限为0.049μg。结论此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氨力农对照品的色谱纯度。  相似文献   
90.
椎管前后闰压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后入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112 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经后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治疗。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同时进行。结果:94 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 年2 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6 % 恢复到88 .6 % ,cobb 氏角由平均17 .6°恢复到2°,CT 显示椎管矢径明显扩大。结论:本术式具有减压彻底、畸形矫正满意,内固定可靠。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减压、植骨与内固定1 次性完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