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与CT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例临床诊断为ACVD的患者作了CT检查,总阳性率为87%。除4例证实为颅内其他疾患外,临床与CT诊断的比较发现,出血组阳性符合率为78%,缺血组为63%,(总阳性符合率70%)。脑脊液(CSF)检查可使这种符合率分别提高到94%和89%(总阳性符合率91%)。分析表明,详细的病史和体检在ACVD的诊断中仍是重要手段,CSF检查有助提高诊断正确率,CT检查在定性和定位上均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Sturge-Weber二氏综合征是先天性疾患,似属显性遗传。临床上以皮肤血管痣、搐搦发作、精神症状、眼球突出、痉挛性偏瘫及半身萎缩为特征。颅骨片于枕部示片状或双层波状钙化灶。气脑造影示相应侧大脑半球脑沟增宽及脑室扩大。病理方面皮肤及脑膜有血管痣,脑皮质有钙化灶,神经细胞减少及胶质细胞增生。脑电图常有一侧波幅降低或尖波慢波灶。神经精神症状系脑膜血管瘤压迫所致。本病散见于世界各种族。作者将1936~1978年所见之22例作了临床分析。并附3例病历摘要。  相似文献   
24.
白塞氏病(Behcet’氏病)是1937年Behcet氏首次描述和报道,相继世界文献有较多报告,国内亦有少数神经白塞氏病的病例报道,但尚未见到病理报告。现将我院一例尸检病例结合临床报道如下。病例介绍患者朱××,女性,41岁。自1981年10月开始经常有低烧伴皮肤红斑,和具有压痛的皮下结节以及鼻腔粘膜溃疡等。曾按“风湿热”给予激素治疗。同年12月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左眼视物模糊,头晕,复视,去医院检查发现左眼底视网膜有瘀血斑、玻璃体混浊,诊断为“葡萄膜炎”,又给激素治疗效果不显。至1983年2月12日(即入院前20天)突然出现头晕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复视加重,逐  相似文献   
25.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9岁,因"精神行为异常17个月,伴双下肢乏力、二便障碍11个月"于2007年6月7日入院.患者2005年10月出现全身乏力伴低热,11月自觉右眼下半部有黑影遮挡,在某医院行眼科检查及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2006年1月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淡漠,左眼视物不清;2月患者出现明显人格改变、言行异常,有时找不到日常用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复发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复发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15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其中5例为复发性病毒性脑炎,还有1例来自尸检病例.其中5例临床高度怀疑为单纯疱疹性脑炎,并且其中2例得到病理结果的证实.结果 6例患者在症状缓解后1个月至2年2个月,再次出现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症状加重.并且6例患者中5例复发时,MRI或CT出现以额、颞灰质损害为主的新病灶;除1例患者死亡,其余5例患者承新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病情均明显好转;例3脑组织HSV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例6尸检脑组织内可见细胞内包涵体,HSV免疫组化阳性,提供了病毒感染的直接病理依据.结论 这6例复发性病毒性脑炎复发的机制与病毒活化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复发的原因仍不是十分清楚,可能与阿昔洛韦剂量不足或治疗不够充分有关.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应遵循早期、足最、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左手无力20余天,左侧肢体无力3d,于2007年3月29日入我院神经科治疗。患者2007年3月4日早铲雪时发现左手手指及左手腕无力,可屈伸,无感觉异常及头晕、头痛等症状。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针灸、物理治疗12d,症状无改善,且逐渐出现左手屈伸不能,遂行肌电图检查(结果不详),头部CT检查显示颞顶叶陈旧性条状低密度影(图1)。该院诊断为神经炎,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5d疗效欠佳。3月27日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双眼视物模糊,即刻到我院急诊就诊。  相似文献   
28.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62岁。因行走不稳2年、言语不清1年、右眼睑痉挛4个月,于2014年2月入我院神经科。患者2012年4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行走不稳、步基宽,走路易向右侧偏斜,伴视物成双、视物模糊,站立时有明确的头晕症状,卧位时减轻,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无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29.
患儿女,9岁,因间断发热5个月,不自主运动2个月入院.入院情况:5个月前开始间断发热,伴咽痛、咳嗽、淋巴结肿大,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炎、退热治疗,症状好转,但仍间断低热.2个月前开始左上肢不自主运动、注意力不集中,先后在多家医院住院诊治均诊断不明,症状进行性加重.相关检查头CT:双侧苍白球对称钙化,头MRI:右侧基底节区长T_2信号,无增强.  相似文献   
30.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主因"发作性视物成双17年"于2009年4月1日入院.患者2009年3月13日受凉后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周后好转.3月23日患者出现看远处物体视物成双,同时伴有双眼皮沉重感,症状逐渐加重,第3天看远、近物体均有视物成双,双手指尖麻木,颈、腰部肌肉僵硬不适.患者曾分别在1992年、2007年2次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视物成双,不伴视力减退,当时均未作特殊检查及治疗,20~30 d左右复视症状自行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