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4篇
  免费   276篇
  国内免费   303篇
医药卫生   550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82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外照射内侧和外侧瘤床两种局部加量方法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寻求最佳的瘤床加量方法。方法:对16例瘤床偏外侧、22例瘤床偏内侧共计38例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计划设计,分别勾画全乳靶区和瘤床靶区。电子线补量计划使用6 MV-X线对全乳进行野中野正向调强设计,处方剂量50 Gy/25 fx/5 W,完成后局部瘤床再使用9 Mev电子线补量使得瘤床总量60 Gy/30 fx/6 W。同步加量计划,使用6 MV-X线对全乳和瘤床设计5~6个照射野的逆向调强计划,处方剂量为全乳靶区50 Gy/25 fx/5 W,瘤床靶区60 Gy/25 fx/5 W。所有患者都进行两套计划设计,并分别比较外侧组和内侧组的剂量学特点,同时观察放疗期间和放疗结束3月内的局部皮肤和放射性肺炎情况。结果:外侧组的同步加量计划的靶区适形性、均匀性和V95%均显著优于电子线补量计划,同侧肺V20、V30小于后者,同侧肺V5、心脏Dmean和对侧肺Dmean大于后者,同侧肺Dmean无统计学差异;内侧组的同步加量计划的靶区适形性优于电子线补量计划,同侧肺V5、心脏Dmean大于后者,同侧肺的V30小于后者,同侧肺V20、Dmean、对侧肺Dmean无统计学差异,全部患者都顺利完成放疗计划,Ⅰ、Ⅱ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为29%,未出现严重的局部皮肤破损情况,未发生放射性肺炎。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偏外侧的患者进行外照射时,使用同步加量的方法能明显优化靶区剂量,不会增加危及器官的受量,同时可以缩短放疗疗程,瘤床偏内侧的患者两种方法都可以。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电针内麻点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及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2017年8月—2020年8月86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常规镇痛;观察组43例术前予以电针内麻点.观察2组各时间点[针刺激前、术后2h、12h、24h和48h(T0-T4)]疼痛程度及疼痛介质水平.结果:2组T0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1 ~ T4时间点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T0时间点疼痛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时间点观察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水平较对照组低,亮脑啡肽(Leucine-enkeph-alin,L-ENK)及β-内啡肽(β3-endorphin,β-EP)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内麻点可通过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疼痛介质水平,提高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2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常见急腹症,轻型时胰腺充血、水肿;严重者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并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20%~40%[1,2]。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 binding protein,DBP)是分子量为51~58 ku的多功能血浆糖蛋白,多项研究发现,DBP水平与胰腺炎的病情相关,且在多种疾病(如脓毒血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还原SDS-PAGE电泳检测尿激酶原单链比例的价值。方法:用PCR扩增的方法构建抗凝血酶的尿激原突变体。Arg精氨酸156-Lys赖氨酸156点突变可删除凝血酶作用位点。将突变体基因转染入dhfr-CHO细胞(dihydrofolate reductase deficient-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收取无血清培养上清液,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抗凝血酶的尿激酶原(TRpro-UK)。结果:用还原SDS-PAGE电泳测得的尿激酶原单链比例是86.72%,而显色底物法为96.91%。而且随着电泳上样量的增加,单链比例明显下降。结论:还原SDS-PAGE电泳是在强还原条件下进行的,可能不宜用于鉴定尿激酶原单链比例。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诊断特点、病理结果、治疗方式和预后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共20例,占同期膀胱肿瘤的1.22%(20/1 645),平均年龄(25.8±3.1)岁,男13例,女7例.以肉眼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0例,因非血尿症状检查发现者6例,健康体检中发现4例.肿瘤多发2例,单发18例;总计24枚,位于侧壁15枚,后壁3枚,前壁1枚,三角区3枚,膀胱颈口部2枚.B超检查发现22枚肿瘤,2例血尿患者B超检查阴性;B超测量肿瘤最大径为0.4~2.7 cm,平均(1.1±0.7)cm.膀胱镜的肿瘤诊断率100%.病理诊断为副神经节瘤1例,尿路上皮肿瘤19例(其中平坦型病变2例,乳头状肿瘤17例).19例患者接受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1例给予吉西他滨和顺铂新辅助化疗4个周期后行剖腹探查.16例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平均(28±16)个月,随访期间3例复发,l例进展为肌层浸润性癌.结论 20~30岁膀胱肿瘤患者总体具有单发、低级别、低分期的特点,但也有高恶性度肿瘤发生的可能,相当部分患者临床症状隐匿值得重视,治疗后长期随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比较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3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弥漫型PVNS患者47例,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关节镜手术组,其中开放性手术组17例(接受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关节镜手术组30例(接受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两组术后常规放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7±16.3)个月(10~30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7.0%;其中开放性手术组3例复发,复发率17.6%;关节镜手术组5例复发,复发率1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性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分别为(97.5±14.3)°和(69.7±12.6)°,(74.5±6.1)和(38.6±5.4)分,(77.5±5.8)和(42.4±4.6)分,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128.6±13.9)°和(64.9±13.2)°,(87.4±6.7)和(37.2±4.9)分,(86.2±6.2)和(41.9±5.3)分,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均<0.05),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的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开放性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弥漫型PVNS的复发率相当,但后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前者,所以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PVNS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7.
目的:观察并评价心理干预对临床维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4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共计168例,对所有患者实行问卷形式进行调查,依据患者的血液透析时间以及工作情况对其分组并对比患者心理状态。结果:维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躯体症状、抑郁、恐怖等。结论:广大医护人员可根据透析患者的各自出现的心理疾患,制定适当护理手段,从而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水平。  相似文献   
128.
目的分析西藏高原地区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4月1日-15日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进行门诊空腹超声检查的患者254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胆囊结石组(45例)和对照组(209例)。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检查结果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胆囊结石组和对照组之间,年龄、饮酥油茶量、收缩压、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遗传病史、HBs Ag等15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比值比(OR)=3.765,95%可信区间(95%CI):1.742~8.138]、遗传病史(OR=5.995,95%CI:1.666~21.580)、文化程度较低(OR=2.907,95%CI:1.342~6.295)、收缩压(OR=1.022,95%CI:1.004~1.041)和酥油茶饮用量(OR=1.082,95%CI:1.007~1.163)是西藏高原地区患胆囊结石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西藏地区胆囊结石的发生可能与性别、酥油茶饮用量、遗传因素、文化程度和收缩压有关。为当地胆囊结石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信息和线索。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Lasso标测导管指导下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心房颤动(房颤)早期复发和延迟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120例[男性10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0.4±8.9)岁]行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术的房颤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老龄(≥60岁)、性别、房颤类型、病史、合并高血压、左心房直径、射血分数、P波离散度、被隔离肺静脉数及手术时间与早期复发和延迟愈合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复发率为48.3%(58/120),左心房扩大(P=0.004)和老龄(P=0.033)与早期复发显著相关,左心房直径是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OR=1.16,95%CI为1.04~1.28,P=0.005);延迟愈合率为29.3%(17/58),与延迟愈合显著相关的变量为:P波离散度(P<0.001)、左心房直径(P=0.016)、老龄(P=0.001)。P波离散度是延迟愈合的独立预测因素(OR=0.92,95%CI为0.87-0.97,P=0.005)。结论左心房扩大、老龄与肺静脉隔离术后房颤早期复发有关,左心房直径是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P波离散度较小、左心房无扩大的低龄患者延迟愈合的可能性较大,P波离散度是延迟愈合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30.
景红霞  杨波  许涛 《海南医学》2015,(3):450-451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oome,SSS)是锁骨下动脉的近端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血流灌注压力下降,当狭窄远端压力低于椎动脉血流压力时,导致椎动脉血流返流至锁骨下动脉远端,从而引起脑及上肢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SSS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多发性大动脉炎,由锁骨下动脉扭曲引起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由左侧锁骨下动脉扭曲导致左侧锁骨下动脉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