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54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经血堵养分离出的254株阳性菌株进行构成比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状况分析(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结果 254株检出菌中,革兰阳性(G+)菌为237株,占93.3%,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82.3%(195/237),占总分离率的76.8%(195/254);革兰阴性(G)菌为17株,占6.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占总分离率的5.5%(14/254).本组检出率最高的3种G+病原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及检出率最高的G-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G+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其次为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磺胺甲(口恶)唑(SMZ-TMP),对万古霉素、利福平敏感.G-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其次为头孢唑啉、庆大霉素及氯霉素;对亚胺培南敏感性很高.结论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地区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检出病原菌以G+菌为主,CNS是主要G+病原菌,G菌则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该病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42.
目的通过体外头颅模型试验,测量基于三维图像关联技术(3D-DIC)搭建的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及跟踪精度。方法通过3D-DIC导航系统在3D打印头颅模型上选取不同分布模式的标记点进行注册,测量定位误差,比较注册点分布不同对于注册精度的影响,于3D打印头颅模型上模拟Lefort I型截骨线进行截骨,机械臂把持牙槽突骨段在三维空间内作任意移动,3D-DIC系统测量其运动轨迹,并与机械臂末端记录相对比,测量跟踪精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运动方向的跟踪精度。结果3D-DIC导航精度为(0.694±0.017)mm。3D-DIC跟踪精度为(0.174±0.089)mm,跟踪精确性良好。结论 3D-DIC导航系统拥有良好的定位精度及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43.
探讨重症 ITP的治疗方法 ,寻找适合基层较佳、经济而有实用的治疗方案。采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和小剂量 VCR静脉慢滴四种方案 ,分别对 41例患儿进行了不同治疗 ,并对照观察。结果显示 :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效肯定 ,起效快、效果好 ,几乎无副作用 ,2 4小时明显好转 ,3天内血小板明显增高 ,7天左右恢复正常。全部病人均未输血小板 ,若不伴体乏可不输血 ,减少了血源导致不利因素。长春新碱组血小板在 3周以后才能接近正常 ,均要辅以输血方能达满意效果。抢救危重症 ITP患儿 ,尤其是有出血者 ,不宜首先应用VCR,应首选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冲击  相似文献   
44.
杨尧  王晓曦 《四川医学》2003,24(3):234-234
目的 了解小儿斑疹伤寒的非典型临床表现。方法 对33例小儿斑疹伤寒住院总儿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小儿斑疹伤寒表现很不典型,发热往往是唯一表现,且以不规则热多见。症状,体征少且轻,并发症少,愈后好。结论 对持续高热较长时间的小儿,特别是来自生活条件较差的家庭,应高度怀疑该病,及时做OX19实验以防漏误诊。  相似文献   
45.
臭氧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16例临床疗效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真真  杨尧  叶慧  王晓辉  卢家桀 《四川医学》2005,26(10):1088-1089
臭氧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免疫治疗方法,近年已广泛应用于以艾滋病为代表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我院将臭氧治疗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获得一些初步认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韩乾国  王文雅  杨尧 《华西医学》2006,21(1):115-116
目的:通过检测和观察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hronicSeverehepatitisB,CSHB)不同病毒复制水平在病情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之间的差异和关系,了解病毒复制对CSHB病情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入院的CSHB病人,共110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复制水平及各项肝功能指标,HBVDNA定量按入院检测结果确定其复制活跃程度,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情况,最后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无或低病毒复制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好于复制活跃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复制水平对CSHB治疗效果及预后有明显影响,病毒复制活跃者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病毒处于低水平复制及血液中检测不出病毒复制者,预后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两种药物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7月收治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他克莫司软膏组和皮肤止痒脱敏膜组,分别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和皮肤止痒脱敏膜进行治疗,治疗4周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费用-效果比分析。结果他克莫司软膏组、皮肤止痒脱敏膜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分别为(1.32±0.97)、(1.25±0.6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软膏组的总有效率为87.5%,皮肤止痒脱敏膜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止痒脱敏组的费用-效果比为7.58,低于他克莫司软膏组的9.79。结论他克莫司软膏和皮肤止痒脱敏膜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达到相同效果时,后者费用比前者低。  相似文献   
48.
目的:对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的具体情况及其优质护理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以此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采用微创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148例,对病情变化进行记录观察、调整好患者的心理状况、饮食状况及有关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5例,2型糖尿病7例,经围手术期处理正常后方予手术。结论:用微创的方法即利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完成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引流并Ⅰ期缝合,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优点。  相似文献   
49.
张天菊  杨尧  王西蓉  王勤  陈雪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517-1518
目的 探讨西昌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智力结构特征,为临床进行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在西昌地区进行ADHD流行病学调查所检出的ADHD儿童和正常儿童各随机抽取50例,采用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检测智力水平,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ADHD组儿童的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总智商(FIQ)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儿童VIQ明显低于PIQ(P<0.05). 结论 ADHD儿童存在智力发育落后及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言语能力落后于操作能力,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0.
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粘膜的斑、丘、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新生儿水痘较少见易误诊且死亡率高,现将我科收治的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