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目的研究免疫球蛋白(Ig)轻链kappa(Igκ)和lambda(Igλ)在大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以及Igκ和Igλ在大肠癌细胞中表达的一致性。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石蜡包埋人大肠癌组织标本Igκ和Igλ进行检测。结果在30例大肠癌组织中,大肠癌细胞内Igκ和Igλ均阳性者17例,占56.7%,仅Igλ阳性者6例,占20.0%,两者均阴性者7例,占23.3%,结果显示大肠癌细胞内Igκ和Igλ两者的表达关系密切(χ2=11.9398,P<0.001)。结论大肠癌细胞中同时有两种类型免疫球蛋白轻链(Igκ和Igλ)表达,提示其可能有不同于B淋巴细胞的Ig基因活化机制。  相似文献   
52.
 已有研究表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相关基因变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本文对3例残胃癌组织中产'一。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产3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法)检测, 以探讨残胃癌的分子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53.
老年人胃癌组织中p2lras、EGFR和p53蛋白的表达杨少波,李素琴近年研究表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相关基因变化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8例老年人胃癌组织中p21ras、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p53蛋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本研究探索在Kasai术中使用ICG后的肝脏荧光显像特点与胆道闭锁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行胆道探查与Kasai手术的Ⅲ型胆道闭锁患儿共87例,其中男38例,女49例,手术日龄(60.49±20.75)d,体重(4.83±0.76)kg。术前1天注射ICG。术中用近红外摄像系统观察肝门部及肝脏表面ICG荧光显像特点,计算相应部位的亮度值。根据肝门部显像快慢(快显像为ⅰ组,慢显像为ⅱ组,不显像为ⅲ组)、肝脏表面荧光特征(点状荧光为A组,均匀强荧光为B组,均匀弱荧光为C组)以及肝门部亮度比值比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比较各组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早期预后指标为术后3个月、6个月退黄率及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结果87例患儿术后3个月、6个月总体退黄率分别为49.4%和59.8%,术后1年自体肝生存率为59.8%。其中ⅰ组(n=66)、ⅱ组(n=5)和ⅲ组(n=16)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62.1%(41/66)、60%(3/5)和50%(8/16)(χ^(2)=0.929,P=0.679),ⅱ组术后1个月内各时间点(术后7天、14天、1个月)的血清胆红素数值与术前相似,但三组患儿术后6个月内胆红素总体下降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1)。A组(n=33),B组(n=40)和C组(n=14)术后6个月退黄率分别为41/66、3/5和8/16,(χ^(2)=0.299,P=0.876),组间术后6个月内退黄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3)。肝门部亮度比值比与术后6个月退黄无关(P=0.432)。结论Ⅲ型胆道闭锁Kasai术中胆汁排泄慢的患儿黄疸消退需要更长时间,术中使用ICG检测肝门胆汁排泄速度、胆汁分布及瞬时胆汁流量结果与术后BA患儿早期退黄和生存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
胃癌基因表达谱的cDNA微阵列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胃癌与非肿瘤胃组织中基因表达特征,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提取18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未行治疗的新鲜肿瘤和非肿瘤胃组织总RNA,逆转录标记cy5和cy3制备cDNA探针,与148个基因组成的cDNA微阵列杂交,应用平均联接等级聚类和微阵列数据显著差异分析(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s,SAM)方法分析146个符合入选条件基因的实验数据。结果 胃癌与非肿瘤胃组织各被聚为一类,胃癌和非肿瘤胃组织又分别聚为两个亚类。基因在两种组织表达有3个特征,明显基因表达差异表现在特征B和特征C.特征B基因在胃癌组织呈低表达或不表达,特征C基因在胃癌组织呈高表达。在特征A,T2-S2亚类与T1和T2-S1亚类的基因表达存在差异性,然而13例患者的配对胃癌与非肿瘤胃组织有相似基因表达。结合SAM分析,从特征B和特征C分别检出19个和12个在两种组织间呈差异性表达基因。结论 cDNA微阵列实验结果客观地反映了胃癌和非肿瘤胃组织的基因表达特征,可以将胃癌与非肿瘤胃组织各聚为一类.胃癌组织之间基因表达既有相似性,又有异质性,反映了胃癌基因表达变异的复杂性.应用cDNA微阵列技术研究胃癌基因差异性表达特征,有助于阐明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基础,为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记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构建人胃癌混合组织cDNA文库 ,筛选克隆胃癌相关基因。方法 :以纯化的 poly(A) + RNA为模板 ,含NotⅠ切点的Oligo (dT) 15为引物 ,利用改良的cDNA快速合成方法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二链 ,连接连接子 ,经层析柱纯化去除小片段和多余连接子后 ,重组于噬菌体载体 ,行体外包装后以大肠杆菌Y10 90行滴度测试及扩增后 ,建成cDNA文库。结果 :构建的cDNA文库 ,含 3 2× 10 6重组子 ,重组率为 96 %。扩增后文库的滴度达1 2× 10 12 pfu/L。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人胃癌混合组织cDNA文库 ,为进一步筛选克隆胃癌的相关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7.
肾母细胞瘤患儿血清蛋白质标记物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肾母细胞瘤患儿特异性血清蛋白质标记物并对其进行鉴定,以确定其作为肾母细胞瘤血清学诊断和预后监测的特异标志物.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肾母细胞瘤患儿手术前后及正常小儿的血清蛋白质组,筛选差异蛋白质峰,并对目标蛋白质进行分离纯化、酶解,采用液质联用串联质谱(LC-MS/MS)分析,用SEQUST检索程序查询美国Bioworks公司提供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结果 经SELDI-TOF-MS技术筛选出m/z位于6455.5和6984.4的蛋白质标志物在肾母细胞瘤组低表达(表达强度为1029±364、297±126),正常小儿组高表达(2108 ±837、753±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z位于9190.8的蛋白质标志物在肾母细胞瘤术前组低表达(283±154),术后组和正常小儿组高表达(5974 ±657、6231±5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m/z位于6455.5和9190.8的标志物进行鉴定,结果分别为载脂蛋白CⅢ和触珠蛋白.结论 检测血清中载脂蛋白CⅢ和触珠蛋白含量可能成为肾母细胞瘤的血清学诊断、恶性度分级和预后监测指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8.
多原发癌组织中bcl-2表达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对多原发癌的研究相对较少,尚未见有对多原发癌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报道[1~3].以往的研究表明,bcl-2基因的过表达在许多单发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很重要作用[4~6],本实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多原发癌组织中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9.
60.
患儿:男,5个月10 d.因发现腹部肿块1周于2009年5月入院.1周前,患儿家长无意间发现其上腹部有一坚硬肿块,至当地医院就诊,行B超后发现左侧约10 cm大小肿物,拟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未予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收入院治疗.患儿无发热、咳嗽、呕吐,二便正常.既往史、过敏史无特殊.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剖腹产.检查:一般情况可,头颈胸四肢未见异常,左中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下缘至脐水平,部分边界清楚,质韧,推之不动,无触痛,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余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