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25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折返路径标测和消融点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 1 0例 (男 8、女 2 )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折返路径标测结果和选择折返路径的不同部位为消融点的消融效果。电生理检查常规插入右室心尖与冠状静脉窦电极 ,并经左、右股动脉分别插入大头电极和2 8 2mm间距冠状静脉窦 1 0极标测电极至左室 ,后者贴靠在室间隔表面。窦性心律时各电极对可依次记录到His束电位 (HP)、左束支电位 (LBP)和左后分支的蒲氏纤维电位 (PP) ,室速时仍可同时记录到上述各电位 ,但顺序相反 ,PP领先 ,HP最后 ;而各部位的V波激动顺序在窦性心律和室速时是相同的 ,都是远端电极 (PP以远 )的V波最早 ,近端电极 (HP)的V波最晚。大头电极置于PP电极对附近。结果 :1 0例中 9例能记录到折返路径各电位心内电图 ,折返路径记录成功率为 90 % ( 9/1 0 )。第 1例大头电极位于PP电极对略上方处放电 ,消融成功 ,但导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第 2 ,3例开始在PP电极对略下方处放电 ,但凡未记录到PP的点 ,虽然V波最早 ,都是放电无效点。最后消融成功的点 ,都记录到最领先的PP。第 4例以后 ,都必须记录到最领先的PP后才放电 ,除 1例 2次放电成功外 ,都是 1次放电成功。 1 0例随访至今 3~ 1 8个月 ,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均无室速发作。结论 :左室标测法不仅对研究左室特发性室速的折返  相似文献   
12.
动物实验已初步表明 ,经球囊导管超声消融更易在入心静脉口形成完全、持久的电隔离 ,很少导致管腔狭窄 ,且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优于射频消融。在此基础上 ,我们将该技术应用于临床病人 ,短期随访均获成功。临床资料和方法临床资料  3例患者 ,女性 1例、男性 2例 ,年龄 4 6~ 6 8平均 5 4岁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 5~ 10年。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 ,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 3例患者房颤发作频繁 (>2次 d) ,症状严重 ,发作时伴有明显心悸、胸闷等。均曾先后服用普罗帕酮、美托洛尔、胺碘酮、奎尼丁等药物治疗 ,未获明显疗效。入…  相似文献   
13.
房室结改良术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34例房室结改良术中3例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永久性Ⅲ度AVB发生在消融快通道时,1例—过性Ⅲ度AVB发生在下位法消融慢通道时。3例均发生在放电出现频率较快的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时。针对这3例情况,本文讨论了发生Ⅲ度AVB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射频消蚀房室结快径路二例教训侯应龙,杜日映,史俊忠,王毅,罗景兰射频消蚀术(RFCA)开展初期。作者曾对部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快径作了选择性消蚀,并使其中大部分AVNRT患者得到了根治。但有2例在快径正传阻断后仍发AVNRT,其中...  相似文献   
15.
16.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4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2年国内I临床应用Amplatzer或国产封堵器关闭室间隔缺损(VSD)以来,总体结果满意,但部分患者会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严重者最终需安装永久起搏器。检索并回顾分析国内2002年至今文献报告的VSD介入封堵发生的Ⅲ度AVB病例,探讨VSD封堵时发生Ⅲ度AVB的特点及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经食管超声(TEE)和心导管技术同步检测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前、后肺动脉楔嵌压(PCWP)的变化。方法应用TEE检测46例患者OPCABG术前后二尖瓣血流频谱(MVF)和肺静脉血流频谱(PVF),同步应用心导管技术检测PCWP。对术前、术后所测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将PCWP与TEE所测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OPCABG术后TEE测量的反映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指标和PCWP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0.05);MVF与PVF的多数指标与PCWP有相关性(r=0.30~0.76,P<0.01~0.05),其中反向A波峰值血流速度(PVa)、反向A波速度时间积分(VTIpva)及MVF与PVF相结合的指标Tpvadt mvadt、Tpvat mvat与PCWP相关性最好(r=0.75~0.89,P<0.001)。结论OPCAB术后即刻左室功能改善,TEE检测PVF和MVF可用来准确估算PCWP,对OPCAB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告6例维拉帕米敏感的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折返路径标测结果和射频导管消融效果。方法6例(男4,女2)左心室特发性室速的患者,电生理检查常规插入右心室心尖与冠状静脉窦电极,并经左、右股动脉分别插入消融导管和10极冠状静脉窦标测电极至左心室,使后者可依次记录到希氏束电位(H)、左束支电位(LB)、左后分支的蒲氏纤维电位(P)和心室肌电位(V),室速时P电位领先。消融导管电极在P电位电极对附近寻找到P电位最领先的点实施消融。结果前三例中凡在未记录到P电位的点放电,虽然V波最早,都是无效点,而最后消融成功的点,都记录到最领先的P电位;后三例都必须记录到最领先的P电位后才放电,均1次放电成功。6例随访至今6~20个月,未服任何抗心律失常药均无室速发作。结论左心室标测法不仅对研究左心室特发性室速的折返路径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临床治疗也很有帮助,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又可提高消融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方法选择3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心房颤动组(AF组)及心房颤动伴缺血性脑卒中组(AFIS组),择期测定HsCRP、IL-6、TNF-α。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日一次口服,连用两周后再次进行上述指标检测。结果 AFIS组患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AF组患者,AFIS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病情轻重及梗死面积的大小有关,治疗后患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FIS组患者较AF组患者有更高的炎症水平,其炎症因子水平与病情轻重及梗死面积的大小有关,他汀类药物对此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国产及Inoue球囊导管行二尖瓣分离术(PBMC),治疗1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9例成功。左心房平均压从术前3.2±0.65kPa降至术后1.8±0.4kPa(P<0.01),二尖瓣压差从2.12±1.03kPa降至0.68±0.6kPa(P<0.01),肺动脉平均压从4.24±0.52kPa降至2.83±0.31kPa,二尖瓣口面积从1.07±0.13cm~2增大至1.94±0.19cm~2(P<0.001),说明PBMC有减轻病人症状、创伤小、无开胸痛苦及风险、康复快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