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高孔隙率海绵状聚乳酸支架的体外、体内降解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一种自行制备的孔径为100~300nm、孔隙率为95%的中等分子量海绵状聚乳酸支架置体外37℃振荡水浴,按时间顺序取出称重,观察其体外降解速度;将这种新型高孔隙率聚乳酸支架植入小鼠皮下,分别于2、4、6、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和HE染色光镜检查.结果该新型高孔隙率聚乳酸支架体外16周降解率为14.05%,体内植入大体观察及组织形态学检查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结论这种新型高孔隙率海绵状聚乳酸支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自体组织工程软骨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工程学”这一名称于1987年被正式提出,近年来已取得很大进展。软骨组织由于结构简单,成分单一,非常适合组织工程研究。耳、鼻、喉和气管是富于软骨的器官,组织工程软骨可以用于这些器官损伤后的修复与重建。本文简介组织工程软骨的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黄金中  李雪盛 《耳鼻咽喉》2000,7(5):294-297
目的:研究促进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在体外增殖的方法,为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在软骨组织工程的应用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三种培养期(DMEM、F-12、1640)、胰岛素、琼脂和肌苷对正常成人鼻中隔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结果:1640培养基和新生牛血清适合进行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培养,胰岛素可保持软骨细胞生长,琼脂可促进软骨细胞表型稳定;在1640培养基条件下,肌苷对软骨细胞的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用鼻中隔、鼻底带蒂粘软骨膜(粘骨膜)瓣修补鼻中隔穿孔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在鼻内镜下于—侧鼻腔采用穿孔上方的鼻中隔粘膜制作以穿孔上缘为蒂的粘软骨膜(粘骨膜)瓣并向下反转;对侧鼻腔采用穿孔下方的鼻中隔及鼻底粘膜制作以穿孔下缘为蒂的粘软骨膜(粘骨膜)瓣并向上翻转.将双侧粘软骨膜(粘骨膜)瓣分别通过穿孔翻转至对侧鼻腔,修补穿孔并覆盖于对侧的粘膜瓣供区创面,贯穿缝合固定粘软骨膜(粘骨膜)瓣.结果 21例中20例一次修补成功,随访1~3年,未见再穿孔.鼻中隔、鼻底供区创面在3~6周后愈合.1例未成功者为穿孔较小且穿孔边缘粘膜菲薄者.结论 鼻中隔、鼻底带蒂粘软骨膜(粘骨膜)瓣翻转法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是修补鼻中隔穿孔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和谐使命-2010"任务非洲4国医疗服务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一个独立的科室全程参与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笔者调查分析了4国的专科疾病情况,为指导今后相关任务用药提供参考.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和谐使命-2010"任务非洲4国即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患者共627例,男291例,女336例;年龄2~77岁,平均(34.3±10.8)岁.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0岁,主诉6个月前开始发现鼻背小肿物,生长缓慢,无疼痛、红肿及破溃出血,于2014年2月7日来我院就诊。检查:鼻背略偏右侧可见一隆起新生物,约0.8 cm×0.8 cm大,暗红色,质韧,与皮肤粘连,活动差,无明显压痛,头颈部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术前常规检查未见异常,于2月8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梭形皮肤切口,完整剥离并切除肿块,术后肿物病理报告:(右侧鼻背)切除带皮组织一块,1.3 cm ×1.1 cm ×1.0 cm;纤维组织细胞瘤,肿瘤0.8 cm ×0.8 cm ×0.7 cm大。一步法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CD68(+++),CD163(+++), CKAE1/AE(-),SMA(-),P5(++),Ki67标记指数约10%。诊断为鼻背纤维组织细胞瘤(图1~2)。  相似文献   
19.
资料患者男性,46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2个月"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治疗。患者2011年7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大小约5cm×4cm,质硬、无压痛;局部皮温不高。在本院门诊行B超引导下进行左侧颌面部囊性包块抽吸术,抽出泥沙样褐色液体,但病理检查"未见异常"。2011年8月中旬,患者出现颈部包块疼痛,并在10余天内迅速增大。曾行抗感染治疗,疼痛明显减轻,但包块无明显缩小。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颈部鳃裂囊肿",遂来本院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左颈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加速体外培养的人鼻中隔软骨细胞的增殖,观察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鼻中隔软骨细胞,MTT法观察IGF-I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IGF-I对软骨细胞周期的影响;斑点杂交法了解IGF-I对软骨细胞II型胶原mRAN的影响。结果:IGF-I浓度大于5ng/ml即可促进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的增殖,缩短软骨细胞增殖周期,有助于II型胶原mRNA的合成。结论:IGF-I促进人鼻中隔软骨细胞增殖与缩短细胞周期有关,并可能通过促进软骨细胞II型胶原mRNA的合成使软骨细胞保持表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