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迄今血液形态学检查仍是造血系统疾病最基本的诊断方法,我们就形态学的一些新认识作一探讨. 一、细胞形态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范畴包括早已纳入的细胞化学及细胞免疫化学等染色.细胞形态学检验及其诊断不但需有熟练和多专业的实验医学技术,而且要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多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可使形态学检验的经验得到累积和升华.形态学诊断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反映出两者的独立性和密切相关性,相互贯穿,相得益彰,非常有益于形态学的多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22.
例1 宋某,男,29岁。右上下磨牙,阵发性钝痛检查右上下颌牙齿无龋,牙龈正常。X线检查,右上  相似文献   
23.
Auer小体及富含Auer小体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奥氏(Auer)小体,1924年由Lnove报道以来,有关Auer小体的形成、化学成分、形态特点、诊断意义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虽有一些研究,但其形成机理、与临床疗效、预后的关系等仍待进一步探讨。在细胞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其形成认为是白血病细胞浆内免疫球蛋白晶状体,也有人认为是由嗜苯胺兰颗粒融合而成的浆内包涵物。其化学成分为中性蛋白、碱性蛋白以及酶类(主要包括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曾有资料报道,通过酶类、脂类、蛋白质、  相似文献   
24.
方法:消毒口唇部。取2%普鲁卡因0.5毫升行囊肿环状局麻,用空针抽尽囊液后。将5%鱼肝油酸钠0.2~0.3毫升注人囊肿基底部。  相似文献   
25.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伴有胸痛.于当地医院就诊未明确诊断.自发病以来,患者头晕、乏力逐渐加重,并出现双下肢轻度浮肿,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1997年1月27日来院就诊.既往无贫血、出血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T37.1℃,BP16/19 kPa,HR90次/min,极度贫血貌,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全身淋巴结未及异常,第三、四肋骨间及心尖搏动处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三级),两肺(-),腹平坦、软,右下腹部轻度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浮肿,余均正常.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18年来开展Hb测定室间质评经验,寻找提高测定准确性的规律.方法对18年来Hb室间质评4 182份回报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变异系数及偏差指数来衡量判别室间质评总体成绩及单个实验室水平的差异;同时对偏差指数和改良偏差指数,高、低Hb含量的室间质评CV及室间质评中极端值的取舍方法和过失误差发生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 18年室间质评CV由1983年的8.1%减低到2000年的1.8%,改良偏差指数由1995年的0.71下降到2000年的0.36,达到了国内领先和国际水平.结论采用统一分发Hb质控液和定值Hb液,定期进行室间质量评价,是一种提高Hb测定准确性和减小变异的有效手段,在评价方法上,以采用Grubbs氏法取舍极端值及国际通用的偏差指数法(或改良DI法)进行室间质评较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7.
在实际工作中 ,要定量测定某个样品的含量常常离不开线性回归理论及其数学模型 ,因此线性方程或标准曲线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着样品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尤其是对医学检验工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今天 ,它对分析时的质量控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对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数据采用不同线性回归方法来处理 ,其计算的结果也必然不尽相同 ,甚至有的差异非常显著。故如何正确选用线性回归方程对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将有关进展与实际工作体会相结合 ,对现行线性回归方法 (经典线性回归 )的局限性作一述评性讨论 ,…  相似文献   
28.
酶标仪性能评价与鉴定的基本方法及其初步应用成军孙关忠郑怀竞李早荣倪方荣表1滤光片波长精度检查滤光片波长(nm)标定值405.0450.0490.0540.0550.0585.0620.0655.0实测值404.8448.2489.1540.3549....  相似文献   
29.
骨髓巨核细胞和有核细胞计数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为了给确诊血液病及观察其疗效、预后,或判断骨髓移植造血功能恢复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骨髓巨核细胞数和有核细胞数定量数据,使该二项检验能为临床提供更准确、重复性更好的信息。方法 采用抗凝骨髓液、定量骨髓涂片、检查全涂片的巨核细胞以达到定量计数巨核细胞,并以传统每张涂片法作对照;以20倍稀释后用血细胞计数池计数的方法,达到定量计数骨髓有核细胞。结果 传统的每张涂片法38张涂片计数结果巨核细胞为299.97±97.27个/张(?±s),变异系数为65.8%;新推荐的骨髓巨核细胞定量计数法34张涂片结果为64.72±17.09/μl(?±s),变异系数为26.4%。114例骨髓有核细胞定量计数结果介于(6.0~456.0)×10~9/L之间((?97.3×10~9/L);三份骨髓有核细胞高、中、低值标本反复分别定量计数30次,变异系数分别为6.1%,6.1%和9.8%。结论 该研究推荐的骨髓巨核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定量计数法,与传统的每张涂片法或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比值及低倍镜估计法比较,具有方法学设计科学合理、重复性好,可提供具体而确切的数据,便于临床动态分析比较;同时还根据定量计数有核细胞的骨髓涂片,提出了一个高倍镜判断有核细胞增生程度的标准,可供必要时选用。  相似文献   
30.
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诊断和治疗研究中最直接、最快速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是,检查结果与骨髓标本的取材质量关系极为密切,而其中以抽取骨髓液的量影响最大。所以,在做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时,对骨髓标本的取材量大多数要求在0.2ml左右[1,2],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量太少除了不易控制外,大多数情况下抽取的骨髓液缺乏骨髓小粒或被组织液、血液稀释。为此,我们以骨髓标本质量(以骨髓小粒、骨髓有核细胞和巨核细胞数量为质量指标)与骨髓取材量为题,做了相关性实验,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材料出方法1.1标本来源2003年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