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手术后复发/转移恶性黑色素瘤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开始,17个接受手术治疗后的黑色素瘤局部或远处患者,随访5~12个月,观察其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人短距离放疗后5月死于肝转移所致肝衰竭,1人短距离放疗8月后死于脑转移瘤.其余15人均存活并没有其他脏器转移.在所有患者的19例植入病灶中,6例病人达到了完全缓解,病灶消失.5例病人部分缓解,3例病人病灶保持不变,5例进展.1月、2月、6月、12月局控率分别为84.2%、79.0%、68.4%、57.9%.结论 CT导向下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30例为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4例为起源于同有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对30例起源于黏膜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根据病变大小决定行内镜下EMR或ESD治疗,完整切除病变.对4例起源于固有肌层的食管平滑肌瘤,考虑穿孔可能性大,未予内镜下治疗.结果 40例食管黏膜下肿瘤,病变直径0.4~2.5 cm(中位直径1.45 cm).24例行内镜下EMR治疗,6例病变直径超过1.5 cm行内镜下ESD治疗,ESD手术时间15~45 min(中位时间30min).2例术中出血较多.经内镜喷洒止血药物、电凝、氩离子束凝固治疗及金属钛夹钳夹止血,无术后出血,无ESD穿孔.所有EMR或ESD切除病变送检病理确诊,基底和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术后1.5个月及6个月随访,创面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 超声内镜能够准确地诊断食管平滑肌瘤并指导其治疗.大多数食管平滑肌瘤的EMR治疗是简便和安全的.对于病灶较大、EMR难以完整切除的病变可行ESD治疗,也是安伞有效的,它可以完整切除食管病变,并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33.
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的近期临床价值。方法40例肺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2例为肺癌,共35个病灶,18例为肺转移瘤(原发病6例为肝癌,10例为肠癌,2例为乳腺癌),共31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为4.0cm。采用TPS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瘤灶内,随访6个月观察局部控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40例病例共66个病灶,完全缓解(CR)34/66;部分缓解(PR)21/66;无变化(NC)9个;进展(PD)2个,总有效率88.3%(CR+PR)。27例患者术中肺内会有少量渗出;4例出现气胸,肺压缩均在30%以内,经保守治疗好转;术后1周痰中带血14例;术后2周3例患者出现轻度白细胞下降,白细胞计数3~4×109/L;术后6个月的影像学检查发现肺内粒子游走2例;未见大出血、急性肺栓塞、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近期效果好,是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35.
放射性粒子125I对兔股动脉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对正常家兔股动脉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家兔18只,使用信封法抽签随机选取家兔一侧后腿股鞘内切开直视下植入0.8mCi125I6个,按TPS计划设计股动脉的周边匹配剂量(MPD)为100~120Gy,90%的处方剂量(PD)集中在靠近粒子的股动脉血管壁局部,正常饲养4个月(核素125I的2个半衰期),4个月后处死家兔取出离粒子植入部位最近的股动脉,观察血管壁形态及进行镜下病理学观察。结果18只家兔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X线及TPS验证显示所选取股动脉受到设计照射剂量的照射,4个月后有15只存活(3只家兔死于与照射无关的其他原因),处死后取出研究选取部位血管段,大体学检查血管无变形、管径无缩小,内壁未见附壁血栓形成,镜下观察受试家兔的股动脉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该实验剂量下放射性粒子125I对于正常血管的组织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36.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初步疗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ve focused ultrasound,HIFU)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或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近期疗效. 方法 2001年7月~2002年12月,对84例恶性实体肿瘤先介入化疗栓塞或全身静脉化疗,再行HIFU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ALT、AST)、影像学(ECT、MRI或CT)的变化. 结果联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92.5%(62/67);56例肝癌ALT、AST异常降至正常水平分别占58.9%(33/56)、66.1%(37/56),AFP降低>50%占71.9%(23/32);MRI或CT示肿瘤坏死范围>50%占91.7%(77/84),其中>80%占61.9%(52/84),肿瘤坏死范围<50%占8.3%(7/84). 结论 HIFU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或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恶性实体肿瘤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7.
妊娠并发肝内肝汁淤积症(下称ICP)是产科重要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早产及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及胎儿。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13倒ICP,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Ⅳ期),均先行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静脉化疗2~3个周期,再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TPS治疗计划系统算出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分布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实质内及肿瘤边缘。结果 2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1例,部分缓解(PR)4例,稳定(NC)1例,进展(PD)0例。中位生存期14月,1年生存率76.92%。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有化疗不良反应(Ⅰ~Ⅳ度急性骨髓抑制,Ⅰ~Ⅲ度恶心呕吐,少量脱发)。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 评价CT导向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肝内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36~72 岁,中位年龄为51岁。病灶大小平均为2.15×3.05cm。全部病例为肝癌化疗栓塞、射频、微波.化学消融综合治疗后,门脉癌栓未能控制者,采用TPS计算布源,局部麻醉CT导向下将125I粒子植入门静脉癌栓内,采用0.8 mCi活度的125I粒子相隔0.5cm沿门静脉癌栓长径播植。随访4月观察并发症及行肝脏增强CT检查,了解门静脉癌栓局部控制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4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例;无变化(NC)1例;进展(PD)0例。总有效率(CR+PR)90.0%(9/10)。术后腹水加重者1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腹水消失,肝脏转氨酶一过性升高者3例,粒子肺内、肝左叶游走1例,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肝脓肿、胰瘘、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向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静脉癌栓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近期效果好,是一种治疗中晚期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19例、发热16例、术后疼痛17例及局部出血1例,肺部病灶处理过程中出现出血3例、气胸2例、气促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患者近期平均生存期(11.5±1.1)个月.结论 微创治疗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