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5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肌内脂肪瘤的声像图表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为了探索肌内脂肪瘤的声像图特征。资料和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肌内脂肪瘤患者22例,使用EUB-40型超声诊断仪和ATLHDI-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MHz现阵探头和L10-5MHz探头,观察肿物的形状、大小、边界、内部回声特点及病变血流情况。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横纹肌内,呈椭圆形,其长径与肌纤维平行。14例肿物边界清晰或有包膜,11例内部回声不均匀。40.9%病变呈强回声,36.4%呈等回声,22.7%呈低回声。部分(7/13)病变有低速血流信号。结论:肌内脂肪瘤声像图表现是多样性的,多数为强回声或低回声,超声检查有助于此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2.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进展   总被引:59,自引:1,他引:59  
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进展张武梁建平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女性可达5%~10%。病变早期临床表现往往不明显,早期和正确诊断有赖于详细实验室检查和先进的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活检。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NM)、CT、核磁共振显像及正...  相似文献   
73.
甲状腺淋巴瘤临床上非常少见,其超声表现国内外报告更少。我院近来应用ATL,HDI-3000彩色超声仪,采用L10-5MHz超宽频探头,共发现两例甲状腺淋巴瘤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51岁,发现有颈前肿物一月余.进行件增大。体检:右甲状腺明显增大,质地较硬,无压病.未触及明显结节。左甲状腺质地悄地、不肿大未触及结化形色超声检查:左用状腺体积不大,宽×厚为2.7cm×1.7cm,回声不均匀减低,可见较多人规则细莱索状较强回声并有网格样改变,CDI显本整个甲状腺内部血流和富,似“火海样”改变。右甲状腺明显增大,宽×厚…  相似文献   
74.
目的采用MSCT观测国人正常膈下动脉(IPA)的起源及直径,为血管造影和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300名受试者行上腹部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320mgI/ml)。对所得图像进行CPR、MIP及VR,比较3种重建方法对IPA起源及大体解剖的显示能力,并在MIP图像上测量IPA直径(距离起源开口5mm处)。结果 300名受检者清晰显示594支IPA,其中300支(50.51%)起始于腹腔干,208支(35.02%)起始于腹主动脉,56支(9.43%)起始于肾动脉,20支(3.37%)起始于胃左动脉,7支(1.18%)起始于副肾动脉,2支(0.34%)起始于肝固有动脉,1支(0.17%)起始于脾动脉。3种重建方式显示I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IAP直径为(1.41±0.33)mm,95%可信区间(1.41±0.04)mm;左侧IPA直径为(1.30±0.37)mm,95%可信区间(1.30±0.04)mm。结论 MSCT可较好地反映IPA的正常解剖和变异,并可提供其内径的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5例患者共73颗牙,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进行修复。之后随访观察,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制定标准评估修复情况。结果:73颗二氧化锆全瓷冠的边缘完整性,牙龈状态,颜色等方面表现良好,有3例4个全瓷冠出现崩瓷。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临床上的修复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滥用小切口手术的危害。方法:选取我院外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外科胆囊切除术和阑尾切除术共137例,对行小切口手术患者及正常切口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7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0.4%;49例行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患者,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3%,均高于同时期正常切口术后并发症率。结论:小切口手术方便快捷,但应注意应用的适应证,临床盲目应用会造成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7.
目的:评价选择性α1肾上腺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络新缓释片)在治疗单侧输尿管末端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单侧输尿管末端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药物治疗,两组间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n=36)服用排石颗粒(5 g,3/d),治疗组(n=36)服用排石颗粒(5 g,3/d)和盐酸坦络新缓释片(0.4 mg,1/d),共服药两周,并对所有患者随访4周,通过询问症状和检查尿常规、B超,了解疼痛缓解时间和程度,排石率、排石时间,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排石率86.1%(31/36),对照组排石率33.3%(12/36)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结石排出时间分别为(6.8±2.0)d和(12.0±1.8)d,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盐酸坦络新缓释片有明显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确定实验对象50例.随机分成五组:对照组、B超辐照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及30分钟恢复组.行人工流产后取早孕绒毛,进行染色体和DNA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上述各实验组,均未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B超辐照10分钟、20分钟组未引起绒毛组织 DNA含量的变化;辐照 30分钟组引起 DNA含量显著下降(P<0.05),7天后恢复正常.表明:诊断用B超辐射30分钟可引起DNA含量减少,同时也表明这种损伤作用是可复性的.  相似文献   
79.
慢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症状的神经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引起排尿症状的神经机制.方法 电刺激大鼠前列腺,记录膀胱的肌电活动及其在神经封闭、植物神经切除后的变化.结果 电刺激大鼠前列腺时在膀胱肌层可记录到较稳定的波形呈慢波的肌电活动波.利多卡因阻滞前列腺组织内的神经传导后,可使膀胱肌电活动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与阻滞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改用生理盐水前列腺注入前后各时段波幅和潜伏期均无显著变化(P>0.05);颈髓横断后对膀胱肌电活动无显著影响.破坏同侧T13~L5交感神经干后对膀胱肌电活动有显著影响;而同侧L6~S3副交感神经切断后,膀胱肌电活动波基本消失.结论 前列腺与膀胱间存在神经反射,可能为脊髓固有的神经反射,通过此反射慢性前列腺炎时可以引起膀胱功能改变进而引起排尿症状.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氢氧化钙用于感染牙根管内消毒的疗效。方法:选取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128颗,按就诊日期的单双日分为氢氧化钙组(68颗牙)和甲醛甲酚组(60颗牙),冠向下法根管预备后分别于根管内封入氢氧化钙或甲醛甲酚进行消毒.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封药后症状均减轻或消失,氢氧化钙组的有效率为100%,甲醛甲酚组有效率为81.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氢氧化钙是一种理想的根管消毒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