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98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评价丹皮酚与银杏叶提取物1∶1组合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尼莫地平(10.8 mg/kg)组、丹皮酚(37.5 mg/kg)组、银杏叶提取物(37.5 mg/kg)组以及丹皮酚银杏叶提取物1∶1组合物(75.0 mg/kg)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给药容积10 m L/kg,ig给药6 d后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脑缺血再灌注后4、24 h进行观察,计算行为学评分;动物取脑,测定脑梗死面积,计算脑梗死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 h后,测定血清中自由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水平和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GABA、Glu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2 h后,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有降低趋势,其中组合物组的降低作用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银杏叶提取物、丹皮酚、组合物组大鼠脑梗死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模型组比较,组合物组大鼠血清中SOD水平、丹皮酚和组合物组血清中GABA水平显著升高(P0.05),银杏叶提取物、丹皮酚、组合物组大鼠血清中MDA水平、组合物组血清中Glu水平显著降低(P0.01、0.05);丹皮酚和组合物组大鼠脑组织中MMP-9、Glu含量显著降低(P0.01、0.05),组合物组脑组织中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丹皮酚银杏叶提取物组合物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损伤、平衡兴奋性氨基酸与抑制性氨基酸浓度、调节MMP-9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ease, ATAAD)是心脏外科常见的需急诊处理的疾病之一,然而,临床中突然的胸痛也可能会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CAD),并可能在急救过程中给与抗血小板治疗(Antiplatelet therapy,APT)。我们回顾分析了本中心急性主动脉基础患者,研究术前抗血小板治疗对其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至2020年收治的523例主动脉基础患者,其中有31名在术前接受过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或两者联合使用的抗血小板治疗。在倾向评分匹配之前和之后,通过使用逻辑回归模型比较了APT和非APT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匹配分析后剩余的样本在APT组中为30例,非APT组为80例。 结果:经匹配后APT组患者数为30例,非APT组为80例。我们发现APT组中有10例(33%)既往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APT组的红细胞输入量更大,为8.4±6.05单位;血浆输入量401.67±727 ml,以及血小板输注量(14.07±8.92单位)。 APT组的心包及胸骨后引流量更多(5009.37±2131.44ml,P = 0.004)。 APT组的死亡率相对非APT组较高(26%比10%,P = 0.027)。术前APT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 6.808,95%CI1.554-29.828,P = 0.011)。 结论:ATAAD修复前的APT与更多的输血和更高的早期死亡率有关。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状况和外科医生的经验仔细考虑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铜离子氧化24h制备Ox-LDL。取HUVEC以100mg/LOx-LDL分别孵育0.5、1、1.5、2h,另取HUVEC分别用100 mg/LLDL和0、50、100、200mg/LOx-LDL孵育1.5h.均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中PECAM-1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Ox-LDL除正常LDL所含成分外.还含有胆固醇亚油酸酯的过氧化特异斑点X和甲基脂肪酸。Ox-LDL作用0.5h时PECAM-1 mRNA表达水平最低;随时间延长,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与0.5h时比较,P〈0.05;至2h时.PECAM-1表达水平有所回落,但与0.5h时比较,P-〈0.05。0、50、100、200mg/LOx-LDL作用1.5h,PECAM-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以100mg/L时表达水平最高。100mg/LLDL作用1.5h时,PECAM-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Ox-LDL可在转录水平上调血管内皮细胞PECAM-1基因表达.从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高水平表达PECAM-1。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腹股沟直疝突入阴囊的可能原因及其手术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发生疝囊突入阴囊12例次,发生率为3.4%。与未突入阴囊组比较,突入阴囊组患者的年龄大、病程长、疝环口及疝囊大,且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导致慢性腹内压增高的疾患。12例次中采用“疝环充填+平片”修补术1例次,其余11例次均采用腹膜前修补术。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7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直疝在少数情况下可以突入阴囊,宜选择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在体外循环(CPB)术后心脏复苏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CPB下瓣膜置换的心脏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主动脉开放时艾司洛尔组(A组)静注艾司洛尔2 mg/kg,对照组(D组)静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测定两组患者入室时(T0)、开放主动脉时(T1)、开放主动脉后30 min(T5)、24 h(T6)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记录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开放主动脉后心律失常、电除颤的情况、心脏复跳时间,主动脉开放时(T1)、开放后1 min(T2)、5 min(T3)、10 min(T4)、30 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与D组比较,A组T5、T6cTnI浓度及T2、T3、T4HR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主动脉后A组心律失常、电除颤的几率减少,平均心脏复跳时间晚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心脏复苏障碍病例。结论主动脉开放时静脉注入艾司洛尔2 mg/kg能降低CPB术后心脏复跳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稳定心率,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6.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但目前肝源的匮乏,已远不能满足等待肝移植患者的需要。运用高龄(≥60岁)供肝移植能够部分缓解供肝短缺,但仍存在争议。笔者从高龄肝脏的变化特点、运用高龄供肝移植的研究现状和高龄供肝移植的可行性3个方面作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胎儿肝脏血管瘤的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肝脏实性肿块且产后证实为肝脏血管瘤的患者15例,分析产前超声影像学特征,并追踪其预后。【结果】15例病例中13例产前超声提示胎儿肝内血管瘤,2例误诊为肝母细胞瘤(其中1例引产、1例活产分娩),产前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6.7%(13/15)、误诊率为13.3%(2/15);15例中2例为高回声、1例为等回声、5例为低回声、7例为混合回声;15例中13例活产分娩、2例引产,13例活产婴儿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或增强CT扫描或MRI检查证实为肝血管瘤,2例引产胎儿在孕妇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经尸体解剖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血管瘤。13例活产婴儿均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期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6~36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胎儿肝脏血管瘤的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等有一定特点,但是缺乏特异性,产前超声对胎儿肝脏血管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肝血管瘤患儿经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多功能蝶形底盘造口袋引流大便治疗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9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ICU因大便失禁而发生IAD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IAD皮肤管理三部曲联合普通造口袋,观察组采用IAD皮肤管理三部曲联合多功能蝶形底盘造口袋。比较两组患者的IAD治疗总有效率、治疗IAD护理人员的护理时间以及造口袋平均留置时间、造口袋平均使用时间、更换频次、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AD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用护理时间为(1.89±0.32)h/d,短于对照组的(5.73±1.64)h/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为(5.20±0.40)d/人,短于对照组的(9.40±1.20)d/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使用时间为(98.27±12.18)h/袋,长于对照组的(72.18±4.63)h/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更换频次为(1.20±0.10)次/人,短于对照组的(3.10±0.70)次/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的造口袋,多功能蝶形底盘造口袋可有效治疗IAD,缩短治疗IAD所用护理时间,延长造口袋使用时间,减少平均留置时间和更换频次,提升家属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9.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利用Pentacam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前后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45例(51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3.2 mm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1个月及3个月利用Pentacam测量角膜前后表面的高阶像差(包括总的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三叶草以及3~6阶像差),将角膜前、后表面高阶像差按直径范围不同(3 mm直径和6 mm直径)分为两组,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两因素设计定量资料方差分析方法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角膜前表面总的高阶像差术前1 d为(0.289±0.171)μm,至术后3个月时轻度增加为(0.312±0.158)μm(3 mm直径);术前1 d为(0.980 ±0.215)μm,至术后3个月时轻度增加为(1.054±0.308)μm(6mm直径),但手术前后变化无统计学差异(F=1.55,P=0.22),且两组总的高阶像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F=0.95,P=0.42);其余各项高阶像差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总的高阶像差的变化相似.角膜后表面总的高阶像差术前1 d为(0.548±0.220)μm,至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为(0.661±0.275)μm(3 mm直径);术前1 d为(1.780±0.453)μm,至术后3个月时明显增加为(1.945±0.532)μm(6mm直径),手术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P=0.00),且两组总的高阶像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不同(F=12.46,P=0.00);其余各项高阶像差手术前后的变化与总的高阶像差的变化相似.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的变化不影响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但是,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阶像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能影响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50.
我院实行单病种收费的做法与成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2005年底开始选择72个病种实行单病种收费。采取成立领导小组、进行全院思想发动、认真筛选病种、精确测算费用、加强运行督导等措施,使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