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预测尤文肉瘤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二级结构及B细胞表位。方法:采用SOPM/SOPMA法、Chou—Fasman法和Karplus—Schulz法预测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综合分析蛋白的柔性结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与抗原性,通过预测数据再确定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抗原表位。结果:EWS—FLI1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柔性区域,位于EWS—FLI1蛋白N端5.23-30,32,36-49,62,69—100,118.123,128.132,135,137.170,173—179,183—271,276-286,291—301,317—319,328—331,346—353.396-400,407-408,426-438区段;α螺旋位于N端10—15,34,55,106—107,306—316,340—345,359—362,386,392区段;β折叠位于N端20,22,50—52,65-67,102—107,272,274,289—290,323,325-327,371-375,380-384,422-424,446—447区段;B细胞表位位于N端69-79,99—114,128—152,167.171,194-208,248—265,397-406区段,融合区B细胞表位位于N端248—265区段。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EWS—FLI1蛋白融合区的二级结构与B细胞表位,为蛋白特征及复合表位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构建P16慢病毒载体,为修复坏死心肌干细胞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构建 pLVX p16ink4a ZsGreen、pLVX P16INK4a慢病毒载体,将P16目的基因转导入目标细胞。利用倒置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 pLVX p16ink4a ZsGreen阳性转导细胞的变化,并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观察 pLVX P16INK4a 转导阳性细胞即衰老细胞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P16目的基因转导成功后蛋白变化水平。结果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 pLVX P16ink4a ZsGreen阳性转导细胞传代增殖受到抑制,β半乳糖苷酶染色鉴定观察 pLVX P16INK4a转导阳性细胞即衰老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上述两种阳性转导细胞在细胞培养传代过程中被稀释。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p16INK4a蛋白水平也存在稀释变化。结论构建P16慢病毒载体转导目标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目的基因P16在细胞传代增殖过程中存在抑制作用,并可导致转导阳性细胞稀释。  相似文献   
7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特征为多种自身抗体产生和多系统损害,累及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时称神经精神狼疮。神经精神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机制参与其发病,一是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脑血管损害;二是自身免疫反应产生的炎性因子引起的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74.
<正>最近我们对1例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瘙痒患者实施了脊髓外周电刺激治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64岁,因"右侧头顶、前额及上下眼睑瘙痒3月余"入院。3月前右侧头顶部及额部出现疱疹,疱疹消退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爆发样发作,难以忍受,使其不能安心专注工作甚至睡眠,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患者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能耐受药物治疗,多次行眶上神经阻滞及脉冲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