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31.
和丈夫吵架     
说我丈夫吵架,也许我邻居、同事等都不大相信。倒也情有可原,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听见我们“大吵大闹”。其实,两夫妻哪有不吵的呢,只是,与其说我和丈犬“吵架”,还不如说是“写架”好了,这得从下面的事说起: 记得有一次我非常生气,突然声音高八度指责起丈夫来,丈夫毫不客气地还嘴了,不到两岁的儿子使劲喊:“妈妈!妈妈!……”我一愣!这不  相似文献   
32.
严重烧伤病人康复期社会支持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岳丽青  蒋冬梅  黄晓元 《护理研究》2008,22(24):2174-2175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人及其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间因素之一[1].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可以改善病人的抑郁状况,有助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预见和应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严重烧伤病人创面愈合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外观改变、功能障碍,而心理特征及付费方式影响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2];后期整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生活和心理负担,这些均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了解严重烧伤病人的社会支持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有利于提高社会支持度,改善严重烧伤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3.
重度烧伤输液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烧伤输液一直是烧伤护理工作中一项较难解决的问题。因为烧伤病人输液量大、输液时间长、液体种类多,但病人静脉穿刺困难,输液通道的维持难,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并发症,需要细心的护理。现将国内重度烧伤输液护理综述如下。1 输液通道的建立1.1 穿刺针的选择 烧伤休克期病人入院后尽早建立输液通道,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最好建立两条通路,一路输晶体液,一路输胶体液。伍素华认为1岁以内的小儿可选择4.5~5号尼龙针头,1岁以上小儿可用留置针或者5.5~7号尼龙针头输液。黄桃英、陈壁认为烧伤病人动静脉留置针输液血管选择广泛,能多次使用同一血管,不易刺破血管形成血肿,短时间内输液量大,维持时间长。有躁动者不宜用尼龙针输液。穿刺困难者应及早行深静脉插管,它不仅可以保证输液速度、尽快复苏,还用于静脉高营养、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因为静脉切开创伤大、易感染及费时间,切开处无法进行抽血检查,拔管后的血管无法再次使用,近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建立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评价其实施效果,探索患者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方法 :以多参数监护仪为例,根据警报生命周期中产生、传送、识别和应答四个重要环节,通过专家讨论法,明确警报管理团队成员及职责;通过文献法、循证法、专家咨询法和实验研究法,制定警报管理的措施,并进行实践。结果 :护理单元警报数量显著减少,警报设置合格率、警报应答率和设备附件合格率明显提高;护士的警报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提升。结论 :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的建立,提高了护士的警报管理能力,有效改进了设备的警报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36.
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具备有警报功能的仪器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警报的目的本来是提醒医护人员可能存在不安全状况,但是因为虚假警报率高、警报应答不当等原因反而导致警报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尽管设立于美国的医疗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早在2003年就设立全国患者安全目标(national patient safety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检索、评价并总结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功能促进策略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遵循“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UpToDate、BMJ最佳临床实践、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网站、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指南网站、数据库及耳鼻喉头颈外科协会和吞咽障碍康复学会网站中关于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功能促进策略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最佳实践及高质量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7篇指南、4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和2篇证据总结,汇总了包含多学科协作、吞咽评估、吞咽障碍干预措施及随访4个方面的18条证据。结论 吞咽功能促进策略可有效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吞咽功能。医护人员在证据转化时,应结合临床实际情境及个体意愿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吞咽功能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38.
护士和住院患者对生活护理时间的选择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执行生活护理的最佳时段,为改变排班模式、进一步落实生活护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360名、临床护士22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生活护理的时间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60%以上的患者和护士认为进行晨间护理的最佳时段为7:00~8:00、晚间护理为19:00~21:00;调整排班后患者对生活护理满意度由84.00%提高到93.00%.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8.00%提高到94.33%.结论 护士和患者对实施晨晚间生活护理的时间认同基本一致 ;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护士的需求调整生活护理时间,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高护患双方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重返岗位对严重烧伤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复诊的严重烧伤患者按是否重返岗住分为重返岗位组(n=43)和未重返岗位组(n=53),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因子分。结果重返岗位组的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未重返岗位组(P〈0.05);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等各因子分中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运动与感觉功能、正性情感、认知功能、自尊、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婚姻与家庭和生活质量总评得分重返岗位组显著高于未重返岗位组(P〈0.05,P〈0.01)。结论重返岗位能提高严重烧伤患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能重返岗位可作为衡量严重烧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0.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人及其家庭、单位、党闭、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间因素之一。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可以改善病人的抑郁状况,有助于个体对生活事件的预见和应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严重烧伤病人创面愈合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外观改变、功能障碍,而心理特征及付费方式影响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