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34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341.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家兔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 α基因(TNF αm RNA)表达的影响,探讨PTX在创伤性ALI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创伤性ALI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 只)、创伤性ALI模型组(24 只)和PTX治疗组(24 只),用ELISA 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浆TNF α含量及肺组织TNF αm RNA表达水平。结果:血浆TNF α含量创伤性ALI模型组于创伤后1.5 小时达峰值〔(1.27±0.26)μg/L〕,肺组织TNF αm RNA表达于创伤后8 小时达高峰(2.67±0.18),二者在时间上不完全平行。PTX治疗组肺组织TNF αm RNA 的表达和外周血TNF α含量均低于创伤性ALI模型组(P均< 0.05)。结论:PTX能有效抑制创伤性ALI家兔肺组织TNF αm RNA表达;本研究为PTX治疗创伤性ALI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42.
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是导致输血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值得临床关注的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组织我国包括输血医学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及心血管内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制订了《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该共识就TRALI相关的辅助检查、TRAL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TRALI的预防策略及TRALI的治疗策略提出了中国专家共识意见。  相似文献   
343.
川芎嗪对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中NF-κB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川芎嗪(Lig)在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时对肺泡巨噬细胞(PAM)核因子(NF)-κB活化的调节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家兔失血性休克合并内毒素诱发肺损伤时模型,3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川芎嗪干预组和对照组。测动脉血气、肺湿/干质量比(W/D),提取PAM中核蛋白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法测NF-κB活性,原位杂交法(ISH)结合原位定量检测PAM中IKK-β的mRNA表达,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测PAM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结果干预组W/D、PaCO2低于模型组,而PaO2高于模型组;模型组和干预组的IKK-βmRNA的表达、NF-κB活性、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Ρ<0·01),干预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Ρ<0·05)。讨论川芎嗪可减轻失血性休克并内毒素诱发的急性肺损伤,可能与川芎嗪干预抑制肺泡巨噬细胞NF-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344.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单链丝氨酸蛋白酶(scNS4A/NS3)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克隆.方法:根据文献报道设计扩增scNS4A/NS3编码基因的引物,从HCV阳性患者血清中提取病毒RNA,RT-PCR方法扩增出scNS4A/NS3基因片段,BamH Ⅰ/HindⅢ双酶切后连接到经同样酶切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转化菌株JM109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scNS4A/NS3,经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将阳性重组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经持续G418压力选择和克隆化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用RT-PCR,IFA,Western-blot证实该稳定细胞系可以表达单链丝氨酸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scNS4A/NS3;建立了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克隆,命名为scpHepG2.结论:获得稳定的scpHepG2细胞克隆可表达单链丝氨酸蛋白,为下一步建立以细胞为基础的评价抗HCV丝氨酸蛋白酶药物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5.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稳定转染的P815细胞克隆.方法:PCR方法扩增核心区羧基端部分缺失的基因片段Ct;合成HCVE2区模拟表位和NS3~NS5七个T细胞表位基因Em;分别克隆入穿梭质粒载体pDE22中.用BamHⅠ/HindⅢ双酶切pDE22得到复合多表位基因CtEm,再将CtEm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CtEm,经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通过脂质体转染至P815细胞,持续G418压力选择和有限稀释法克隆化获得稳定转染的细胞系,用RT—PCR,IFA,Western—blot证实该稳定转染细胞系可以表达多表位基因.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建立了稳定转染的P815细胞系.结论:构建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P815细胞,为进一步在疫苗研究中分析CTL功能建立了靶细胞.  相似文献   
346.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38岁,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乏力,但不影响行动,伴大汗、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四肢肌肉疼痛、双脚异常冰冷感.经外院诊治后考虑"ISAAC综合征",给予强的松、卡马西平口服治疗,患者自觉四肢肌肉疼痛感减轻,但其余上述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入院后神经系统查体:四肢可见肌...  相似文献   
347.
目的 研究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econd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sHLH)患者血常规及其衍生比值对早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7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的sHLH患者共96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急诊第一时间接诊后的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Cox回归、K-M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最后对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96例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49)和死亡组(n=47),对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血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比值(RPR)和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K-M生存曲线及预后相关性热图分析提示,血WBC、PLT和RPR可能是影响sHLH预后的指标。sHLH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三...  相似文献   
348.
目的:评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仿的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T)与赛诺菲株式会社生产的同规格药物(R)在健康志愿者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空腹和餐后各入组48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单中心、单剂量、开放、随机、交叉、2制剂、4周期、2序列、全部重复的试验设计。每组志愿者每周期分别口服1片T或R,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代谢物水杨酸的浓度,应用非房室模型法计算药动学参数和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空腹组46例和餐后组45例完成全部试验。对个体内变异系数>30%的药动学参数(Cmax、AUC0-t和AUC0-∞)采用参比制剂标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法评价,95%CI<0,两制剂间几何均值比的点估计值均在0.80~1.25。当个体内变异系数<30%时,采用平均生物等效性法评价,其几何均值比的90%CI在80.00%~125.00%。结论:T与R在健康志愿者空腹和餐后下单剂量给药时具有生物等效性,可为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9.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舌下微循环、血清糖萼成分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脓毒症者32例(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舌下微循环[灌注血管比例(PPV)、微血管流动指数(MFI)、异质性指数(HI)、De Backer评分、总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和血清糖萼[多糖蛋白-1(Syndecan-1)、硫酸肝素(HS)、透明质酸(HA)、灌注边界区域(PBR)]相关指标变化,并分析观察组舌下微循环相关指标与血清糖萼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PV、MFI减小,HI增加(P均<0.05);两组De Backer、TVD、PVD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yndecan-1、HS、HA、PBR增加(P均<0.05)。观察组PBR与PPV、MFI呈负相关(r分别为-0.508、-0.375,P均<0.05),PBR与HI呈正相关(r为0.466,P<0.05),HS与PPV呈负相关(r为-0.366,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及糖萼受损,且糖萼损伤与微循环障碍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