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01.
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的伦理学法典中关于健康保护方面即有规定 :从业者不能与来访者发生性关系[1] 。但是 ,现在临床伦理学法典却忽视了这方面的问题。直到1970年代 ,研究发现在心理治疗中有不少的治疗师违反了这一规定时 ,才明确提出 :治疗师与病人之间的性关系是违反规定的行为。随后这一规定便被法庭认识并接受。早期对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来访者的性关系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理论、一般感受及个案研究的结论 ,在最近 2 5年来这种情况大为改善 ,许多系统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客观真实的数据统计资料。本文将概述这方面的情况。1 文献回顾从Master及Jo…  相似文献   
102.
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临床特征的区别。方法:惧单相抑郁症患者32例,双相抑郁症患者40便,从临床的角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单相抑郁症患者多见焦虑、自杀行为;而双相抑郁却以精神运动性迟滞突出。治疗上单相抑郁症患者抗抑郁剂疗铲明显优于舒必利,而对双相抑郁症病从舒必利与抗抑郁剂同样有效,且舒必利有药物副反应小,不易转躁的特点。结论:舒必利可作为双相抑郁症病伯首选药物,临床特征有助于对双相抑郁与单相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究新冠疫情对驰援武汉一线的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影响,探究各个心理状态间是否存在联系。 方法:受访者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援助武汉医务人员,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广泛焦虑量表、病人健康问卷-9、创伤应激后障碍量表进行评估。数据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多重线性回归。结果采取双侧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上显著差异。 结果: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发现在睡眠质量上,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1500)。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发现不同教育程度对PCL-5得分存在影响(H=7.901,p=0.048);对不同教育程度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创伤应激后障碍量表得分在专科组与学士组中存在差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睡眠质量、焦虑对抑郁存在影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斜率为0.072,广泛焦虑量表斜率为0.778,截距为-0.016。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F=65.467, p=0.000, 调整R2=0.481。 结论:本研究显示医务工作者心理状态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受疫情影响并不显著。可能与他们并未受到疫情爆发时的直接冲击,有较长准备时间;医务人员受到社 会各界广泛支持;临床工作繁重,医务人员无暇顾及心理状态以及党员在其中起到带头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应激的测量:——介绍威特莱氏应激量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5.
在1989年,Gorman[1]等人阐明了惊恐障碍的神经解剖学假说,这使人尝试去理解 两种看上去不同的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同样具有干预效应.这一理论假定 惊恐发作本身源于与5-HT和NE能传递以及呼吸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干位置,而预期性焦虑产 生于边缘结构的兴奋,最后也假定恐怖性逃避是前部皮质激活的功能表现.  相似文献   
106.
情感障碍是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尤其是抑郁症。本文系统回顾近年来心理社会治疗在情感障碍中的应用进展概况,如动力学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婚姻和家庭系统治疗、行为和认知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7.
心理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自杀影响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知识对社区居民自杀的影响。方法 运用在杨浦区延吉街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网络 ,对杨浦区 2 0 0 0~ 2 0 0 2年的自杀率与前 3年进行比较 ,再对区内的干预街道和对照街道进行比较 ,了解其中的差异。结果 两组自杀人数所占意外死亡比例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5 .86 ,P <0 .0 1)。 2 0 0 2年组的自杀率比 1999年组的自杀率有所下降 ,尤其是 6 5岁以上者下降近 5 0 % ,但是在 16岁以下组中的死亡数有所上升。结论 预防自杀必须从心理健康做起 ,提高人的应激能力 ,主动进行健康心理的干预来防治抑郁和减少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8.
慢性抑郁症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相对较非慢性抑郁者轻(如产生自杀企图者的人数较少),但其所导致的功能性致残远远高于非慢性抑郁症者,若从伴发妄想看,因慢性抑郁长期伴有疑病妄想则有利于产生持续性病程。其次,由于在非慢性抑郁症中,若推测罪恶妄想与被害妄想出现率较高,这就成为它极易产生自杀企图的因素之一,并提示对此应防范于未然。其次,慢性抑郁症其抑郁症状发生一个月后出现妄想者明显高于非慢性抑郁症,间接地说明了妄想在抑郁过程中出现的时间与慢性化病程有关。提醒临床医生根据上述特点可对抑郁症预后加以预测,尽早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减少慢性病程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应激评分发现,虽然两组的应激评分在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应激项目的评分却有差异,即慢性抑郁症以生活事件应激为多,而非慢性抑郁症则以失眠及性问题较突出,说明前者易受生活事件影响而发病,而后者更易产生失眠及性问题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9.
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季建林上海医科大学短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Briefpsy-chodynamicpsychotherapy)是在传统的长程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和精神分析的基础上逐步改良发展起来的。它强调病人人格成长发展的连续性,倘若出现精神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验证情绪状态量表在国内使用的可能性。方法 使用情绪状态量表和SCL-90同时测定190名精神科病和20名正常人,并对其中40名病人于初评后7-10天再进行重测;计算量阴的总分、因子分,并作相关性分析。同时对情绪状态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情绪状态量表与SCL-90总分及因子分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量表内部一致良好。两次重测的分数之间相关性高,显示了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