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检验科检测项目、规范标准、检测结果、人员配备、生物安全、质控管理、标本采集、同城互认等客观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充分阐述.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与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开展合作的合理化建议方案,希望通过开展合作,有效地降低基层医院的综合分析成本,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能力,有效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同时也是对现有医疗机构卫生资源不足的一种很好的补充方式.  相似文献   
72.
正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中医药学的土壤,中医药学的发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想要深入理解中医药学的精髓,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本课题组通过随机抽取600名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2012级各专业学号尾号为4和9的学生,开展了传统文化普及推广问卷调查。课题组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589份,其中有效问卷559份。有效问卷中,文科背景177人,理科背景382人,其他基本信息无差异。同时,课题组还对我校30名相关专业教师及辅  相似文献   
73.
本文报告2例病人,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53岁和28岁。卧位心电图检查发现 P-R 间期分别0.40s 和0.38s,改为立位、运动2min 后及静脉推注2mg 阿托品2~3min 后,其 P-R 间期分别缩短至0.20~0.28s 和0.20s,再改为卧位其 P-R 间期也重新延长。诊断为卧位性房室传导阻滞。对其发生的机理、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保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CKD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组予西医常规治疗,A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保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填写的SF-36、中医临床症状积分、24 hupq、Scr、GF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6.7%,B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阳虚型、肾阴虚型有效率分别为88.2%、84.6%,B组分别为68.8%、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A组差值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Scr、24hupq均明显下降,GFR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与B组在上述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在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精神健康方面的积分较治疗前提高,且A组积分明显比B组高(P<0.05)。结论保肾巴布剂穴位贴敷疗法能明显改善CKD患者肾功能和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肾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CKD肾阳虚型及肾阴虚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以及用药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观察。方法:将60例进行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为格拉司琼复合地塞米松组,对照组为格拉司琼组。治疗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注射格拉司琼3mg、地塞米松5mg,对照组注射格拉司琼3mg。对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为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5例。结论:格拉司琼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PONV,对于患者手术的尽快恢复有一定的临床作用,而且副作用少,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6.
巴元明  夏晶 《新中医》2014,46(2):29-30
泌尿系感染作为泌尿系统疾病临床常见病种之一,以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而困扰着许多患者,邵朝弟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其病机主要为"脾肾亏虚,膀胱湿热",治疗当从脾、肾、膀胱着手,以"补益脾肾,清热利湿"为治法,临床上运用自拟"泌感方"治疗泌尿系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临床用药及病案举例四个方面介绍邵教授临床运用"泌感方"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经验。  相似文献   
77.
肖万泽教授认为在“消渴”病发生、发展、演变的所有环节中,肝木失调至关重要。无论是阴虚导致的肝热,情志不畅导致的肝火,还是饮食失节导致的肝郁,最终都会伤及三焦之阴液,形成阴虚燥热之证,发为消渴。因此提出了消渴病阴虚肝热病机,治疗应滋阴清热、疏肝解郁,方以自拟三子丹栀逍遥散加减。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 比较替诺福韦酯单药序贯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在挽救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病毒治疗后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对ADV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诺福韦酯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 组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组,每组60例。TDF组给予TDF 300 mg/d,序贯治疗;ETV组给予ETV 0.5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给药的治疗基线、12周、24周和48周分别进行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时间点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观察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TDF组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为63.3%(38/60), ETV组为78.3%(4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的ALT复常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57.8% (26/45)、13.6% (6/44)、0,ETV组分别为60.4%(29/48)、14.9% (7/4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均良好,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因血肌酐升高停药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ADV治疗后疗效欠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是一种疗效理想、安全的挽救治疗方案,抗病毒疗效优于替诺福韦酯单药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80.
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法,将苦参素注射液联合α-1b干扰素与单用α-1b干扰素治疗进行对照,观察2种药物联用在改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及减轻骨髓抑制等方面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