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 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海军总医院2007-2013年经病理证实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13~80岁,平均(55±20)岁,以中老年为主(35例),大部分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及认知障碍等.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头颅CT稍高密度影(30例),头颅增强MRI病灶强化(44例);多发病灶37例,累及幕上35例,累及中线结构33例.本组患者均经活检证实,其中立体定向活检44例,开颅活检2例.病理诊断: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45例,T细胞淋巴瘤1例;其中增殖指数Ki-67> 90%39例.部分病例术前诊断困难,其中初诊时误诊为脑梗死5例、脱髓鞘病5例、病毒性脑炎2例.术前使用激素可影响活检结果.结论 PCNSL临床表现复杂,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颅内压增高及认知障碍等;影像学主要表现为CT稍高密度影,增强MRI病灶强化;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多见;部分病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术前使用激素可影响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观察丁苯酞与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方法分析60例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丁苯酞治疗组30例和尼莫地平治疗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2周认知功能评分。结果丁苯酞治疗组治疗后第12周认知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尼莫地平治疗组,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尼莫地平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门诊主诉失眠军人睡眠质量与睡眠节律及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寻找可能的失眠原因。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4月门诊主诉失眠军人为研究对象,共纳入军人70例,男性25例、女性45例,年龄28~52(38±15.2)岁。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清晨/夜晚型量表(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nilton anxiety index,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为评定量表,分析PSQI与其他量表的相关性。结果:①PSQI评分0~21(12.0±5.2)分,各因子得分分别为因子1主观睡眠质量(1.8±1.0)分、因子2睡眠潜伏期(2.1±1.0)分、因子3睡眠持续性(1.6±1.0)分、因子4习惯性睡眠效率(1.8±1.2)分、因子5睡眠紊乱(1.6±0.7)分、因子6使用睡眠药物(1.0±1.3)分、因子7白天功能紊乱(2.0±1.1)分。②MEQ评分44~76(61.3±7.6)分,其中绝对清晨型10例(14.3%)、中度清晨型25例(35.7%)、中间型32例(45.7%)、中度夜晚型3例(4.3%)、绝对夜晚型0例(0)。③HAMA评分5~42(17.7±9.0)分。④HAMD评分3~46(20.3±10.8)分。⑤经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EQ与PSQI及其7项因子均不相关(P>0.05),HAMA、HAMD与PSQI及其7项因子均相关(P<0.05)。结论:门诊主诉失眠军人的失眠情况与其本身的睡眠节律特征无关,而与焦虑、抑郁状态有明确的关系。对于门诊主诉失眠军人,除必要的安眠药物外,需要筛查焦虑、抑郁量表,结合量表情况予以适当的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直肠扩张刺激引起IBS大鼠痛行为学以及腹肌电活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直肠扩张刺激对IBS大鼠痛行为以及腹部肌电活动的影响,为探讨IBS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8只旋毛虫感染大鼠,随机均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放置气囊对照组、0.6ml组、0.8ml组、1.0ml组、1.2ml组、1.4ml组和1.5ml组。应用疼痛行为学观察方法,观察各组动物1h的痛行为学和腹外斜肌电活动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和单纯放置气囊对照组无明显痛行为变化。正常大鼠痛行为表现最为明显的为1.2ml组(疼痛评分范围为72.66±8.75至53.67±5.84),它与1.4ml和1.5ml组的痛行为无明显差异(疼痛评分范围为68.36±6.24至48.55±6.01和70.15±6.57至47.18±6.66)。而1.0ml组大鼠的痛行为表现比1.2ml组为低(疼痛评分范围为44.16±6.34至35.11±6.27),0.8ml组的痛行为表现最低(疼痛评分范围为32.53±6.06至29.46±6.17)。实验组IBS大鼠,0.6ml时即出现明显的痛行为学表现(痛行为评分为51.55±7.57至53.23±5.46)与单纯给与气囊之对照组的痛行为(17.16±3.12至19.23±4.5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0.8ml组的痛行为学最为明显(痛行为评分为93.53±4.07至90.33±4.79),基本上达到痛行为学反应的高峰,与0.6ml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与1.0ml组及以后各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正常大鼠中,未放置球囊及单纯直肠放置气囊组腹外斜肌电活动少而规律,1.2ml组正常大鼠腹外斜肌电活动最为明显,与1.4ml、1.5ml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与其它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IBS大鼠中,0.8ml组的腹外斜肌电活动明显有变化,基本趋于高峰,与0.6ml组有差异(P<0.05),但与1.0ml及以后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扩张刺激明显引起IBS鼠痛行为和腹部肌电活动的变化,与其内脏敏感性增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IBS神经机制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西方的健康人群中10%~20%曾罹患此病,国内流行病区域性调查显示,在北京地区其流行率大概在7%左右,广州地区,采用罗马标准Ⅱ调查的IBS居民人群患病率为5.6%。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茶多酚(polyphenols of tea,PPT)对因胃缺血致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A空白对照组;B假手术组;C手术组;D 20 mg/kg PPT组;E 40 mg/kg PPT组;F 80 mg/kg PPT组;G 160 mg/kg PPT组.在成功制作胃缺血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大鼠胃缺血30 min再灌注后1 h,2 h,6 h,12 h大鼠血浆中超氧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同步观察再灌注12 h后胃黏膜内毛细血管内皮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的表达变化.并设立手术组、假手术组以及空白对照组予以对照.结果 各模型组相应时间点的SOD含量明显高于手术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40 mg/kg组最为显著(P<0.01);20 mg/kg,40 mg/kg,80 mg/kg组相应时间点的MDA含量明显低于手术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80 mg/kg组最为显著(P<0.01),160 mg/kg组则略低于手术组、高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各模型组的胃黏膜内毛细血管内皮中CD3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略低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各模型组的胃黏膜内毛细血管内皮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手术组(P<0.05),略高于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茶多酚对因缺血再灌注导致损伤的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ercheron动脉导致的脑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Percheron动脉梗死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以意识不清起病,1例伴垂直眼动障碍,恢复期均有认知障碍.2例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提示双侧丘脑旁正中信号,1例伴中脑病变.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均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表现.结论 意识障碍、眼动障碍及认知改变等典型临床表现,以及MRIDWI双侧丘脑旁正中对称高信号对于早期诊断Percheron动脉梗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视神经脊髓炎(NMO)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2月~2016年9月选择在海军总医院进行诊治的NMO患者72例(NMO组)和NMOSD患者72例(NMOSD组)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眼部症状、脊髓与头颅MRI影响、NMO-IgG检测结果。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MOSD组的临床首发表现、发病频率与病程与NM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SD组中表现为视力下降8例,视野缺损4例,视物变色3例,复视5例;而NMO组中表现为视力下降32例,视野缺损14例,视物变色12例,复视21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MOSD组中,脊髓MRI表现为正常8例,异常64例,头颅MRI中有32例出现脑部病灶。NMO组脊髓MRI都表现为异常,头颅MRI中有28例出现脑部病灶。NMO组的血清阳性率为41.7%,NMOSD组血清阳性率为59.7%。AQP4-Ab抗体诊断NMO的敏感度为44.4%,特异性为75.0%;AQP4-Ab诊断NMOSD的敏感度为61.1%,诊断NMOSD的特异性为75.0%。结论 NMOSD好发于女性,首发症状表现复杂,以脊髓灰质受累为主,能诱发促进出现脑部病灶,NMO-IgG抗体可作为NMOSD的支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侧索硬化(PLS)的临床、影像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与结果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5月于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例PL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下肢无力,查体发现双侧锥体束征.头颅MRI可有皮质脊髓束走行区长T2异常信号,脊髓MRI示脊髓正常或变细,2例患者肌电图正常,2例轻度异常.4例患者均长期口服丁苯肽、维生素B1、甲钴胺、辅酶Q10治疗,随访显示该病进展缓慢.结论 对于以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为主且进展缓慢的患者,肌电图(EMG)可轻度异常,在排除其它疾病后应高度怀疑PLS,仔细询问病史、细致的神经系统查体以及必要的电生理检查对于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结肠扩张刺激对P2X4受体在IBS大鼠神经中枢中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P2X4受体在结肠扩张刺激引起的IBS大鼠骶髓后连合核(DCN)和骶髓后角中表达的变化,为探讨IBS的神经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荧光化学的方法,通过对P2X4受体和小胶质细胞的标志物OX42的荧光双标记,观察其在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上的反应;通过免疫电镜同步观察P2X4受体与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相互关系。结果对照组大鼠的DCN和骶髓后角中几乎没有发现P2X4的表达。而在IBS大鼠组,P2X4在DCN和骶髓后角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电镜下,在对照组的DCN和骶髓后角,少数P2X4-LI产物表达在胶质细胞突起上,此突起可与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或另外的胶质细胞突起接触。而在IBS大鼠的DCN和骶髓后角中,P2X4在抑制性突触上的表达明显增加。有的表达在突触复合体上,并且在神经元上也有发现。然而P2X4阳性产物更多的表达在胶质细胞的突起上。结论P2X4是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启动因素,可能是IBS内脏敏感性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