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医药卫生   35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白细胞介素2增强HBV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pCR3.1-S,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作为佐剂对其诱导NALB/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HBs,另用^3H-TdR参入法测定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初步研究不同免疫组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结果:rhIL-2组免疫小鼠抗HBs抗体和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HBV基因疫苗可诱发BAL  相似文献   
22.
固相致敏红细胞吸附技术快速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IMP-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固相致敏红细胞吸附技术(SPASE)用于快速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IMP-1。方法 用TIMP-1单克隆抗体包被微量血凝板,加热冲洗后加入待检血清标本,最后加入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应用致敏红细胞作为指示系统,观察红细胞吸附状况来判定结果。结果 SPASE法全过程仅需要2.5~3小时,408例肝病患者血清检测TIMP-1结果为急性肝炎组检出阳性率16.41%;慢性肝炎组阳性率为33.31%;肝硬化组阳性率为73.58%。结论 血清中TIMP-1的变化可作为肝纤维化较为有用的诊断指标。SPASE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快速性,试剂用量少,且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加之实验程序简单,更适于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23.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在大鼠肝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人血白蛋白攻击的方法制备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以正常大鼠为对照。采用免疫化法及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肝脏中金属酶组织抑制因子-2在正常及实验性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状态。结果为实验组肝脏中TIMP-2mRNA和相关抗原表达在肌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以汇管区及纤维间隔中最明显,阳性信号位于细胞胞浆中,未见细胞核表达。提示在肝纤维化中,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是TIMP-2表达的主要细胞,并随着病损肝脏中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TIM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2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艾滋病(AIDS)已在许多国家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尚无特效的抗HIV药物 ,因而开发确实有效的HIV疫苗是彻底征服AIDS的出路所在[1 ] 。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HIV感染的疫苗 ,需解决下列问题 :(1 )HIV的传染是通过游离的病毒颗粒还是病毒感染的细胞。 (2 )寻找抗原性强而较稳定的抗原。 (3 )确定保护性抗体的抗原决定簇。全世界现约有 3 0个机构正致力于HIV疫苗的研究 ,其方向可归纳为 :(1 )将完整或分解的HIV中的遗传物质除去再将…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细胞核显微注射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观察HBV-S基因导入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后的表达及其稳定性.方法将含有HBV-S片段的质粒pCR3.1-S线性化,通过显微注射仪直接注入培养的SMMC-7721细胞核内,G418筛选后,经EIA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内HBsAg的表达.结果每注射100~150个细胞可筛选出一个阳性克隆,3个阳性克隆经扩大培养后,其中1个克隆的培养上清经EIA法检测HBsAg阳性,免疫荧光显示细胞膜及细胞质均有HBsAg表达,并持续6 mo以上.结论HBV-S基因经显微注射导入SMMC-7721细胞后获得持续稳定的表达.  相似文献   
26.
转基因小鼠在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模型是研究HBV基因结构与功能、肝炎发病机理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有用工具。本文简要综述该动物模型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7.
作者检测本院1994年1月~1994年4月肝炎患者60例、其它疾病患者27例血清中的脯肽酶Ⅰ(PLDI)的水平与健康献血员血清PLD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型肝炎患者血清PLDI均明显升高.急(n=24)、慢性肝炎(n=22),肝硬变(n=14)和其它疾病(n=27)患者分别为1953.6±570.7μ/L,1445.7±325.8μ/L,1831.1±370.9μ/L,1254.4±448.3μ/L,与对照组(910.8±200.3μ/L)相比,P均<0.01.急性肝炎中,PLDI与丙氨酸转氨酸(ALT)均升高,且呈明显正相关(r=0.666,P=0.0007);慢性肝炎中,PLDI与ALT虽均升高,但无相关性;肝硬变中,PLDI明显升高,而ALT多正常,提示PLDI比ALT能更好地反映肝病的转归,是一项较灵敏的肝病慢性化指标.  相似文献   
28.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由10 kb核苷酸组成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与输血后急、慢性肝炎、肝硬变、肝癌关系密切。丙型肝炎的特异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特异抗体的检测,或进行反转录PCR直接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Fattevich等曾报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 HCV感染(J Infect Dis1991;163:400)。现报道丙型肝炎与HBV的重叠感染情况及其临床后果。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