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外伤性粉碎性前颅底骨折修补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粉碎性前颅底骨折是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常伴有开放性颅脑损伤及经久不愈的脑脊液漏,部分合并有眼、鼻损伤。本病区于2008-05收治1例重型颅脑外伤:双额骨、双颅前窝粉碎性骨折并脑脊液鼻漏的患者,经施行冠状开颅颅底修补术,术后辅以精心护理,现康复出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留置腰大池引流管患者非计划性脱管原因.方法 对我科自2006-2009年留置腰大池置管引流管患者出现的18例脱管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脱管原因与护患沟通不足、无效约束、镇静不足、医疗操作欠规范以及患者的意识状态有关.结论 重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适时对高危人群连续使用镇静剂,安全有效的肢体约束及规范的技术操作等措施能有效降低留置腰大池引流管患者非计划性脱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R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5月行中心静脉置管112例患者为实验组,应用FMEA对中心静脉CRI主要原因进行分析,选择其中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RPN)值最高的6个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订改善措施并实施;选择2009年6月~2010年5月在我科住院行中心静脉置管126患者为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RPN值、中心静脉CRI发生率的差别。结果:实验组失效模式的RPN值较低,中心静脉CRI发生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预防中心静脉CRI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2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问、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7%和46.7%,差异显著.结论 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5.
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神经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将12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路径教学组在成绩总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综合能力素质测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有助于提高带教质量和提高实习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3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从入院时就进行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将226例(占58.09%)分为血糖升高组和163例(占41.91%)分为血糖正常组,及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组中有148例患者(占65.49%)血糖7~14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63P〉0.05)。有78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因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病死率34.5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5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及时动态监控血糖,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27.
预警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娟  吴赛芬 《河北医学》2009,15(7):846-849
目的:探讨预警护理干预程序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预防压疮中的成效。方法:将469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7例)和对照组(2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预防压疮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诺顿评分预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发病的潜在危险度,〈14分为发生压疮高危患者,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警程序护理,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履行风险呈报、三级监控制度、健康教育及用具改革等。结果:观察组237例患者中4例发生压疮,其中3例为Ⅰ期,1例为Ⅱ期,对照组232例患者中12例发生压疮,其中6例为Ⅰ期,4例为Ⅱ期,2例为Ⅲ期,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及各分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警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方法:对3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从入院时就进行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值将226例(占58.09%)分为血糖升高组和163例(占41.91%)分为血糖正常组,及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患者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血糖升高组中有148例患者(占65.49%)血糖7~14d内恢复正常,且预后与血糖正常组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X2=0.63P〉0.05)。有78例患者血糖持续升高,因颅脑损伤严重而死亡,病死率34.51%,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48.53%。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及时动态监控血糖,及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血糖水平,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责任护士及病人的关系.[方法]回顾某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2013年主动上报护理部的234起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对其涉及病人的住院护理级别、住院时间、责任护士职称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34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责任护士班次、职称及病人护理级别、住院时间、年龄有关(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高发时间段是N班(21:00至次日08:00),护师级别的护士值班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48.7%),Ⅰ级护理的住院病人、住院时间≤3d、老年病人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科学合理安排N班护士人力、加强护师级别护士评估能力和风险意识的职业培训、关注Ⅰ级护理住院病人、刚住院病人、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消除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颅脑硬膜下引流术后应用无空气闭式引流袋阻止气颅发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硬膜下积液引流术病人按手术后引流管连接不同引流装置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上无空气闭式引流袋,对照组病例术后引流管末端接无菌纱布包裹瓶口的近似开放式无菌消毒瓶。观察记录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术后2d~7dCT结果是否出现气颅。[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气颅的发生,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灭菌袋行闲式引流代替开放式消毒瓶,病人气颅发生率及相应并发症明显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病人康复质量及临床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