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6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临床解剖学问答》,是荆志来、乔思杰由日文本翻译的,经中国解剖学会河南分会理事长杜百廉,和河南医学院郑镇恶,进行了认真的审阅校订。该书原名《受验解剖学》,系日本爱知医科大学教授武藤浩和吉冈郁夫著。全书14部分,含440多个题目,均取自日本国历次医师考试的试题。从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方面,解答了骨、关节、韧  相似文献   
22.
23.
1病例报告患者男,65岁,因下腹部不适,时有轻度下坠感3mo而来院就医.病史中无腹痛、腹泻、大小便正常.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4℃,脉搏68次/min,血压18/10Kpa.神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心肺无异常.腹部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67%,淋巴细胞32%,血红蛋白130g/L.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B超检查肝、胆、脾、胰未见异常.X线钡餐检查食管、胃、小肠与大肠未见异常,电子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左侧壁,距肛门9.0cm有一处小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呈樱红色,直径5.0mm.活检时质感稍坚硬,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术后病理报告直肠微小类…  相似文献   
24.
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是大肠癌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作者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4月研究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及其抑制剂cystatin C在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伴鸡皮样黏膜改变的成人大肠腺瘤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伴鸡皮样黏膜改变的大肠腺瘤、无鸡皮样黏膜改变的大肠腺瘤和大肠腺瘤癌变标本(各45例)中代表细胞增殖的  相似文献   
26.
胃癌组织中bcl-2和p53基因蛋白表达及其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研究胃癌和慢性胃病组织中bcl-2和p53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胃癌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经胃镜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和慢性胃病组织细胞中bcl-2和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62.00%)高于慢性胃病组(41.38%),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达强度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56.00%)明显高于慢性胃病组(27.59%),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达强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而p53的异常表达往往出现在胃癌发生发展的晚期.可推断:在胃癌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先后出现bcl-2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27.
大肠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和多阶段累积致癌的复杂过程。手术治疗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5%,但目前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只有37%,平均5年生存率只有20%-25%。如何利用已知的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正确的判断预后,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大肠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可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Ad-IκBαM对5-氟尿嘧啶(5-FU)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情况,进而研究胃癌细胞抵抗5-FU的机制.方法: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感染重组腺病毒Ad-IκBαM的细胞为实验组,感染Ad-IκBα及非感染的空白对照为对照组,以5 mg/L5-FU加入上述各组细胞,采用EMSA法检测5-FU处理后各组细胞内NF-κB激活情况;应用MTT和TUNEL法分别检测5-FU对各组细胞诱导凋亡的情况.结果:5-FU作用于胃癌细胞可使细胞内NF-κB激活,感染Ad-IκBαM使NF-κB活性受到明显抑制.MTT法证明,5-FU作用后,感染Ad-IκBαM细胞的凋亡(56.36%±0.60%)较感染Ad-IκBα组(47.50%±1.42%)及未感染组(42.95%±1.27%)明显,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TUNEL法结果与MTT相符,感染Ad-IκBαM组的凋亡率为29.7%±2.5%,明显高于感染Ad-IκBα组(20.0%±2.6%)及未感染组(12.3%±1.1%)(P<0.01).可见,感染Ad-IκBαM可明显提高5-FU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感染Ad-IκBαM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NF-κB的活性增强5-FU的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9.
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是分泌型的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具有136个氨基酸,在机体内广泛表达。它能通过特殊的信号通路,即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酶(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β/ζ,RPTPβ/ζ)受体转导信号。PTN也是原癌基因,它表达在人类肿瘤细胞中,并且来源于肿瘤的细胞链也会表达PTN。不论是不同细胞诱导产生的PTN还是PTN刺激的细胞,它们的相似之处都是高度恶性。此外,将PTN转化到细胞后能使潜在恶性细胞高度恶化。因此,在恶性细胞中PTN不适当的表达能作为肿瘤强有力的启动者。最近确认,在转基因小鼠模型中发现PTN能以乳腺癌病毒为靶向目标诱导乳腺癌更具有侵略性,在表型中更相似于硬癌。另外,PTN能显著增加肿瘤血管生成,重塑肿瘤微环境。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感染Ad-IκBαM对NF-κB激活的抑制及对亚砷酸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增强效应,探讨亚砷酸对肝癌细胞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以不同浓度亚砷酸处理.制备重组腺病毒Ad-IκBαM,用来转染经和未经亚砷酸处理的肝癌细胞.MTT和TUNEL方法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应用EMSA及Western blot研究肝癌细胞核内NF-κB的激活情况和感染Ad-IκBαM对NF-κB激活的抑制效果.结果:MTT结果表明各浓度亚砷酸对肝癌细胞的作用较正常肝细胞显著(P<0.01);Western blot和EMSA结果提示亚砷酸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使细胞内NF-κB系统活化;感染重组腺病毒Ad-IκBαM的肝癌细胞后,亚砷酸引起的NF-κB的激活受到明显抑制.亚砷酸联合Ad-IκBαM或Ad-IκBα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的凋亡指数分别为66.47%和36.67%;亚砷酸联合Ad-IκBαM或Ad-IκBα作用于肝癌细胞Bel-7402的凋亡指数分别为74.5%和32.37%.结论:亚砷酸对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同时激活了肝癌细胞内的NF-κB;应用重组腺病毒Ad-IκBαM可以有效抑制NF-κB的激活,并可明显增强亚砷酸对肝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