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病例资料患者,男,49岁。因左侧腹股沟疝20余年,不能回纳4个多小时入院。查体:左侧腹股沟区见大小约2.0cm×3.0cm包块,质稍硬,张力高,边界尚清,不能回纳,伴压痛;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未查。术前超声:左侧阴囊内见大小约4.4cm无回声,内见网状分隔及稍强回声(图1);另见大小约5.0cm×3.4cm的不均质稍强回声团,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彩超诊断为左侧阴囊内异常回声并左侧睾丸鞘膜腔积液。腹、盆腔CT增强:盆腔左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25例疑似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采用MPR、Min IP、VR及VE等后处理技术,分析并比较其在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经临床纤维支气管镜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25例患儿均获得清晰的CT图像及后处理图像,多平面重建(MPR)对异物显示较佳,显示率为100%(25/25),容积再现(VR)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及与气管的关系,显示率为97%(24/25),最小密度投影(Min IP)对异物的测量较精确,显示率为97%(24/25),及仿真内窥镜(VE)能准确显示异物在气管内的位置及对气管的堵塞情况。结论 MS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成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3.
24.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神经纤维瘤(ANF)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01年-2016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AN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20岁2例,20~40岁11例,>40岁5例。分析18例ANF的CT表现,并结合近年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8例ANF患者,病灶部位右侧11例,左侧7例。肿瘤直径3.0~10.0cm,平均5.9cm。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其中2例较大者可见液化坏死,5例见斑点状、小片状钙化,占27.8%,最大的肿瘤表现为低密度并可见分层。CT增强扫描表现为无强化、轻度强化或延迟强化。16例肿瘤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占88.9%,2例较大者与右肾上级及下腔静脉有粘连,占11.1%;18例患者均未发现肿瘤周围及腹腔内肿大淋巴结。结论:肾上腺神经纤维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其临床表现能够做出提示性诊断。  相似文献   
25.
病例资料 患者女,51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无皮肤巩膜黄染,无腹痛等不适.超声示:肝右前叶大小约3.8cm×3.6cm低回声团,边界尚清,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示:肝右叶前上段为主一密度减低团块影,最大径约4.1cm,边界清楚,CT平扫CT值约39 HU,增强扫描动脉期呈环状强化,其内及外缘均可见无强化区,CT值约48 HU,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以动脉期强化环为基础向内向外蔓延,呈渐进性强化改变,延迟期CT值约76 HU;肝右动脉分支穿行其中,门静脉右前分支及肝中静脉与之邻近,局部形态不规则,密度欠均匀;肿块远侧肝内胆管扩张;考虑为肿瘤性病变,胆管来源可能,邻近血管部分受侵可能(图1~4).  相似文献   
26.
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仲建全  罗燕  杨超  程广金  唐光才   《放射学实践》2010,25(9):1041-1044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SC)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及病理证实的16例SC患者的影像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6例SC中累及膝关节12例(双膝关节同时累及1例),累及踝关节2例,累及髋关节2例。16例均可见滑膜肥厚、关节内游离体及关节积液;增厚滑膜T1WI、FFE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未钙化游离体T1WI、T2WI均呈中等信号,钙化游离体T1WI、T2WI均呈低信号,骨化游离体T1WI呈高信号、T2WI呈中等信号。部分病例见骨髓水肿、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及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结论:MRI能够提供比较全面的影像学信息,可提高SC的诊断符合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44岁.因"反复咳嗽、咳痰3个月余,痰中带血1个月"入院.3个月前患者受凉致咳嗽、咳黄色脓痰,无胸闷、气促、呼吸困难,遂到当地医院对症处理,无明显好转.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伴痰中带血.  相似文献   
28.
读片窗     
患者女,65岁。嗅觉进行性减退2年余,左眼眶肿胀伴视物模糊6个月余。CT表现:左侧筛窦及前颅窝底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4.3 cm×3.7 cm×5.3 cm,边界较清、浅分叶,略呈膨胀性(图1);病灶向上突破前颅窝底达颅内压迫左额叶直回,向下压迫左侧中鼻甲阻塞左上颌窦口,左侧眼眶内侧壁骨质吸收其左眼内直肌及视神经受压,向右推移中隔突入右侧筛窦,向后阻塞部分蝶窦(图2);平扫呈等密度,欠均匀,CT值约40 HU,其内见斑块状及条状碎骨影,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CT值约85 HU(图3)。  相似文献   
29.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又叫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是由曲霉菌过敏原引起的超敏反应所致复杂的疾病,临床上常常被误诊为结核、支气管扩张及哮喘等,进而延误疾病诊断和治疗,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影像学表现特别是CT所见能为ABPA的诊断提供了大量帮助,影像特征性表现对疾病诊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对我院2011年3月收治确诊并具有完整资料的1例ABPA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为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