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对位于夏热冬暖地区的一栋别墅建筑进行了夏季设计日动态能耗模拟和建筑整体全年能耗模拟,确定了该建筑重点节能部位的节能方案,并在完工后对这些重点部位进行了节能检测,以检验节能效果,实现了理论设计——实际应用——效果检验这一整体流程。  相似文献   
22.
王学娥  张民  邓帅 《黄金》2016,(5):47-50
微机保护是用于测量、控制、保护、通讯一体化的一种经济型保护,直接关系着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详细介绍了SNP-2380系列厂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龙口热电厂变电站保护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表述了该系统的实现机理、功能及特点,并对保护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从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微机保护系统与后台的高效对接,从而实现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3.
闪蒸—双工质循环联合地热发电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闪蒸系统发电与双工质循环发电联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系统,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建立该联合地热电站热力计算的数学模型,以此对电站的功率及效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中确定该系统的最佳闪蒸温度和由此温度导出的最佳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还表明,对给定温度为110℃的地热水资源,当环境冷却水平均温度为28℃时,闪蒸-双工质循环联合发电的最大总功率比闪蒸系统或双工质循环单独发电时的最大功率要大20%以上.此外,电站还生产约60℃的热水以供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24.
倪佳鑫  张莹  邓帅  赵力 《机械工程学报》2017,53(22):190-197
现有的有机朗肯循环动态仿真,多是以分布参数法或移动边界法构建换热器的动态模型,以致仿真速度较慢。基于此,提出一种新方法,构建换热器的动态模型,此模型利用四个参数表征换热器特性,减少了动态方程的数目,提高了求解速度,广泛适合于工程计算中的不同类型换热器。利用此模型比较了不同换热能力和不同储液体积的换热器的动态响应情况以模拟比较不同类型换热器的动态性能,模拟结果显示换热能力越好,内部储液体积越少的换热器,出口响应越快。并且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ORC系统的动态模型,模拟了在入口热源温度波动下的ORC系统运行状况,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在保证较快的计算能力的同时,达到满意的计算精度,模拟结果与试验误差达到5.8%。最后讨论了调节流量对于抵消出口热源温度波动的作用,发现尽快调节流量可稳定出口焓值,抵消热源温度变化所导致的波动,但在一定时间之后再调节则对稳定出口焓值的意义不大。为提出控制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以太阳能发电站中集热器中的传热介质(HTF)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量化评价.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3种介质在集热器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流体介质假定为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液相处于局部热平衡状态,对集热管的轴向切平面和周向截面的温度分布进行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液态钠作为塔式太阳能集热管的传热介质时管壁及管内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26.
邓帅  吴筝 《中国标准化》2024,(8):241-244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深度学习技术逐渐融入教育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教师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学情感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评估方式,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教师语音情感进行识别,以语音情感描述模型和情感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按照“数据库建立—模型搭建—实践应用”的研究路径开展教师标准课堂教学语音情感的研究,建立教师课堂语音数据库,构建教师语音情感评价量表,还原真实课堂的精准采集、助力教师评价的高效开展,以此优化教师教学语音情感,赋能教学改进。  相似文献   
27.
目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现代化程度、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软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做好统计信息化工作,是否进行软件平台的统一,这是一个摆在统计部门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为了降低夜间空调能耗,基于帕尔帖效应设计了一种床体局部空调,简称空调床。空调床由床头制冷装置和床尾供暖装置构成,在满足床内舒适温度需求的同时,可以实现"头凉脚暖"的局部温度场。测试结果表明:冬季空调床维持床内温度为22℃时,功率为0.1kW~0.2kW,脚部空气温度比头部约高6℃;夏季当室温低于30℃,床内维持28℃时,功率为0.06kW至0.12kW,脚部空气温度比头部约高1.5℃。此外,通过系统模拟分析可知,一定条件下,空调床的使用可在冬季夜间节约空调耗电约52%,夏季节约42%。  相似文献   
29.
扭转梁后悬架作为车辆的一个重要的承载部件,受力较复杂。基于某轿车扭杆梁式后桥的实际结构,采用Hyperworks\abaqus对该后桥进行了有限元建模,按照整车在3种典型工况下的受力特征,对该后桥进行了强度分析计算与评价。  相似文献   
30.
为了增加转炉双联工艺终点控制精度,降低生产成本,以物料平衡和热平衡为理论基础,结合京唐生产数据,应用C#软件设计双联工艺辅料加入及成本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分析在一定铁水条件和钢水条件下,改变脱磷炉终点碳含量、温度和磷含量对整个双联工艺石灰、白云石、矿石及加热剂的加入量和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终点温度和成分的变化对上述辅料加入量均有影响,其中加热剂用量对辅料成本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在满足脱碳炉终点要求以及废钢用量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加热剂的使用。当脱磷炉终点w([P])和温度不变时,脱磷炉终点w([C])越高,辅料成本越低,因此,在脱磷炉中要尽量少脱碳,脱到碳质量分数为3.635%,此时加入的辅料成本最低;当脱磷炉终点w([C])和w([P])不变时,脱磷炉终点温度越低越好,但在温度低于1 333℃时,由于脱碳炉加热剂的加入,成本大幅提高;当脱磷炉终点w([C])和温度不变时,应该利用脱磷炉的低温条件,尽量多脱磷,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终点w([P])在0.029%~0.033%变化时,辅料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