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7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了实现野坝子蜂蜜的有效鉴别,收集了代表性产地大姚-滇中北部冷凉区、弥勒-滇中部半干旱区野坝子蜂蜜以及普通蜂蜜样品,采用HS-SPME-GC/MS分析,结合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欧氏距离以及聚类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均能实现对野坝子蜂蜜与普通蜂蜜的准确判别。同时,在指纹图谱所指认的15个共有峰基础上,筛选出反式氧化芳樟醇、顺式氧化芳樟醇、壬酸乙酯、脱氢芳樟醇和苯乙醇等5个峰峰面积构建了3个Fisher函数,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野坝子蜂蜜与普通蜂蜜的鉴别。此外,为了实现不同产地野坝子蜂蜜的识别及质量控制,对两个代表性野坝子蜂蜜产地野坝子蜂蜜成分,采用F检验进行分析,表明由于产地特征差异2个代表性产地野坝子蜂蜜成分差异明显,其中丁香醇C、间苯二甲醛、丁香醇D、月桂酸乙酯、α-异氟尔酮、苯甲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异丁醇、2-甲基丁醇等9个成分可作为2个产地野坝子蜂蜜之间的主要差异成分。本研究为野坝子蜂蜜的真伪鉴别以及不同产地野坝子蜂蜜产地识别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2.
在弱碱性介质中,CTMAB微乳液存在下,5-(3-苯甲酸偶氮)-8-氨基喹啉(CPAQ)与钯(Ⅱ)生成3:1蓝色络合物,λmax=625nm,ε=9.40×104。钯的含量在0-20μg/25mL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钯催化剂中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3.
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的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氯磺酚偶氮硫代若丹宁 (HSCT)与银的显色反应。在pH 3.5的柠檬酸 -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 ,HSCT与银反应生成 2∶1稳定络合物 ;该络合物可被C18固相小柱定量萃取 ,小柱上保留的络合物用DMF洗脱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λmax =5 45nm ,体系ε =7.81× 1 0 4 L/ (mol·cm) ,银质量浓度在 0~ 1 .5mg/L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用于水样中痕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4.
针对图像盲去模糊问题,基于变分模型的迭代优化展开形式设计了相应的变分深度学习网络,有效克服了传统变分方法计算效率低和深度学习方法可解释性差的问题。设计网络包含2部分:利用算法展开策略实现基于L0正则化估计模糊核的子网络;基于估计的模糊核及图像恢复正则化模型的非盲去卷积子网络,该子网络充分利用了双通道的编解码网络结构。为确保模糊核估计的准确性和图像内容的一致性,损失函数由均方误差损失和结构相似性损失构成。L0正则化的使用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完成模糊核估计;图像恢复正则化模型的使用有助于边缘和图像细节的保持。在Levin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峰值信噪比上较目前先进算法至少提高了2.14 dB。  相似文献   
175.
具有厚硬顶板的矿井在采掘期间将面临矿震、矿压显现强烈的风险,易导致矿井发生动力灾害事故。为对此类风险隐患进行预控和防范,需要对矿井的厚硬顶板进行预控处理。采用现场调研、工程类比、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矿井岩层赋存特征、潜在矿震风险、厚硬顶板可压裂性和地面压裂预控矿震风险机理进行研究。理论分析得到具有厚硬顶板的矿井不仅存在单一工作面低位、高位厚硬顶板初次破断诱发矿震风险,也存在随矿井开采空间增大加剧高位厚硬顶板诱发矿震的风险性;蒙陕地区类似条件工程案例类比表明,具有厚硬顶板赋存条件、开采条件的矿井,自第2个工作面开采始具有发生较高的矿震风险的可能;通过厚硬顶板可压裂性试验研究得到岩石脆性系数为59%~143%,平均脆性矿物含量约68%,综合表明所研究矿井的厚硬顶板可压裂特性较好;模拟对比分析得到在厚硬顶板预裂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集中程度和超前影响距离均明显降低。基于厚硬顶板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矿井地面压裂区域卸压矿震风险预控技术,即通过地面实施“L”型钻孔至厚硬顶板进行压裂,以降低厚硬顶板完整性和致密性。工程应用表明,在实施地面压裂区段中,井下压裂区域微震事件的最高频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