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8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上海炼油厂蒸馏装置以往生产200号以及260号溶剂油均需分别安排在常一线切割生产.现在采用优化生产方案,把两种牌号的溶剂油同时安排在常压一线、常压二线生产.办法是增加一线和二线之间的塔板,调节侧线流量及塔顶和各侧线温度等措施,达到了预期要求.试产期间,馏出口合格率达100%.一线和二线平均脱空6℃,分割比较理想.改变生产方案后,常压一线出200号溶剂油,干点  相似文献   
12.
近年原油价格始终在高位震荡,引起世人对石油可持续性的争论.分析和评述了"石油峰值"论和"石油生产峰值尚未到来"的观点和史实,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提出了开发替代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前景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朱建芳  秦跃平  杨小彬  程根银 《煤炭学报》2016,41(10):2626-2630
预测预报是采空区自燃防治的主要措施,但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影响因素众多,并且各因素之间往往相互关联,这给采空区自燃的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选取回采工作面长度作为物理模型的基准尺寸,同时选取了基准速度、基准氧气浓度和基准温度等参考值,依据这些基准参考值定义了无因次压力、无因次氧扩散系数、傅里叶准数等无因次准则。在这些无因次准则的基础上依据量纲一致原理将采空区自燃模型转换成了无因次模型。然后逐个分析模型中的无因次准则对采空区自燃的影响,将影响自燃的主要无因次准则为组合成耗氧和放热2个无因次准则。进一步分析这2个准则的取值范围,并在它们的取值范围内取2个自燃准则的不同组合进行自燃的模拟,得到采空区的最高无因次温度,并绘制成采空区自燃判别图用以对采空区自燃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14.
评述了聚醚多元醇的生产技术与产品开发进展,以及世界和中国的聚醚多元醇市场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清洁汽油发展趋势及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产清洁汽油燃料是当今世界炼油厂发展的主旋律和主课题之一。评述了我国汽油标准变化的主要方面,重点介绍了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发展,包括开发降烯烃催化剂或助剂、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开发脱硫催化剂和助剂、增产清洁汽油的调和组分以及生物燃料的发展进展。  相似文献   
16.
炼油化工节能技术新进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伯章  朱建芳 《节能》2006,25(7):3-6
炼油、石化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的分离、换热和反应工序,节能潜力巨大。本文评述了炼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资采用的一系列节能新技术,主要有:微波分离、电磁分离、吸附分离、超声波分离、络合分离、膜法分离、分壁式塔器、抽提蒸馏等新的分离技术,以及反应蒸馏技术、超临界反应技术、膜法反应技术等新的反应技术和新型换热器及热能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的生物高分子材料聚天门冬氨酸(PASP)可望突破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障碍。北京化工大学已完成合成新工艺中试开发,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8.
异构脱蜡是生产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崭新工艺,雪佛龙公司领先开发了专利的异构脱蜡及催化剂技术,该技术在世界各地获得广泛应用,评述了异构脱蜡的应用现状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 当今,石油化工厂的节能工作正向纵深发展。节能领域的两个重要趋向是:①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出发,对生产过程的用能状况进行优化分析,探讨工艺过程有效能分析方法的应用;②生产过程节能新技术的开发。余热发电和压差发电动力回收技术,正是节能新技术领域中迅速发展应用的两个分支,也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余能回收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评述了世界聚丙烯工业的产能和需求分析、消费市场,以及中国聚丙烯工业现状、市场供需和消费以及发展预测。并阐述了国内矛丙烯专用料的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