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49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可燃物热解与着火特性分析试验台上,对白松、桦木、椴木、密度板、三夹板和五夹板典型建筑装潢板材的着火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材料的表面温度和质量损失速率,并分析了辐射热能流率、含水率和材料种类对材料着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热能流率的增加,着火时间缩短,着火温度降低;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着火时间延长;不同材料的着火特性在低辐射热能流率条件下的差异较大,而在较高辐射热能流率条件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2.
纳米级固溶体Ce0.8Y0.2O1.9的反相微乳法控制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尺寸可控、高分散和超细的纳米级固溶体的制备是获取高性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重要环节之一.采用水/CTAB/环己烷/中等碳链长度醇组成的反相微乳体系制备出了粒径分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为5.0~8.0 nm的Ce0.8Y0.2O1.9超细粉体,考察并初步讨论了反相微乳体系中几种因素对最终产物的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包括助表面活性剂、不同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反应物浓度、陈化时间、碱液浓度等.所得产物用TE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助表面活性剂、不同水与表面活性剂摩尔比及陈化时间对产物影响不大,但反应物浓度及碱液浓度对产物的晶粒粒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
酸性、碱性催化剂对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的影响,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硅铝催化剂、白
云石催化剂和碳化硅惰性材料进行生物质焦油催化裂解和热裂解试验.根据三种材料作用机理的不同,研
究探讨催化剂活性中心对热解气中焦油裂解率、催化裂解气体成分及反应速度(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性和碱性催化剂由于活性中心的存在,加快了反应速度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当温度高于800 ℃时,
其焦油裂解率达到90%以上,明显高于单纯热裂解.其中硅铝催化剂对温度的要求最低,且反应后气体成分
中碳三(C3)碳四(C4)体积分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4.
稻秆热解过程中碱金属转化析出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高碱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中碱金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定量研究了稻杆中K、Na、Cl的
热解析出过程.以化学分馏法和相关检测为基本分析手段,在小型固定床热解试验台上以稻杆为原料进行
了试验,得到不同形式的碱金属和Cl在热解各阶段的动态析出过程和转化特性.结果表明,稻杆中的碱金
属在673 K以下随热解进行快速析出,然后转入高温慢速析出阶段.K、Na和Cl在热解中的转化模式大体类
似,其中Cl在523 K以下的低温热解阶段表现出更强的挥发性.水溶性K和Na占生物质原料中碱金属含量的
90%以上,是造成碱金属热解析出的主要原因.热解过程中,不同形式的K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转化
,而Na的行为相对单纯,除水溶性外的其他形式Na在热解中表现出较强的惰性.  相似文献   
85.
直接数值模拟中三对角方程组并行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大规模直接数值模拟(DNS)中三对角方程组的并行求解效率,提出了一种并行分裂算法.
该算法基于Wang的分裂算法,采用平均分配策略划分三对角方程组,利用非阻塞通信模式取代阻塞通信模
式,以原有空间存储新的计算结果.在Linux集群服务器上进行了两种不同规模三对角方程组的实现,并研
究了不同节点数目与计算规模下的计算时间和加速比.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与通信重叠度高,计算步
骤和存储开销小,具有较高的并行计算效率.在百兆网络条件下,从1×105规模矩阵开始具有明显并行优
势,并且随矩阵规模增大,加速比不断提高.该算法适用于大规模三对角矩阵的并行计算.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发生的传热传质和电化学反应等物理化学过程,建立了一个三维数学模型.模型综 合考虑了电池内的流体流动、传热、多组分传递、电化学反应及电压-电流关系等.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对数 学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流动形式(顺流、逆流和叉流)电池内的温度和组分的体积分数等的详细的空 间分布,分析和讨论了相应的传递机理.结果表明阴极的出口温度大于阳极,且逆流方式有利于降低出口温度;化学反应 速度主要取决于阳极燃料气体的体积分数.  相似文献   
87.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液柱冲击塔脱硫装置,通过冷态试验研究各种结构和运行参数的变化对液柱冲击塔脱硫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液柱冲击塔的脱硫效率随着喷液密度、塔内风速、液气比、循环水池pH值、烟气入口温度的增大而提高,随着SO2入口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减小液柱冲击塔阻挡层的通流截面或阻挡层与液柱喷嘴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改善脱硫浆液的雾化效果,从而显著提高脱硫效率。选择适当的结构和运行参数,液柱冲击塔的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88.
浓相气力输送中变径管道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浓相气力输送中由于气流速度过高所引起的管道磨损和物料品质降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径管道系统设计方法。基于变径管道与同径管道压力损失相同的变径原理,推导了变径管道设计参数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变径管道的弗劳德数法和临界速度法两种变径定位方法及管段结构参数的选择依据,并讨论了变径弯管渐扩渐缩和垂直下流管渐缩的特殊变径原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变径管道设计方法可以将管道终端的气流速度由26.40 m/s降低到7.28 m/s,系统的输送压力由0.65 MPa降低到0.36 MPa,系统的输送性能提高,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89.
该文采用蒙特卡洛方法研究包括吸收性气体和具有一定浓度颗粒的燃烧环境中的辐射传热。在蒙特卡洛程序被验证之后,研究了多重散射对辐射传热的影响。定义了一个临界颗粒体积份额f^cv,作为区分单次散射区和多重散射区的分界。当颗粒云的体积份额位于单次散射区和多重散射区时,其辐射通量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在单次散射区,平板的辐射通量随着离子浓度增加而剧烈增长,辐射行为受到颗粒单次散射的影响。在多重散射区,离子浓度的增加不会引起辐射通量的增长,辐射通量趋近于一个固定值,辐射行为受到气体吸收和多重散射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0.
干性条件下脱硫反应中孔分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该文利用压汞分析微观手段,对吸收剂孔结构的实验数据提出脱硫剂的孔径分布满足高斯函数分布形式,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吸收剂颗粒内部孔结构在硫化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建立了干性条件下SO2和多孔CaO反应的孔分布数学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很好地反映脱硫反应的本质过程,可以用来预测脱硫剂的钙转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