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BPO)和过氧化甲乙酮(MEKP)两种固化体系对原子灰(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固化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考察了原子灰的固化性能、固化程度以及低温敏感性。结果表明,在BPO–DMA(N,N-二甲基苯胺)体系中引入异辛酸钴[Co(Ⅱ)]后,原子灰的固化快,表干好,附着力优,温度敏感性低。当BPO–DMA–Co(Ⅱ)固化体系中促进剂DMA与Co(Ⅱ)的质量比为1∶1时,原子灰的固化过程放热快,转化率高,固化时间短,固化后的打磨性较佳。  相似文献   
22.
23.
文中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含氟丙烯酸F100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作为单体,制备了阳离子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并应用于棉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测试了合成乳液的物理性能及整理后棉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成功合成了稳定的、相对粒径分布均匀且成膜耐温性好的阳离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乳液成膜耐温达358.00℃;对棉织物整理后具有较好的拒水拒油效果,整理织物水接触角达到142.75°,拒水拒油分别达到4级和6级。  相似文献   
24.
本就化工学科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对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与总结,已逐渐形成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5.
以自制潜伏性固化剂2-异丙基-3-苯基-1,3-恶唑烷(OX)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按照异氰酸酯指数为1.05混合固化,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Kissnger方程计算的表观反应活化能为95.763×10~3 J/mol,结合Crane经验方程计算的反应级数为1.08,以此推断反应的固化机理。其中,OX水解反应为控制步骤,且水解反应速率主要与OX浓度和温度相关。由特征温度与升温速率关系曲线的外推结果可知,该聚脲体系的固化温度应控制在84.9~157.4℃,最佳固化温度为136.8℃。  相似文献   
26.
无皂乳液聚合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皂乳液聚合由于不含或含有少量的乳化剂,消除了传统乳液聚合中乳化剂对环境的污染,增强了乳液涂膜的耐水性,并可制备表面清洁、粒径均匀分散的高分子微球,在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反应机理、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及制备和应用。  相似文献   
27.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聚天冬氨酸酯、胺类扩链剂和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聚脲(PUA)和半聚脲(PUR)两种涂层,采用动态热力学分析(DMA)对比了两涂层的动态力学性能、热性能,并预测了不同频率下涂层的储能模量和阻尼性能。结果表明:PUA的储能模量较PUR大,两者数值相差约1.5倍。PUA和PUR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105℃和30℃,PUA涂层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PUA涂层在10~(-5)~10~(13) Hz表现出良好的阻尼性能(tanδ峰值达1.25),PUR在1~10~9 Hz频率下阻尼性能良好(tanδ峰值达0.8)。PUA的可用频率范围宽、损耗因子峰值大,阻尼效果好。  相似文献   
28.
介绍了投标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区别与联系,探讨了把施工组织设计贯穿于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意义,详细阐述了投标施工方案和实施方案的编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组织设计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29.
为分析对流换热系数、热辐射、外壳厚度及导热系数对磷酸铁锂(LPF)动力电池散热能力的影响,以60 Ah方形LPF动力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穿刺实验情况下的电池生热模型,确定模型中的有关参数,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定量地计算温度场。结果表明:提高电池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可显著提高电池散热能力,热辐射和外壳厚度对电池散热有影响,其中,外壳厚度如何影响电池内部温度场需综合其他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30.
首次以粘胶纤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半纤维素碱液为原料,利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环保可降解半纤维素吸水树脂,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考察单体、引发剂用量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确定最适宜反应条件.用合成的吸水树脂掺入水泥砂浆后制样,测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研制的树脂可大大提高水泥砂浆成型后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